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钦州小镇龙门港,废弃的部队老营房有怎样的景象?

淑幺评旅游 2024-11-13 13:06:40

近日,跟随朋友第一次到位于钦州钦南区的龙门港镇游玩。此镇不大,近万人口,却历史悠久故事多。小镇临海岛屿众多,扼守茅尾海与钦州湾通道,历代多为海防要地,也饱受战事袭扰。如康熙年间打过两次大战;抗战时期,日军从此处偷袭登陆,进犯广西;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游击队亦阻击过国民党反动派;1949年,白崇禧部溃败也从此逃脱部分...故龙门小镇有着防守驻军传统。

新中国以后,无论是因抗美援越,还是国土防卫的需要,有关部门亦是十分重视龙门镇的海防建设,不断修筑和完善驻地部队的司令部,指挥所,码头,油库,营房,仓库,医院及家属区等配套场所,小小的龙门港镇,严然成了南疆“小军港”而低调存在,曾著名的海岛女民兵,成就军民融合一体的“堡垒”鱼镇。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军事科技及国防力量的不断提升,老旧、海浅的小港,已不适应现代战争及海疆防护的需求。从九十年代起,某H军部队逐渐搬离到城市的新港。而空置的营房设施有些已封存,有些已废弃,任其破败不堪而杂草丛生。如封存在镇上原司令部“将军楼”,库房,营区,礼堂尚好。但在镇外偏处原来的基地大院则显荒芜,虽遗存的大门还是那么威武,但里面岗楼,宿舍皆风化严重,四周众多杂草,从砖质看是广西少见的煤渣砖,一户房的烧柴锅灶竟建在门前,看得出当年驻守的艰难与特色。水塔估计乃在使用,围成小院。据驻住其中看守大院的黄师傅介绍:他的任务只是不让人进来倾倒垃圾。近干亩的地已经不成院了,有人在里边养羊,养牛,我也养了些鸡...基地估计也有五、六十年历史,还建有防空的洞,但里边毒蛇也会有出没喔。

隔着公路是原来的基地医院,大门柱早已消失。主要有三栋二层的楼房组成,以及食堂,热水房等,规模不大,墙体都露出了斑驳砖块,隔层为七、八十年代预制板式,并不隔音、隔热和抗震。门诊楼前的大花池长满杂草,这曾是一个时代的熟悉标配。在门窗已被拆除,更显破败的楼房内,有着流浪汉曾借住过的迹象,加之光线不好,阴气很重,不宜久留。想当年,这里不知治救过多少海军官兵。

综观龙门小镇,确有若大的地盘空置,很是可惜。和平时期,即要维护军产的备战之需,能否临时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