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回过头我们便会发现,实境不仅为目的性的达成提供了方法指导和价值评判的标准,同时也为种种目的性的未达成提供了实证性和规范性的分析标准。
首先,从实证性的角度来看,主体只有在某种实境认识之上才能产生真正的悲慨。婴儿因抓不到近在眼前的东西而啼哭哀叹,这固然是一种真实、真心的“悲慨”,但却很难打动人甚至还会引来大人愉快的笑声,因为此时婴儿的认知尚未系统的形成,所以只是一种自发的悲。等到年少时认知虽然逐步形成,但此时的认知相对于实境往往是肤浅或存在着某些偏差的,就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另外,认知的明显错误和不合常理也无法产生悲慨,以虚妄为真实执着不已的追求显得荒诞,“欲上青天揽明月”则会让人觉得豪放离奇。
实境是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的结合,而认知与情感其实又是相通的,一般来说人们的理性认识水平越高,感性经历越丰富,所经受的磨炼越多,则其对于情感的控制和抑制能力也便越强,而此时情感想要冲破这种控制和抑制所需产生的能量也便越大,所以认知的提升既能使人认识到更真实的“悲”,又能产生对这于种“悲”的相应的克服能力,也即“慨”。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的悲慨才会显得深刻而有张力。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少、年老时两种心境和状态的对比体现着辛弃疾的某种实境认知,也能让人体会到作者心中悲与慨来回的激荡与抑制,故虽未直言壮志难酬而自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一股悲慨之气。
所以,悲慨既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又是一种客观的审美对象,能否称之为悲慨以及是多大程度的悲慨,与实境一样,在大多数人那里,在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后,其标准总是趋向客观的,一个成人受了轻微的擦伤就痛苦万分只会让旁人觉得莫名其妙,而另一个人如果承受了巨大的苦难,即使表现的若无其事,人们仍然会为之动容。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欲有所不能得,意有所不能平,故生悲慨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欲有所不能得,意有所不能平,故生悲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