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么多人都实行土葬,为什么感觉没有那么多坟墓?

依依聊文化 2024-11-15 08:56:38

土葬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坟堆,历史上那么多的人来到这个世上,又从这个世上走到土里。为什么现在的人,能够看到古人坟堆的数量非常少,这些坟堆是怎么消失的呢?

打开一本本老家谱,有的家谱中记载的先人,非常详细,先人的出生年月日,卒于哪年哪月哪日哪时,葬于何处,大地名、小地名记录得很清楚,是什么坐向和朝向,也记录得很清楚,有的还画了坟山坟的地形图。

然而,如果拿着家谱按图索骥,去寻找一些先人坟墓,连踪影都找不到,有的是地形地貌发生了变化,有的则是沧海桑田,早已建了房屋,或者变成了耕地。

即使当地的地形地貌没有发生变化,上百年以后的老坟,所葬之地,或者长满树木,或者荒山一片,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坟墓,哪些不是坟墓。

一、从民间保存的角度来看

从现存的坟墓并结合老家谱来看,上百年还能够完整的先人坟墓,主要分以下几种。

一是始祖的坟墓。始祖的坟墓包括夫妻、母子、父子合葬墓,也单独的墓,一般来说,始祖公和始祖婆的坟墓保存相对完整,但多为后世修缮后的坟墓。从墓碑上可以看出,又以清代修缮的最多。

这里所谓的“始祖”,不一定指得姓的祖先,或者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远祖,在民间通常有大始祖和小始祖之谓。大始祖就是指获得姓氏的祖先,或者世系可考的最初的远祖;小始祖多指迁入之地的第一代祖先。

比如,某姓在清朝初年时从甲地迁入乙地,并繁衍后代,世居直到现在,迁入乙地的第一代人就是乙地的始祖,俗称小始祖,也有称乙地(具体地名)始祖。

二是族中名人的坟墓。族中名人通两种人,一种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学者、艺术家、善人、官员等,另一种是对家族的生存、发展等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这些人在历史上是家族的榜样,受到后世的崇拜和景仰,甚至被后人尊为祖神,或者地方神,有的还立庙、祠纪念。按照古代习俗,家族或地方民众,每年对这些人都要祭祀,因此,他们的坟墓得以完整保存,即使塌了,也能得到及时修缮。

三是有固定墓地的家族坟墓。这种坟地,农村又称为祖坟地或祖坟山。古代乡村一些望族,设有专门的家族墓地,有一定的规模,由家族出费用,派专门的人看管,定期修缮。

如果家族长盛不衰,家族的墓地也就保存比较好,如果家族衰败,家族的墓地也就荒废,甚到消失。

另外,古代零星埋葬的坟墓,时间长了以后最容易消失。

四是经常有人扫墓的坟墓。在农村,坟墓的后人经常来扫墓,按农村的说法就是“有主这坟”,别人不敢随便毁掉;坟墓多年没有人扫墓,甚至从来就没有人扫墓,一般被视为无主之坟,容易被人损毁,别作其他用途,比如,用作菜地、果园及其他用途。

二、从历史影响的角度来看

从历史上来看,秦汉以前的平民百姓的土葬,并没有坟堆,埋葬后,坟墓的土与地面的平地一样。据《礼记》记载:

“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这段话中的“庶人无坟,树以杨柳”的意思是,平民百姓的埋葬之地是没有坟堆的,可以种杨柳树。杨柳树可能就是埋地的唯一标志。如果杨柳被毁,埋葬之地也就消失了。

到了汉代以后,庶人可以立坟堆作标记,但是,那时的“尊者”的坟墓可以立石柱、石雕之物,后来发展为墓碑,庶民之坟只能堆起不高的土堆。这样的土堆极易被风雨抹平,最后消失。

到了明朝以后,庶民可以立碑,但是,明代庶民只是少数,到了清朝的中后期,民间立碑才流行起来,平民百姓立墓碑盛极一时。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老坟的墓碑,大多是这个时候立的。

有一些唐、宋的民间始祖、名人墓碑,落款的时间大多是在这个时期,以前应该没有墓碑,是后来补立的墓碑。

即使是民间立墓碑的鼎盛时期,也只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才能能力立墓碑,大多数贫苦人家是立不起墓碑的。民间把立不起碑的坟叫“平头坟”,可能是由“贫头坟”演变而来吧,还有可能是秦汉前庶人没有坟堆,坟头是平的,后人沿袭这种称谓。

立了墓碑作为标记,即便家里没有人扫墓,也是“有主坟”了,再加上有钱人家用石头砌坟座基础,实现了半硬化,坟墓的保存时间延长了。

进入民国时期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各方面众所周知的原因,农村大多数的坟都没有立碑。到了上世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立墓碑的风气恢复,很快就风行起来。

古代一些坟地大多占据一些好地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民间很多祖坟地被用于各种建设,如建学校、工厂、机关、厂矿企业、园艺场、农场、水库电站等,大量的坟地消失。

三、从民俗底层逻辑的角度来看

在民间习俗中,民众对坟墓观念,在语言表达上与行为习俗上,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从语言表达上来看,人们希望祖先之墓能长久保存下去,我们在一些古墓碑上,经常看到雕刻有“永垂千古”、“永垂不朽”等字样。

这种表达往往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精神,即生前的事迹、道德、榜样等方面;二是指子孙后代的繁衍;三是指坟墓的保存。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一般倾向于第三点。

从行为习俗上来看,很多的丧葬习俗都是按照“速腐”的理念来办理的。

比如,在南方地区,棺财盖棺的时候是不能钉金属钉子的,用的是榫卯结构,棺材上不能有一颗金属钉子,原因是木材可以速腐,金属钉子不能速腐。

寿服寿被要纯棉的,不能有化纤的,主要是纯棉的容易腐烂,化纤的不容易腐烂。

棺内可放砖瓦、五谷,除了亡者嘴时含金、银、铜外,忌放任何金属之物、塑料之物,连衣有上的塑料、金属扣子也要剪掉。原因是砖瓦为泥做的,五谷可化为土,塑料、金属不能化为土,实际上还是一个“速腐”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对亡人下葬入土后化为泥土,从古至今普通民众早就有了心理预期,从民俗行为看,民众还是希望“速腐”。

从古至今的坟墓来看,“平头坟”还是占绝大多数。“平头坟”就是没有采取何任硬化措施,也没有立碑的坟墓。这种坟的特点是,一堆纯粹的土堆,一块石头摆在坟住前,可以搬动,民间称之为磉脚石。这种坟的优点是消失后,可以不见任何痕迹。

从祭祀的角度来看,家谱中祖先的名字一串串,但绝大多数的坟墓,或者已经消失,或者找不到了。由此,民间就有了两种祭祀方式。

一种是野外祭祀。野外祭祀又分两种,一种是上坟扫墓祭祀,另一种是遥祭。遥祭,就是子孙后代无法找到祖先的坟墓了,或者离开故乡,无法到墓地祭扫,只能采取遥祭。

遥祭的方式在我国周朝就已经有了,叫“望祭”。那时的人可能也是找不到坟墓,只好“遥祭”。我家乡将扫墓称为挂清,遥祭叫挂飞清。

实际上,民间很多上坟扫墓的祭祀,也包括了“遥祭”,毕竟能扫墓的祖先坟墓不多,大多数祖坟已经不存在了,只能在现在祖坟前一起祭祀。

二是家祭。家祭就是在家里祭祀,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元祭祖,当然有的地方放在寒衣节,有的地方放在冬至节。在家种祭祖的节日里,民众在家里将所有祖先,不管有坟墓,还是没有坟墓的,按照家谱写上名字,一起祭祀。

如此,也就弥补找不到坟墓的遗憾。虽然大部分祖先的坟墓已经消失,但家谱上还记载着他们的名字,在家里同样可以祭祀,心里有祖先就是不忘本。

总之,在历史上那么多的人实行土葬,现在看不到坟墓,坟墓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民俗的“速腐”观念是主要因素,也是与自然规律相符的,更重要的是,“速腐”观念为后人留下了更多赖以生存的空间。

0 阅读:30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