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还不信中医14:研究的意义,总结

身心平衡聊养护 2024-02-08 02:15:24

前面分十三期谈了中医关于气脉、经络的现代认识,全是臆测,仅是一家之言,愿寻志同道合者,共同研究。

本篇是最后一期,谈一下本研究的意义:

14、本研究的 意义

这个原理如能得以证实,就可以研制感知人体共振频率的设备,利用这个设备,检测一个人的身体共振状态,评价健康状况,诊断疾病,相当于有经验的老中医诊病。

动物有许多特异的功能,狗的嗅觉异常灵敏,但是人类中的调酒师经过训练,能辨别超过两万种的味道;真正的中医师,经过潜心练习,一定也会具备感知脉搏振动的微弱差别。这不是平常人所能理解的。弦脉、浮脉、滑脉,不同的脉象包含的信息不同,很可能就是振动频谱的差别。 我们单纯通过听声音,也能分辨出几十位熟悉的人,但要讲出每个人的声音特点,却有难度。中医师很可能就是通过手指“听”病人的脉搏音。

这也算不上特异功能,我有个朋友,研究佛教,也研究音响,他的听力特别灵敏,甚至能听出音响用的电是火力发的电还是水力发的电。

这不仅需要灵敏的听力,还需要极安静的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本领,只不过经不住世间浮躁的诱惑,做不到“淫邪不能惑其心”,被搅乱了。

好的中医师就是这样一种人,“不为浮华遮望眼”,潜心体会,通过灵敏的手指,用一颗宁静的心,体会病人体内的共振状态。

这种感觉难以言传,“指下了了,心中难明”,也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庄子讲过一个“轮扁斫轮”的故事,说的是一位造车师傅,认为齐恒公读的书都是“糟粕”,因为真正的道理都是无法记录描述的。他自己身有体会,车轮的形状大小都可以传授给别人,但与车轴间的宽紧度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完全凭感觉。

现代物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该可以把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感觉用仪器呈现出来,这样诊断疾病就简单了。当我们测量完血压的时候,一张关于脉搏声音的频谱报告同时也出来了,或许上面的提示与扁鹊脉诊得出的结论相差无几。

这几年出现一门新的医学,“零磁医学”,即屏蔽掉外界的一切电磁干扰,通过检测人体极微弱的磁场的变化,诊断疾病。我们齐鲁医院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建立了省重点实验室。如果能利用这套研究思路,检测人体的共振状态,互相配合,可能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如果能检测人体的振动能量,也就是“气场”,不仅能判断疾病,还可以判断两个人是不是合得来,能不能结婚。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是两个人的频率有了共振。一对夫妻,相处日久,气场会互补,一强一弱,一阴一阳,和谐共处。如果二者的气场是一个方向,是“同”,而不是“和”,就难相处了。

另外,我们还可研究一种探测恐怖气场的设备,在机场、火车站等场合,可以快速发现居心不良的恐/怖分子,因为充满杀气的人,表现出来的气场一定有其特点。

此灵感源自中医理论,再利用现代技术进行验证。这有可能改变目前对血液循环理论、高血压病、缺血性疾病等的认识,改变我们的临床思维和行为,为制造新的仪器提供理论基础。如:在膻中穴安放一振动源,施加不同频率的振动能量,就可能明显的改善躯体的血供,排除郁闷之气。在颈动脉处施加一合适的振动能量,可有效疏通脑血管,治疗脑血栓等。

利用这个理论,还可能解释当前的好多个“未解之迷”,如:

1 唇裂的成因:

唇裂又称兔唇,是一种常见的发育畸形。前几天与一位国内顶级的唇裂修复专家吃饭,问到关于这种畸形的成因,并不明确,有遗传因素,也有病毒感染的可能。

但是我想,还有一种可能性:

唇裂都是发生在人中部位,也就是任督二脉交汇的地方,我们平时抢救时按压人中,也是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意思。如果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孕妇或胎儿的任督二脉不通,二者衔接不利,很可能就会形成兔唇。

在孕期,通过检测这两条脉的频率,是不是可以预测兔唇形成的可能?

2 跨物种器官 移植:

就是今年10.30日,在美国,第二例移植了猪心的患者,坚持了七七四十九天,去世了。

猪心和人的形状接近,又经过了基因编辑等高大上的操作,为什么不容易移植成功呢?报道中提及的原因有病毒,排异等,我想很可能是共振频率的问题。猪的经络毕竟与人的差别太大,其共振频率不同,相当于把唢呐的口嘴安在萨克斯上,怎么能合适呢?

猪心安在人身上,不能持久,但猪肾安在人身上,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因为肾只是接收信号,并不改变全身的频率。

3 闹心的起搏器

有个人查体时发现自己心率只有50次左右,于是听从医生 的建议,安了心脏起搏器,保证每分钟至少跳60次。

但此后,他的精神状态就不对了,精力变差,工作效率低下,本来是单位里是很精干的中层领导,不得不休病假。

我想,这可能也是人为改变了身体的固有频率导致的。

总结:

中国传统医学中关于“五音对五脏”,“气行则血行”的理论,世代传承,定有其道理。脉搏的声音频谱有可能是研究这种基理的突破口,所以有必要对血流中的声频共振做深入的研究。期待能够在解释中医“气脉”“经络”的概念上做一些探索,让“气脉”和“经络”能看得见,摸得着,这可能并不玄虚,完全可以量化分析,以此建立起中西医结合的桥梁,有利于中医的推广,并为新的诊断设备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经过疫情,国家对中医空前地重视,2021.5.12日 在安阳考察时指出:“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这也符合国家战略。这需要流体物理学、声学、中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本系列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凝聚一批有志于此者,告别浮躁,潜心攻关,相信一定会有所获。

(the end)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王光强 2023.11.16

本系列预计有十四期,欢迎关注。

咋还不信中医-1:先说“气”

咋还不信中医-2:血液在歌唱

咋还不信中医-3:神秘的共振

咋还不信中医-4:“气”的本质

咋还不信中医-5:膻中穴的秘密

咋还不信中医-6:古人怎么想的?

咋还不信中医-7:针灸的秘密

咋还不信中医-8:气场的秘密

咋还不信中医-9:气滞血瘀的原理

咋还不信中医-10:六字真言的秘密

咋还不信中医-11:我们为什么喜欢音乐

咋还不信中医-12:标准音并不标准

咋还不信中医-13:初步研究

咋还不信中医-14、总结

0 阅读:0

身心平衡聊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