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家的墓地,看到蛇,首先是被吓得一跳,然后才冷静下来,凭经验判断是毒蛇,还是无毒蛇。还要注意这蛇见人后,是快速溜走了,还是原地不动,形成与人对峙的局面。

遇到这样的事,不管蛇是否快速躲避,还是与人对峙,一时是高兴不起来的。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避险的问题,等没有了危险,心情平静后,心里才能想别的事情。
村里人对坟地出现蛇,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坟地有蛇,子孙发达”就是其中的说法之一。
有人调侃说,那时有一些人在坟地里没有遇到过毒蛇,比如说五步蛇、百步蛇这类的蛇,没有受到过惊吓,凭自己的臆想,认为蛇是“活地龙”、“小龙”、“墓龙”等,能出现在坟地,被视为是一种祥瑞之象,子孙要发达了。
还有一种叫竹叶青的青蛇,蛰伏在小灌木树上,蛇身上的颜色与树叶一样,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蛇和树叶。
蛇出没的季节,走进草丛和小灌木树丛内,农村民众都有驱蛇的经验,先往草木丛内扔一些石头,或者土块,搞出些动静来,是在告诉蛇,我要进来了,请你走开。

农村民众到山里去,有事没事,身上总是喜欢背一把柴刀。让不懂农村山里生活的人感到疑惑,不知这是为什么。
在这种场景下,柴刀往往能够派上用场。
蛇出没有季节,你要走入未知的草木丛内时,如果当时没有石头,也没有泥块,就得砍一根柴棍棒,在走入草木丛时,一边走,一边用棍棒敲打柴草,蛇听到响声后,就溜走了。
即使是这样,还得留神树上的竹叶青,它们是动作迟缓,并不因为你搞出的这些动静而逃离,依然伏在树上不动。
如果你真的身临其境,看到毒蛇之后,尤其是个头比较大的蛇,被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恐怕就不会认为毒蛇是什么“活地龙”之类的祥瑞之物了,而是庆幸自己没有莽撞,躲过一劫。

当人们走进山野中自家的坟墓时,蛇听到动静后,早就溜了,一般不会等坟墓之主来验证,祖坟是否“祥瑞”。
蛇的活动有一定的范围,比如,眼镜蛇,其活动的范围就可达1000平方米。其他的蛇活动范围大小不同,但都有一定范围。
在它们的活动范围内所有的坟地,它们随时都可以出现,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觅食,觅食是不用挑选坟地或坟墓的,只是它们在活动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而已,没有被人看到,并不能证明墓地没有蛇来过。
如果恰巧碰到坟地有蛇在活动,也并不能说明这是一种“祥瑞之兆”,只不过是偶尔遇到而已。今天可能在你们家的坟地出现,明天可以在相邻之地的别人家坟地出现,还有可能到相邻更多的坟地活动。

坟地属于乡村野外,长满草木,蛇出现在坟地是一种自然现象,与子孙后代是否兴旺发达,没有任何关系。这只不过是有些人的自我安慰而已。
其实,村里也还有相反的观点,那就是“坟地有蛇让人忧,坟墓蛇洞让人愁”。
这种观点与农村风水传统习俗有关,有一句这方面的顺口溜说:“拔起草根如药臭 棺内蛇虫不忍提”。
人们所担忧的是,如果坟地里出现蛇在活动,就怕蛇在坟上打洞穴,进入到墓穴内居下来,导致蛇虫蛀蚀棺木。蛇在坟上打洞之后,还可能导致白蚁、蜈蚣等喜阴生物从蛇洞进入墓室,啃噬棺木。其中的情景当然“不忍提”。
很多地方习俗,先人下葬时,墓穴内除了放大量木炭外,还人撒一定量的雄黄粉末。放木炭是为了防潮,也是为了防止滋生虫子。放雄黄粉末,是为了杀虫,也是为了防止蛇的进入。

现在有一些人,坐在家里想当然,认为墓穴有蛇也是“祥瑞之兆”,也是属于“活地龙”,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这种说法实在太过雷人,也太过于荒诞不经。
这不是传统文化,是人为创造的“文化”。
真正的传统文化是怕墓穴进蛇虫,打忧先人,甚至啃噬先人,加速棺木腐朽,这是让坟墓的亲人,在感情上是不能接受的,也是无法容忍的。
包青天在我国民间家喻户晓,其文学作品也深受,其中清代的《包公案》,对民间的深影响很大。此书中有一个谋杀安的破案关键线索,就是“棺材内毒蛇”。
因此,在民间传统观念中,墓穴有蛇,并非“祥瑞之兆”,而是代表逝者很冤情,至少也是逝者在死之前心有不甘。

实际上,民间对墓穴有蛇,还有很多恐怖的说法,这里就不具体展开说了。现在有很多的盗墓小说、恐怖片,将“棺内蛇虫”作为惊悚场景的标配。这都是来源于民间传统习俗和故事传说。
再回到“坟地有蛇”这个话题。
农村很多的人听到别人说自家坟地有蛇,或者自己亲眼目睹坟地有蛇,他们是高兴不起来的,而是有些担心。
于是,他们会仔细察看先人的坟墓,看坟上是否有蛇打的洞,直到没有发现蛇洞,压在心上的石头才算落地,确认坟地里的蛇,只是在这一带活动,或者从这里路过,并没有在坟墓内建立巢穴。

可见,坟地有蛇,是一种自然现象,任何坟地都有可能有蛇活动,与子孙是否发达,没有任关系。墓穴中有蛇,从民俗上来说,人们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也说明坟墓的后代对坟墓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其他的一定荒谬的说法,既没有民俗依据,更没有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