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邕宁中和镇孙头坡,名人辈出的小村有什么非一般的格局?

淑幺评旅游 2025-03-25 13:27:03

孙头坡,位于数十公里外的南宁邕宁区中和镇。紧邻街区依几个坡岭而建,有近千人口,以孙氏为主的壮族村屯。几年前,曾随友参加当地村民举办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抢花炮”民俗活动。丰盛的农家酒席后,小雨中,匆匆赶至一个庙亭和不远处的一块低洼田垌。见数千人聚集,祭祀、舞龙狮、烟香缭绕,炮竹声声...好不热闹。雨天的泥泞地中,一声炮响“花炮”上天落地,一群壮实小伙奋不顾身,缠、挤、摔、抱一堆...最后是一小哥偷偷把花炮抢藏在身,脱身人群后,疾跑到庙台供上而胜出...场面爆燃,热烈,难怪有称“东方橄榄球”,近年成功的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而名声远扬。据了解,此活动以广西壮族民间特有,形式虽相近,但以中和乡孙头坡的花炮影响最大而成为著名传统节庆。

今年,又故地重访,行程虽从容许多,但也为各方慕名而来的大量人流及车辆,曾引发我停车上的焦虑。大凡在广西乡村搞节庆,堵塞程度似乎成了规模及热闹程度的尺码。如果说不堵点车,你都不好意思吹牛呢。而外人看热闹,心态很重要啦。

步行而入,各家喜庆洋洋,规定动作的大炉大灶,户户酒肉飘香,宾客满堂,只见两只躲过一劫的鸭子在水塘发抖。中和地势平缓带坡,水系丰富,而稻作明显,可谓富足的鱼米之乡。村头一棵树龄四百多年,枝繁叶茂的开村大树,印证了此村的悠久历史。旁边依稀的一座民国村属小学墙舍颇似堡垒,竟然还能改成仓库用,用料很是坚实。村牌门不远处,有翻建的氏族祠堂,这在广西壮族村落中,较为少见就不一般。非传统的中西结合罗马柱门厅层,以及内两厢双层设计,高大气派且显独特。孙氏,在广西并不算多。从前堂中碑文记述看,此支脉至少开村有数百多年,已续不上先祖源头,虽为不足,但村里一片颇具规模的青砖古宅,还是透出数百年人丁的兴旺,表明此地风水,亦非同一般的格局。

近观古宅群,外挂有市古建牌铭,看来颇有些名堂。数十栋宅屋组成多户侧开门的三合式院落,虽略为完好,但已没有什么人居住,只有节庆红白事及祭日,才显有些人气往来。整体建筑工艺及内涵一般,雕刻木作亦少见而不显豪户。在多年的汉壮文化交融下,多为坐北向南的青砖、灰瓦顶,其石、砖砌窗较讲究,井巷通达呈不规则状,前低后高,坡底开阔,设有风水塘。即有传统中原硬山顶门、脊设计,又有干栏式人畜合一的小楼房。以“进士”院、孙家五房院为代表,其自古乡贤及人才辈出。没想到那个曾经身居高位的自治区副主席孙瑜,也出自于此(至于后来犯事,是后话了)。由此可见,孙头坡人“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在繁衍中深入血脉。

从祠堂记载多次集资翻建,以及“二月二,抢花炮”活动的百年传承来看,孙头坡族群的凝聚力,真不是一般的强大。和上次到访所见的不同:一是今年天气晴朗,活动更为丰富,仪式感更强。据说因烟花厂,花炮店打擂台,烟花规模及观赏效果那是杠杠的。二是有高速公路通达,车多不易停放。受邀及慕名来的人众更多,吸引着各地网红及大量摄影,飞手爱好者。三是商家老板赞助多,经贸氛围浓。各摊、各小贩生意繁忙,成就乡村年度最高光,最热闹的开年庆典。倒是抢炮环节太快,让观众还看不清楚,才分把钟就高潮结束,意犹未尽啊。感觉前期氛围的过长哄托,有些“虎头蛇尾”而显得多余了。看来比赛的规则,在传统的框架内能否改变一下呢?与时俱进,让传承数百年的“东方橄榄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延续,也增具现代观赏性。在中国,多少非遗项目的没落,原因大多是过于守旧,没有创新而陷入困境。

再见孙头坡,祝花炮节越办越好,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南宁乡村系列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