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流量就是金钱,一些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来制造话题,更有甚者,为了流量不择手段,在网上肆意诋毁他人。
农民歌手 “大衣哥” 朱之文,就深陷这样一场长达四年的网络暴力漩涡。在这漫长的四年里,他默默忍受着来自网络世界的狂风暴雨。
2月18日,据媒体报道,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件在徐州经开区人民法院开庭。大衣哥终于不再沉默,选择拿起法律武器,向那些伤害他的人宣战。
这场官司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网暴者又为何如此肆无忌惮?随着事件的发酵,内幕和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朱之文,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他出生在山东菏泽单县的一个贫寒家庭,自幼便对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
尽管生活艰难,甚至连学都上不起,但他对音乐的热爱从未减退。在田间地头,在自家小院,都能听到他那充满激情的歌声。
2011 年,对于朱之文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穿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登上了山东电视台选秀节目《我是大明星》的舞台。
当他开口唱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时,那浑厚、华丽的嗓音,瞬间震惊了全场,也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从此,“大衣哥” 这个称号便伴随着他,开启了他的演艺之路。
此后,他一路过关斩将,参加了《星光大道》等众多节目,还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他的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
从一个普通农民到备受瞩目的明星,朱之文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演出邀约不断,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成名后的朱之文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轻松生活。随着名气的增大,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一些人开始对他的生活指指点点,甚至编造各种谣言来诋毁他。
他为村里修路、捐款,却被一些人指责做得不够多;他给儿子办婚礼,也被人恶意揣测和攻击。这些无端的指责和谩骂,就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如果说成名后的非议只是小打小闹,那么接下来的网络暴力,则让朱之文陷入了长达四年的噩梦。
不知从何时起,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关于朱之文的负面视频和言论。这些内容大多是经过恶意剪辑和 P 图处理的,对朱之文进行了侮辱和诽谤。
有的把他的脑袋 P 到别人的身体上,有的把他 P 成一个孩子躺在别人怀里,还有的直接在标题上对他进行辱骂。
这些视频的发布者,不仅针对朱之文本人,还将他的家人牵扯进来,包括他的儿子、儿媳,甚至不满周岁的孩子。
朱之文是一个朴实的农民,不太上网,也不太懂得如何应对这些网络暴力。许多造谣者的视频都是朋友转发给他的,他看了以后既愤怒又不解:“我又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为什么要在网上胡说八道?”
为了分辨对方是来蹭热度的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朱之文在大门外安装了监控,每次有人敲门,他都要先去看监控再选择是否开门。
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人想尽办法来骚扰他。有一次,一个残疾人在门外敲门,朱之文于心不忍去开了门,对方张口就是要 50 万,理由是朱之文能火和他有关系。
朱之文报了警,对方躺在地上撒泼打滚,最终被带走。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让朱之文疲惫不堪。
在这四年里,朱之文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的家人也因为这些网络暴力而受到伤害,孩子们不敢出门,出门就会被人怼着直播或者拍视频。
朱之文说:“相比于辱骂我自己,我更讨厌这些人影响到我的孩子。”
面对长达四年的网络暴力,朱之文终于忍无可忍。他决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和家人的尊严。2024 年 5 月,朱之文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一位律师。
律师团队前往公证处,将所有带有侮辱、诽谤内容的视频进行了证据固定,并向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要求官方平台披露自媒体号主个人信息。
经过调查发现,这个自媒体号主从 2020 年 4 月就开始陆续发布类似视频,而且发布频率非常高,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诋毁内容。
代理律师表示,他们先后通过留言、举报、打电话等各种渠道联系该自媒体号主,希望能以柔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被告至今没有出现,也没有任何表态,只有其丈夫曾经联系过他们表达歉意,并愿意赔偿。
然而,对于朱之文来说,仅仅是道歉和赔偿已经无法弥补这四年所遭受的伤害。
2025 年 2 月 18 日,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在徐州经开区人民法院开庭。
朱之文态度坚决,表示不接受任何调解。他说:“法律该怎么判怎么判,我原不原谅他是我自己的事情。就算对方生活不顺利,也不该在网上这样谩骂一个陌生人。现在所有的证据都已经公证过了,我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据代理律师介绍,根据法律规定,发布带有侮辱、诽谤内容的视频播放量超过 5000 次,就可能涉嫌犯罪。
该案被告发布了大量类似视频,最高或可判 3 年。这起案件的焦点集中在对方发布的视频是否明确指向朱之文;视频内容是否能够被定性为侮辱或诽谤;以及对方发布视频的初衷,即事情动因是什么。
随着案件的进展,网暴者的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位自媒体号主是一名普通的网络用户。但她为何要对朱之文进行长达四年的恶意攻击呢?
据网友分析,她发布这些视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和打赏。
网络时代,流量就是金钱,一些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来制造话题。
而朱之文作为一位知名的草根明星,自然成为了他们眼中的 “肥肉”。一些人通过发布诋毁朱之文的视频,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从而获得了经济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是涉嫌犯罪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伤害他人。网络暴力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更严重的是,它会破坏整个网络生态环境,让网络充满了恶意和戾气。
独家快评:期待法律撕开网络暴力的遮羞布
“大衣哥” 朱之文被网暴四年后起诉网暴者的事件,再次将网络暴力这一问题推到了公众的视野前。
网络暴力的本质,是人性中恶的一面在虚拟世界的放大。当网民隐匿在屏幕背后,仿佛找到了一层保护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
一些人在网络上随意发表攻击性言论,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全然不顾这些言论会给当事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就像朱之文,他本是一个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从草根走向舞台的励志人物,却因为名气成为了网络暴力的受害者。那些恶意剪辑的视频、充满侮辱性的 P 图和谩骂,让他和他的家人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分享生活、交流思想。然而,网络暴力的存在,让网络变成了一个充满恐惧和恶意的地方。
人们在网络上发言时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为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这种不良风气不仅影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威胁。
“大衣哥” 朱之文的遭遇,是网络暴力的一个缩影。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须在治理网络暴力中发挥关键作用。
朱之文选择起诉网暴者,这起案件的审理,不仅是为朱之文个人讨回公道,更大的意义是具有典型案例,让人们看到法律对网络暴力的零容忍态度。
Forz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炒棍,乌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