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形容】艺术对于“形”的提炼加工和重新组合

书画艺术之窗 2022-09-27 10:55:46

二十、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同尘:《道德经》中有“和其光,同其尘。”

庶几:差不多,或许

从神到形与从形到神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一方面,只有有着丰富的感性经历,内在的神才能更容易找到与之对应的形,神有了恰当的形的载体本身才会变得清晰明了,才会便于理解、表述和应用,这就像苹果落地启发了万有引力定律。

另一方面,只有有着看似无形的神的标引,对于事物自外而内的认识才不会迷失方向,才更有穿透力从而更容易取得成果。这就像看到苹果落地的人不可胜数,却只有牛顿透过表象看到了更为本质的东西,我们通常将这称之为科学发现中的灵感,其实这是因为经过深入思考,相关的神已经存在,只是可用于表述的形态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外在的形灵光一闪的最后照亮。

于是我们发现对于形不能作过于绝对化的区分,不能简单地认为抽象的形就一定高于具体的形,只有在对于具体的形深入认知了解的基础上,从中找到更为一般和本质的联系和规律,这样的抽象才是正确的、有意义的。而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在具体的形之中本身便包含着这些联系和规律。所以具体的形中有大道,抽象的形中也有大道,二者都是大道的某种展现。更一般地来说,一切自然之物中都有着大道的直接和确实的存在,即使是在常常为人所忽视的空气尘埃中,此即为“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神与形虽不可有所偏废,但整体来说神还是更为重要,故诗之第五句是为了防止人们只重神而过于忽视形,第六句结尾则再次强调了神的重要性。

庄子喻道,每况愈下,虽然道可混同于物,物可混同于道,神可混同于形,形可混同于神,但这种混同只是抽象意义上的而不是现实而直接的,只能说在删芜去杂,化繁为简后,这种抽象的层次越高越能接近于这种混同的境界。

所以艺术中的形往往并不是自然之形的照搬,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的更为高级的形。如龙、凤、麒麟是不同动物的多种典型特征的集合,其本质则是为了承载更为丰厚完备的精神内涵,故或似于此,或似于彼,绝似又绝不似。如果有人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是值得赞许和肯定的,但对于艺术和大道的追求又是没有止境的,故作者设疑词以赞之勉之,此即为“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形容」积灵生清,蓄素还真,觅水影妙写阳春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形容」艺术中的“象外之象”和“神外之神”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