【编者按】云南最早的汽车路(今称公路),于民国十五年(1926)十二月开工,至民国十八年(1929)二月完工,共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完成,民国二十年(1931)正式通车。该路属后来的滇东公路西段,起于昆明市盐行街(今拓东路),经万寿宫(又名江西会馆)、桂林桥(原状元楼)、岔街出重关(今东站)大体沿进京驿道经关上、牛街庄至大板桥外之龙泉寺,全长40余华里。原测绘设计至杨林。后因经费不济,只能修筑至龙泉寺暂停,并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正式移交政府管理。民国十八年(1929)以后由云南建设厅(当时又称交通厅)主办,继续向东,逐期逐段修至曲靖、霑益、富源等地达贵州省。

昆明至大板桥龙泉寺这段汽车路的全部修筑费用,是由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提供的。顾名思义,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是由中国人和外国人组成的义务救灾的社会团体,该会规定,凡属设有该会之分会、支会的中国各省、市、县,如遇灾害损失,均可向该会报告灾情,申请救济。民国十四年(1925),云南发生严重的地震、霜冻灾害,旅京同乡王人文、赵鹤龄、张跃曾等得知灾情后,在积极组织震灾协会分头募捐的同时,发函云南,介绍华洋义赈会经济实力雄厚,凡设有该会分会的各省,遇有天灾,都得到该会的即时救济,并促云南从速组织分会。

云南接函后,即于是年六月由外司柬邀中外官绅士商会议,组织"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云南分会"。1925年九月,省议会讨论组织章程,推选正副会长及华洋双方的董事、干事、司库等人员,报经总会核准后,于民国十五年(1926)一月正式成立。会所先暂设于殖边银行内,后于昆明市岔街(今昆明第十二中学)新建会所。分会成立后,总会拨发赈灾款国币29万5000元,汇合滇币72万8280元,定为工赈六成,急赈四成,而可以一成伸缩,并指派工程师来滇襄办,此款汇到时,急赈期间已过,即将急赈款项提与救济灾区贫病老弱之用,当即函请政府调查各县受灾之轻重情形,灾民之多寡,分等拨款,并促其成立支会,办理赈济,计分特等18县,每县分配赈济款4000元,一等20县各3000元,二等30县各2000元,三等34县各1000元,此急赈部份之分配。

至于工赈(即以工代赈)部份,最初拟修浚昆湖,业经工程师测勘,绘图征求政府意见,未得同意,遂改为兴修云南迤东汽车公路,组织路工办事处,先期勘测由省城至杨林一段,勘毕,由十二月开工,至民国十八年二月,第一段由省城至大板桥之工程告竣。适以储款将尽,总会又未继续拨款,经大会议决,暂行停工,所有修好之路,移交政府管理,此为办理工赈之大概情形。

此外,如民国十五年(1926)思茅办理防疫、民国十六年(1927)红十字会办理冬赈、民国十七年(1928)省会水灾、民国十八(1929)省会火药爆发灾、民国十九(1930) 年阿迷州(开远)东山等处火灾、民国二十年(1931)昭通等县"八.一四"水灾、民国二十二年(1933)昆明水灾及河口火灾,均即时酌拨款项,力谋赈济。

《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云南分会新修云南迤东汽车路碑记》此碑原置于岔街分会内,修直和拓宽拓东路时,此碑镶嵌在原分会(今昆明第十二中学)临街围墙上。1981发现此碑仍在围墙之上,只是被石灰浆遮盖了大部,经刮去石灰才抄录了此碑全文,现在此碑是否存在及其下落就不知道了。

碑上记述的这段汽车路,确实是云南最早的公路,因为在此之前,民国七年至八年(1918-1919),顾品珍掌政时期,曾修了省城至三分寺(大西门外)一段,唐继尧重执滇政后,又修了省城至碧鸡关一段,此两路与旧驿道相比较,则宽敞和平整得多,但仍属马路,不能行驶汽车(当时也没有汽车),大规模修筑能行驶汽车的公路,是民国十八年(1929) 龙云执掌滇政以后的事。此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可惜没有纳入《盘龙区文物志》中。

滇省东出川黔,向为驰驿赴北京之大路。民国十五年冬,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云南分会,本以工代赈之意义修筑汽车路,自城东盐行街起至大板桥外之龙泉寺上,长四十里有奇,宽一丈六尺,内筑桥梁六、涵洞六十有五,徒必无可让之坏三十有余,以十八年二月告成,费滇纸币十七万元,又徇昆明市政府之请。铺万寿宫至重关碎石及改建桂林桥,费滇纸币十六万五千元,都为三十三万五千元。其经过人民田地,按田授值,约滇纸币五万余千元,则商于有司,由公款援给之。先是民国十四年,滇西东惨遭震霜灾,旅京人土王人文、赵鹤龄、张耀曾等闻耗,吁请北京华洋义眼总会拨款图救济,而先驰书滇省克日筹设分会。旋承总会颁国币二十九万五千元,以当时汇水收,合滇纸币七十二万八千二百八十元,照总会以十之四从事急赈,十之六从事工眼,而可以一成为伸缩之规约,统筹兼顾,除分发已经成立会各县急赈及历次捐助省垣粥厂、爆突、平价售米, 又营遗分会住所各款外,所余盖已无几,总会迄未续颁款项,故此路原订计划未能贯彻,遂于二十一年五月十二日,将已成之一段,移交政府管理续修,将来扩而充之,直达用黔,而溯厥权舆,不能不归美于华洋义眼总会也。同仁等仰体慈善本旨,恪谨将事,所由竞业相持者,人有土田,不敢无给以有之;人有些兆,必求多方以避之,以薪得免于戾。至若庇材赋工,则总会派遣技师彭禄炳专司其事,而总工程师塔得复两度来勘。先后与其役者,华董事则由云龙、李正芬、周钟岳、李伯庚、张维输、张土麟、杨益谦、高云中、赵世铭、赵钟奇、秦光第、张浚荫、丁兆冠、吴煜、李家修、马诊、庾思旸、李增、张祖荫、李柜家、熊从周。而不佞亦相与周旋者,洋董事则徐璧雅、兰思德、龙怀仁裴治、韩光临、安汝智、沟廷总平、穆礼雅、范德勤、邹慕廉、沙文昌、彭格迩、何益德、欧心舍、何永学、夏灵氛、易理藩、戈德兰也。兴事功,立关得书。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孟冬,昆明顾视高记并书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昆明文史资料》、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