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即将溃退,韩先楚冲出队列,威迫队长改变命令,扭转整个战局

思行说历史故事 2025-01-01 17:42:48

1950年,一场大战即将在海南岛打响,但对于装备并不精良的我方来说,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那就是,没有船,我们要如何跨越海峡,登陆海南岛?

关键时刻,一条情报传到负责指挥此战役的上将耳中:在广西的涠洲岛,盘踞着一群老蒋残部,他们的手里掌握着几百艘从群众那里抢夺去的大船!只要除掉这些敌人,当下的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上将立马召集部下,命令他们用海练的名义,天天去涠洲岛附近海域训练。

一开始,涠洲岛上的敌人特别紧张,以为我方将目标对准他们。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发现,我方将士好像真的只是单纯海练,没有向他们出手的意图,便一点点放松警惕。

某天,我方战士在上将的指挥下,又来到涠洲岛附近演练。就在敌人满不在乎之时,他们趁着黄昏余光,调转船头,直指涠洲岛,成功将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的敌人一网打尽,彻底击溃,收获数百艘大船,解了我方燃眉之急!

而指挥这场作战的上将即是韩先楚。

很多年后,韩先楚的儿子韩卫平在谈论父亲当年战绩时,说:“父亲他们并未受过什么正规训练,他们所有的战术都是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的,他们没有书本能依靠。”

因而,纵观韩先楚的戎马一生,会发现,他的确当得起“有勇有谋”这个称赞!

在韩先楚第一次正式参与战争时,他的某些天赋就已隐隐展露。

那是1931年的一天,韩先楚跟随所在游击大队和敌人展开搏斗。可遗憾的是,游击大队装备和经验都比不上对方,不一会儿,便有了溃败的迹象。

指挥者见状,打算下达撤退的命令。韩先楚看出他的意图,当即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他没有学过什么军事理论,只是凭借直觉认为,如果现在后退,那么必定会被敌人的气焰所压制,再想反击,就不可能了!

当下最关键的,即是保持士气,从精神、胆略等方面碾压敌人,才能取得胜利!

他握紧自己手中的武器,咬着牙冲出队列,一下子跑到指挥者的面前,指着指挥者的脑袋,大声喊道:“不行,我们不能撤!快,让他们停止逃跑,命令大家继续和敌人战斗!”

指挥者吓了一跳,下意识按照韩先楚的指示做了,游击大队的战士们全部停下脚步,寻找掩体,又一次向敌人发动反击。

在大家一致努力下,游击大队反败为胜,扭转整个战局!

又有一回,我方人员被敌人团团围住,大家一致觉得,我们必须尽快解决战斗,不能再和敌人纠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可韩先楚坚决不同意撤出战斗,执意要一鼓作气,拿下老爷岭。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片刻,到底还是决定听从韩先楚的意见,咬咬牙,将战斗继续到底!

在韩先楚的指挥下,我方人员加大火力向敌人发起猛攻,用炮弹开路,掩护突击队员冲上老爷岭,和敌人展开肉搏!同时,又有一队战士悄无声息摸到敌人的碉堡中,俘获正在朝我方战士射击的全部敌人!

当鲜红的旗帜成功飘扬在老爷岭的最高峰时,我方所有将士都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家的流血牺牲没有白费,我们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取得了胜利!

战后,有人好奇问韩先楚:“如果出现变故,我方没有拿下老爷岭,反倒陷入敌人的包围圈里,又要怎么办?”

韩先楚笑了,坦诚回道:“我没有想那么多,我当时唯一的念头,便是怎样迅速消灭敌人,至于其他的,我那时根本没空去想!”

还有一回,韩先楚带队行到定边城外,得知城内驻守的敌人是一个骑兵营,但他们既不出击,也不逃走,让所有路过此处的红军战士都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韩先楚摸着下巴,思考片刻,又骑马绕城一圈,了解地形,给彭德怀发了一封电报,请求攻城。

可彭德怀考虑到如果定边城久攻不下,会影响整个战局,便拒绝了韩先楚的请示,叫他放弃定边,继续西进。

韩先楚看着电报,心中犹豫不定。他很清楚,倘若他要攻打定边,就是违背军令;但放弃定边,又实在可惜,将来指不定要付出更大代价,才能收回定边!

他左思右想很长时间,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判断,攻打定边!

命令发出后,果不其然收到部下的极力反对,韩先楚看着视线尽头,一片安静的定边城,说道:“相信我,我们有把握消灭敌人,即便彭老总来了,也会做出和我一样的决定!”

次日清晨,韩先楚一声令下,我方战士即向定边城发动进攻!因为我方准备充分,这一战只花费很短时间,就取得胜利!

消息传到彭德怀耳中,彭德怀哈哈大笑,立刻发电报嘉奖韩先楚的决断和指挥!

韩卫平说:“我父亲在指挥作战方面的能力,也曾让对手心服口服。”

在朝鲜战场上,韩先楚曾指挥志愿军战士,攻克汉城,将敌人一举赶到“三七线”,令当时接替李奇微的范佛里特十分佩服,就算过去十多年,也仍旧记得韩先楚的大名,甚至在中美建交后,特别提出,他一定要去韩先楚的故土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水土,培养出这般厉害的战将!

谁知,真的到了韩先楚的家乡,范佛里特却震惊了!这座县城实在太贫穷了!原来,如此一个贫穷的县城,也能培养出做大事的将才啊!

当然,除了军事方面的绝佳天赋外,韩先楚还是一个敢于尝鲜,不惧别人笑话的前辈。

韩卫平说,父亲有一个卫士叫小高,他听小高讲,父亲是东北野战军中第一个坐吉普车的人!

那个时候,虽然我方缴获很多吉普车,可大家都不敢尝试,因为一来没有油,二来也没人会开车。许多人都觉得吉普车是个“大麻烦”,并不重视;唯独韩先楚十分在意吉普车,不仅提出培训司机,而且率先要尝试开车,说吉普车速度比骑马快,稳当,能休息,是一个好东西!

小高修车时,韩先楚就在车四周转来转去,老战友们见他这般,纷纷调侃韩先楚“赶时髦”,韩先楚也不生气,笑眯眯地任由大家和他开玩笑。

后来,事实证明,吉普车的的确确是一个“好东西”,大家也和韩先楚一样,开始“赶时髦”。

1975年,韩先楚在北京开会。期间,曾专门邀请一位老人到北京和他见面,并专门抽空,陪那位老同志在北京城游玩,之后更是和那位老同志一起乘坐飞机去往兰州,再次留那位老同志在兰州待了半个多月。

临别前,韩先楚拿出一定老旧的红军八角帽,赠予那位老同志,当作纪念。

这位老同志就是韩先楚昔年生死之交,红军时期的战友丁平喜。

很多年前,韩先楚与丁平喜随队攻打罗田,占领了金库。上级要求他们每个人带回去两筒银圆,可韩先楚的银圆却被敌人意外打掉,空手而回。

上级非常生气,收回韩先楚的手枪,狠狠训斥他一番。韩先楚特别伤心,不吃不喝一整天,一个人坐在角落发呆。

丁平喜不忍好友受委屈,鼓起勇气去找上级,帮韩先楚澄清真相,重新拿回手枪。

不久,在一次战斗中,韩先楚遭到敌人阻击,陷入危险之中。紧要时刻,是丁平喜率队援助,让韩先楚转危为安。战后,韩先楚一把抱住丁平喜,开心地感慨:“幸亏是你带人来了,否则我就要去见阎王啦!”

然而,遗憾的是,后来丁平喜受伤,被迫返回家乡,和韩先楚从此分别。

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试图打听丁平喜下落,却无功而返。

很久后,他才知道,回到家乡的韩先楚原来改名丁春玉,由此才让他派去的人,没能寻到丁平喜。

1973年,丁平喜主动去找韩先楚,方让韩先楚知道老友的下落。不过,那一回,丁平喜并未见到忙碌工作的韩先楚。

2年后,韩先楚特地抽空去到湖北,和丁平喜见面!

可以说,时间从未改变韩先楚与丁平喜之间的深厚情谊,哪怕过再长时间,韩先楚也仍旧将丁平喜视作自己最信赖的朋友,没有遗忘和丁平喜并肩作战的那些过往!

而这,就是韩先楚的故事!骁勇善战,有情有义,高瞻远瞩,值得所有后辈敬佩与效仿!



参考资料:

《“好战分子”韩先楚》

《出奇制胜的旋风司令韩先楚》

1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