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半场是智能化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拔得头筹的比亚迪,前几年在智驾大战中几乎按兵不动而备受质疑,但从2025年开始,这或将发生改变。】
撰文|郭 梓、编辑|禾 子
进阶的“天神之眼”有多神奇?答案即将揭晓。
比亚迪宣布将于2月10日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将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能驾驶使用门槛,推动全民智驾普及,让每一个人都能畅享高阶智驾,拥有更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同日,比亚迪“王朝汉唐智驾版”也将发布。
近日,关于“天神之眼”的信息已在行业里一石激起千层。或受此影响,上周四,比亚迪股价涨停,总市值重回9000亿元大关,达到9050亿元。次日,比亚迪继续拉涨超过5%,总市值达到9510亿元。在智能化的赛道上,究竟是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小鹏、问界等新势力占有优势,还是从传统车企蜕变而来的比亚迪等车企更胜一筹,答案正处于动态更新中。
近年来,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攀升,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多个月超过50%。除了新能源车满足了中国汽车用户最关注的经济性、平顺性等需求,更因为新能源车的智能化配置,给了用户耳目一新的用车体验,这吸引了在汽车消费中占比越来越大的年轻顾客。尤其是彻底革新出行体验的智能驾驶,更成为车企竞争的落脚点。
相比其他车企以智驾为锚点,加速在新能源车市场攻城略地的不同,比亚迪此前在智驾落地上显得比较保守。有人结合前几年王传福“智驾都是忽悠”的言论,以及比亚迪产品结构中高阶智驾(算力100TOPS以上)占比不到5%的数据,认为比亚迪在这一场竞争中落后。
但是,这在2025年或将发生变化。比亚迪开年即王炸。蛇年开工第一天,王朝网总经理路天就在社媒上晒出带有智驾拨片的秦L试车照片。而"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也将现身,比亚迪拉开智驾平权战略的序幕。
比亚迪抢夺智驾竞争主导权中国新能源市场正形成智能化主导的竞争格局,车企围绕智驾展开了全面的竞争。一方面是技术高度,端到端AI大模型智驾快速落地,让智驾功能从简单的高速领航、城市领航,快速发展到可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融合智驾;另一方面是智驾的普及度,城市NOA智驾技术在去年年底开始已经搭载在15万元左右的车型上。
在这场重构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智驾竞争中,比亚迪已经准备好充足的弹药,试图通过智驾平权战略占据主导权。比亚迪搭载智驾的车型销量已经超过400万辆,位居中国车企第一,尽管其中大多搭载的是DiPilot系统,搭载拥有高阶智驾能力的“天神之眼”系统的产品占比不高,但很快将迎来爆发式发展。
“天神之眼”最早在2023年7月发布,采用比亚迪全栈自研的硬件和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是全球首款完全由整车厂设计开发与生产的车载计算平台。在2024年12月已经开通全国无图城市领航功能,位居行业第一梯队。而比亚迪2025年的智驾平权将围绕“天神之眼”展开,让高阶智驾普惠每个用户。
根据相关报道,从2025年起,比亚迪将在包括海鸥、海豚、秦PLUS DM-i等全新车型上搭载智驾系统。当然,考虑到用户需求不同,比亚迪显然并不是打算全系都用上仰望U8那套天神之眼,而是推出了三个梯次的智驾方案:第一梯次将采用传统的分布式传感器方案,可实现基础的L2级智驾能力,对应入门级车型;第二梯次将采用自研的三目纯视觉智驾方案,芯片应用英伟达Orin系列和地平线J6M等,可能命名为天神之眼DiPilot100,可实现高快领航、智能泊车等高阶智驾,对应主力车型;第三梯次将采用比亚迪与Momenta合作的激光雷达方案,芯片应用英伟达Orin-X,可能命名为天神之眼DiPilot 300和DiPilot 600,可实现城区领航等高阶智驾功能,对应汉L、方程豹、仰望等高端车型。
采用第二梯次和第三梯次方案的车型,在尾标上分别会被加上天神之眼蓝标和红标。根据比亚迪2025年产销规划,搭载高快领航功能以上高阶智驾能力的产品占比将提高至80%,全能高阶智驾车型销量将达到200万-250万辆,在整体销量中占比40%~50%。
在智驾平权战略推动下,比亚迪未来的产品有望全部搭载至少L2级智驾能力,在最核心的10万-15万元级产品中,将搭载高快领航以上的智驾能力。
其它品牌还在用智驾做溢价,但比亚迪希望将智驾普惠,这和比亚迪做新能源车的思路一脉相承的。一直以来,比亚迪都将科技进步视为普惠大众的重要途径,而非仅仅作为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智驾的真正价值在于提升每一位驾驶者的安全与便捷,而非仅仅作为品牌溢价的工具。比亚迪正推动智驾平权战略,力争让众多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智驾将是新的护城河比亚迪提出智驾平权,努力将智驾推广到全系产品,将高阶智驾推广到10万-15万元级产品,其底气来源于年销量400万辆的规模和全产业链优势。
阻碍智驾普及的最大门槛就是价格。而比亚迪能做到普及智驾不加价,就是因为它庞大的体量能够摊薄智驾研发的巨大成本,对智驾相关采购也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拥有成本的优势。而且比亚迪产品本身就大量应用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组件,拥有更灵活的定价空间。
比亚迪的全产业链优势也将在智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智驾的关键领域中,比亚迪拥有自主研发生产的CIS图像传感器芯片、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在2026年核心的智驾芯片也将量产,即将完成从智驾芯片到算法的垂直整合。这不仅将帮助比亚迪降低成本,更能保证自主性、供应链安全等,其它未具有全产业链的厂商很难跟进。
另外,现在的智驾基本采用端到端技术,而AI大模型需要大量行车数据进行训练。因此,比亚迪智驾平权战略的落地,不仅让其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掌握了智驾的定价权,庞大的智驾车的体量也能够为比亚迪智驾模型地提供丰富且高质量的训练资源,为智驾能力进阶打下坚实基础,形成更强的领先效应,为比亚迪构建又一道护城河。
点评
这几年,比亚迪依靠新能源车先发优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特别是DM-i技术更是主导了插混车市场。2024年,比亚迪击败通用、本田、日产等一众跨国车企巨头,在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上进入前五。不过,随着各主机厂跟进,能够对标DM-i的其它技术已经快速铺向市场,比亚迪的地位也面临挑战。因此,比亚迪亟需新的抓手,智驾是比亚迪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比亚迪向全面电动化转型后又一场不得不打赢的硬仗。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