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淳安县城,旧名淳城,民国以来有淳城里、淳城镇。近些年来多称作贺城。检阅家谱、旧志等古代文献,多以“在城”、“淳城”、“在坊”、“县市”、“在市”等词描述县城区域,不说“贺城”。老一辈移民则称“老城市”。
贺城,其实是以城“贺齐所筑”而来。名称古时已有,但并不流行。县志中见于钱时的《月夜游南山记》:“渡浮梁而西,岿然崷崒乎江渚曰南山,贺城之奇观也。”其余记载则指的是列为“古迹”的“贺城”。

在老淳安县城的西隅有一个地名叫古城庄,又名古城墈。乾隆《淳安县志》卷三《冢墓》载应与权墓在“环翠门内古城墈”,即此。因所居多为应氏,移民前名为应家坎上。
旧时民间将县西的这个古城称为“贺公城”。《姜氏孝子大民公派宗谱》卷八《迁派》载“……淳安西门,其地旧名贺公城,故云古城。”
万历《严州府志·古迹》有“贺城”条目,载“此建安开设郡县旧址,在淳安雉山对处。”雉山,据康熙《淳安县志》县境图、清末《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之《淳安县五里方图》,位置在紧邻南山(老淳安县城对岸)的西侧,与古城庄大致相对。可以认为,这里的贺城指的就是古城庄一带。

又据嘉靖、康熙《淳安县志·古迹》“郡城”条目载“其子城周回二里二百二十五步。今县乃其旧址,县西古城基则其外城也”。按照这条记载,县西古城实际为原贺齐所筑郡城的外城遗址。至乾隆《淳安县志》之后,将该条目直接改为“贺城”,并在内容上加入万历府志的说法。
综合以上说法,古时的贺城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所指。广义的贺城是指最初贺齐所筑郡城城址,含当时县治所在的县城(子城)和古城(外城)。狭义的贺城仅指雉山对处的西门古城,也就是古城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