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容容
4月,春意正浓。傍晚时分走进雨湖区和平街道吉利社区,湖水荡漾,垂柳依依,鲜花环抱,居民三五成群,或轻松散步,或闲坐畅聊,或翩翩起舞……难以想象,这么诗意且温馨的画面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的日常生活场景。
一个由18个村、1万多拆迁农民组成的回迁型社区,屡屡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级两型示范社区”“湘潭市基层治理示范社区”等重要荣誉,它的成功蝶变,离不开社区大管家颜秀芝10余年的坚守与耕耘。在今年全国妇联举行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上,颜秀芝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颜秀芝展示阳台水培菜项目。(记者 李容容 摄)
敢闯敢试
重塑基层治理范式
2009年,家乡开始征地拆迁,老村支书召唤颜秀芝回来协助村上搞建设,她二话没说放下自家企业跑了回来,于2012年接过社区书记重任,当起了吉利社区大管家。面对回迁型社区人口结构复杂、物业管理低效、基础设施缺陷、治安隐患、文化冲突等治理难题,颜秀芝以“敢闯敢试”的锐气,持续打出一套基层治理“组合拳”。
百家宴“烹”出浓浓邻里情。从2013年开始,吉利社区每年12月中旬坚持举办“百家宴”活动,让平时难得相聚的邻居围坐一起,享美食、唠家常,在暖暖的汤锅中感受暖暖的邻里情,用最具“烟火气”的方式,让“百家”成“一家”。为了让活动更富成效、更可持续,社区规定收取50元/人的参与票,去年1500张票在一周内抢售一空。活动当天,居民自编自演的舞蹈、杂技、理论宣讲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场,观众掌声不绝于耳。谈笑间,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庭串成和睦的大家庭,共享改革成果,共迎美好生活。
居民公约激活“自治基因”。2021年,颜秀芝带领居委会因地制宜、因时而动修订《吉利社区居民公约》,确定爱党爱国爱家、维护雨湖形象,保护生态环境等10条内容,倡导居民以实际行动破除乱搭乱建、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并陆续投入20多万元实施积分制奖励,“真金白银”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居民公约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争当主人翁、热心人、志愿者,大家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社区自治,为基层治理增添新活力。
“五在楼栋工作法”疏通治理末梢。依托雨湖区扁平化治理优势,吉利社区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0个区块,组建起一支涵盖129名楼栋长、606名邻长的居民自治自管队伍,形成“社区党(委)支部+区块党支部+红旗楼栋中心户”的基层治理体系,创新推行政策宣传在楼栋、信息收集在楼栋、问题发现在楼栋、环境治理在楼栋、暖心服务在楼栋的“五在楼栋工作法”,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里,把急难愁盼化解在基层一线,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妇助+互助”
绘就巾帼善治新风景
2021年,获得“湖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后,颜秀芝敏锐抓住“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治理密钥,在吉利社区成立我市首个省级三八红旗手工作室——颜秀芝工作室,围绕家风家教、文明礼仪、妇女权益等主题,不断丰富活动方式和服务项目。
在颜秀芝工作室,“九华大姐”巾帼志愿者服务团信息占满整整一墙。颜秀芝热情介绍:“我们的工作室面向整个九华地区,目前已有妇女志愿者超过500人,她们都叫‘九华大姐’。”服务团创新推行“妇助+互助”模式:“互助”聚焦妇女群体的短期难题,在家庭矛盾、健康危机等急事、难事中提供支持;“妇助”侧重长期赋能,通过组织姐妹参加教育培训、公益活动等,推动妇女实现思想与经济独立。
社区妇联执委严丹的故事就是其中最鲜活的例子。当时家里征迁后,她无事可做,一度迷茫。在社区党委、颜秀芝工作室的帮助下,她开起三家“朱小二”饭店,带动社区100多人就业。创业成功后,她感恩党和政府帮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经常关爱社区困难群众,每年热心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践行“妇助+互助”的巾帼担当。
为帮助辖区居民家庭照顾小孩,2014年起,社区创办了公益课堂,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举办舞蹈、书法等培训,后将这一工作纳入颜秀芝工作室管理。去年7月,工作室与中南大学携手开展为期15天的“乐学科普”夏令营志愿服务,带领社区48名初二学生参与烘焙烹饪、桥梁设计等实践活动,收到家长们送来20多面感谢锦旗。该项目获共青团中央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立项批准。
如何治理居民在公共区域违规种菜行为?2023年12月,工作室成立回迁安置社区适应小组,创新推行“阳台水培菜”项目,引导居民利用阳台空地开展环保种植,同时鼓励同一楼栋培植不同品种交换尝鲜,既满足居民农耕情节,又成功化解公共空间占用矛盾,还促成了邻里间“以菜会友”互助生态圈。该项目获评全省基层社工站项目优秀案例。
贴钱又贴心
自掏腰包干工作的“傻书记”
这些年,颜秀芝不仅毫无怨言领着微薄工资,还经常心甘情愿贴钱干工作。
由于社区居民多为征地农民,2012年社区成立之初,群众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颜秀芝牵头组建了社区文化活动室,并自费购买了1000余册图书,放在活动室供群众阅读,还免费为前来阅读的居民提供中餐,让学习在社区蔚然成风。
2013年,吉利社区争创全市两型示范单位,按要求家庭绿化率应达到80%。为了鼓励居民装扮自己的家园,颜秀芝以10-25元/盆的价格,一次性购买了2000多盆绿植,无偿分发给居民。家里有了点缀,居民们的绿化意识显著提升。
2017年,为助推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颜秀芝自己编写、掏钱印制5000本《做文明有礼的九华人》文明知识手册。这本小书总共113页,内容涉及九华市民“十不”行为规范等,内附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干部联系方式,实用便民。
2018年,吉利社区推出党建工作纪实视频,讲述社区共产党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建工程、夯实基层基础的动人故事,献礼建党97周年。制作这段宣传片所需的万余元费用,全部由颜秀芝个人解决。
自投、外引双向发力,颜秀芝还带领社区累计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燃气管道入户、路灯安装、消防设施修缮等重点民生项目,一点一滴促辖区基础设施改善升级;组建家电维修、管道疏通、园林绿化等9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保障社区日常管理和运营。
扎根基层10余年,颜秀芝真心实意付出,想尽办法为社区营造文明和谐环境,难免因设定条条框框而遭受曲解误会、冷言冷语。但她从不觉得委屈,还总是说:“没有不是的居民,只有没到位的沟通和服务。”
临近退休,颜秀芝头顶的荣誉、光环已有很多——“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等。但她初心不改:“大家选我当社区书记,我就要服务好这个家。只有居民日子过好了,社区才会好,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更强大。”
她甚至将退休视作服务为民另一篇章的开启:“我会做继续耕耘的‘老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