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华大家读书汇 2024-09-12 12:50:51

《论语》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实行仁道。孔子答道:“工匠要做好活计,首先必须具备精良锋利的工具。

住在一国,就要敬奉这国大夫中的贤者,结交这国士人中的仁者。”工匠做工与实行仁道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实质上道理相通。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释说:“工以利器为助,人以贤友为助。”做任何事情,准备工作都非常重要,正如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从而事半功倍。

实行仁道亦如此,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情况,与其贤达之士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达到仁的目的。

孔子对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想做好工作,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对于工匠来说,要做好事,就先要利其器。利其器是做准备工作。

为什么做事前要做准备工作呢?因为做了准备工作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由此可见,事先做准备更重要。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既然前面孔子以工匠做事做比喻,同样是做事,那么对于要为仁的人来说,利其器就是事奉贤者,结交仁者。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任何事情,事先准备,就可以办成,事先没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定案,就不会磕磕绊绊。

做事先有方案,则不会遭遇困难,行动前有准备,则不会后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事情就会做得越好,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卫灵公》篇“子贡问为仁”这段话的句式我们不陌生,颜渊也问过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能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复到礼法上去,这是做仁者的初步。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不单是一个做好人的问题,还有一个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志向,恩泽一个时代,恩泽一方民众,才叫仁者。

从仁做起,那么一日克己复礼,就可以天下归仁,所以“仁”不单是一个做好人的问题,还有一个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志向,恩泽一个时代,恩泽一方民众,才叫仁者。

你想做好事情,你先把工具做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去打鱼,要先把网弄好,临渊徒有羡鱼情嘛。

《论语》要侍奉那些贤者、大夫,有政治身份的那批人要行仁道,对那些贤明者,比我们辈儿大、权力高的人,跟他们要搞好关系,要来往,要结交。

友,就是交朋友,就是讲友情。跟谁讲友情呢?跟那些士中讲仁道的人,注意这个士“问为仁”,“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为何要“友其士之仁者”呢?因为仁比贤要高。

《论语》“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友其士之仁者”有仁道志向的年轻人、低级贵族、有仁道志向的人。

“管仲如其仁”不是讲到志向了,是讲管仲实际做出来的成绩,《论语》中出现“仁”的时候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因地上的,一个是果地上的,你做出来了,你是个仁者,接近仁者志向。

在“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强调的就是要结交那些有行仁道的人,要想行仁道,要有人脉,要组织队伍,不能跟这些人都隔绝,得先把那些有才干、有志向还有仁道精神的士大夫,以及那些相对低级的贵族团结组织起来。

孔子周游列国到各地去,不外就是去找那些士大夫之贤者、士之仁者,甚至有仁道情怀的君主和人。

要做事,先要有这么一个队伍,这是应该的,不能只有一个人在那儿行仁道。管仲行仁道,也得有齐桓公来给他这个权力,也得有这些人帮忙。

千日造船一日过江。做任何事情,都不应急于求成,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一段时间,叫做坚持,繁华似锦,硕果累累,需要一个过程。

卧久者行必远,行久者飞必高,凡事做好准备,否则会事半而功倍,凡事未做好准备,会事倍而功半,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也!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0 阅读:1

中华大家读书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