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老化前10年,手和脚都会发出信号,很多人都忽视了!

涵阳说健康 2024-09-07 02:10:53

人上了年纪,机体会开始老化,各个器官的功能也会逐渐衰退,大脑也不例外。往往在出现语言能力下降、记忆力丧失等这些特征时,大家才会发现大脑衰老。其实,早在10年前,手和脚就曾发出信号。

大脑老化前10年,手和脚会发出信号

大脑老化前,手和脚就会发出信号,最早在10年前就有征兆。有研究发现,在老年人中,整体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呈衰退趋势。而且,步态功能和手部力量衰退比认知能力衰退早了长达10年。

值得关注的是,相比步态功能衰退,手部力量与大脑老化的表现更相关。但是,大面积脑梗塞与步态功能衰退的关联更紧密!最终研究发现:

“手部力量衰退”可能有助于识别老年痴呆风险;

“步态功能衰退”可能是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

因此,关注走路姿势和握力大小的改变,有助于提早发现疾病信号。

步态改变与这些疾病有关

走路的步态有所改变,可能就是疾病信号!步态改变可能预示着关节系统、肌肉组织、神经系统出现病变。

1.磁性步态——当心大脑积水

磁性步态的特点就是脚抬不起来,总是搓着地走,类似于脚上绑了磁铁,在磁场上走一样,无法轻松抬起脚走路。这种步态在临床上最典型的疾病是正压性脑积水。大脑的自然老化,以及脑出血、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脑积水。

2.醉酒步态——当心脑部疾病

醉酒步态的特点常常是走路时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摇摇晃晃。出现这种步态要高度怀疑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小脑病变等,这些疾病的发生造成了小脑的损害,引起小脑功能障碍,就会出现这样的步态。

3.拖把步态——当心关节疾病

拖把步态的特点是一条腿正常,而另外一条可能有神经或肌肉功能障碍,无法一起行动,只能拖着,形成一种跛行的姿势。多见于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下肢血管堵塞、骨关节炎等疾病。

4.慌张步态——当心帕金森病

慌张步态的特点是走路小步而快速,脚掌擦着地走,身体僵硬并向前倾,好像不能及时停住或转弯,有种马上要扑倒在地的感觉。出现这种走路姿态,可能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5.跛行步态——当心血管疾病

跛行步态的特点经常是走路久了之后,双腿出现麻木、无力、酸痛的感觉,难以继续行走,停下来歇一歇症状又有所好转,于是走走停停。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间接性跛行。当出现这种步态,可能怀疑是闭塞性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椎管狭窄等。

6.内八步态——当心关节疾病

内八步态的特点是走路时脚尖向内,双膝向外侧弯曲。骨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这种走路特征。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以关节软骨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为特征。

握力衰退与这些疾病有关

抬、拉、拧、抓……这些基本动作都与握力有关。握力大小反映上肢肌肉力量水平,也影响全身力量平衡。手劲变小的人,要当心疾病信号。

1.手劲变小——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有研究表明,手劲反映心血管问题。握力较低的人,明显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具体来看,握力每下降5千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14%,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2%,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6%。

2.手劲变小——增加痴呆风险

专家指出,握力较大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具体而言,绝对握力每增加5公斤,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4.3%、12.6%和21.2%。

3.手劲变小——增加糖尿病风险

有研究发现,握力值增加可以降低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专家表示,简单的测试如握力,可以作为一种快速、低成本的筛查工具,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出有II型糖尿病风险的患者。

4.手劲变小——对肺部健康不利

专家指出,握力不足还标志着人体的松扩力量不足,对肺不利。而握力好的老人,也证明本身的肌肉水平良好,在日常生活行动中,也更灵活。

护好运动功能做好这些事

1.大步快走

想要保护好运动功能,离不开运动。可以选择广场舞、快走、打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120~150分钟。快走时要甩开胳膊、跨步子大,才能更好促进新陈代谢。

2.补蛋白质

蛋白质的摄入与肌肉质量息息相关,每天要摄入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为1.2~1.5克(例如体重为100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60~75克蛋白质),蛋白缺失严重的则应达到更高的摄入。

3.练练握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来锻炼握力,比如拧毛巾,双手握住毛巾两端,反复做拧的动作。也可以通过握力器或举哑铃来锻炼,但都要注意量力而行。

4.补足钙质

补钙不仅有助于减缓骨质流失,对于维持肌肉兴奋与收缩、预防肌肉萎缩也很有帮助。

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物,每天都应摄入。专家建议,牛奶以及奶制品每日推荐摄入量是300~500克。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