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吉林省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趋势。当前,吉林省双辽市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而发展特色农业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对吉林省双辽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对吉林省双辽市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中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特色农业是指依托区位、资源、环境、技术等优势,按照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形成的一种规模较大的高效型农业,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点和重要支撑。对于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实施“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的战略[1],发展“三农”产业集群,有助于县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吉林省双辽市的特色农业产业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主,以优质大米、花生为主要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特色农产品产量呈现增长态势。通过对本地区特色农业当前发展结果与问题进行总结,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探索有利于吉林省双辽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01
县域特色农业的内涵和特点
县域特色农业是以本地区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为基础,追求最大化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是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农业生产体系。与传统农业相比,特色农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地域特征明显。特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2)表现出了强烈的动态属性。特色农业除具有自身的自然优势之外,还需要独特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使之不能被其它地方所效仿。(3)具有特定的产品质量。特色农产品以其特有的地域特性和鲜明的产品特性为核心。相关特色农业产品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4)经营特色农产品的风险较大。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效果不大,发展空间有限,技术的特殊性和农产品的特点,限制了技术资源和投资的再利用,从而给传统的县域特色农业生产和运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02
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
整体而言,吉林省双辽市的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市场供需关系、经营管理模式、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1 农业结构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从一件产品到一件商品,从原产地到市场。由于资源、品种、技术等原因,许多生产经营者缺乏对农产品质量、需求等因素的科学认知,盲目跟风,导致市场上很多同质化农产品大量生产,而价格短暂低迷的稀缺农产品却无人问津;农业产业的结构不够合理,在农产品进入市场后,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造成了市场农产品供应短缺、低端产品泛滥的混乱局面,供方不能适应最新的市场需求动态,不能满足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制约了县域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
2.2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过于简单粗放
吉林省双辽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地域间的差异,使得很多地方农业生产活动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集中运营;目前,吉林省双辽市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经营单位,个体经营规模小,经营主体较为分散,组织水平、生产和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低,农民生产活动主观意识较强,生产管理方法过于简单、粗放,这就造成了地区高质量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难以落实,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低,出现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却无法实现供给的尴尬局面。
2.3 特色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相对于中国的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经营主体,小型农户在选择特色产品品种、科学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方面存在着先天的劣势;在资源整合、融资担保等问题上,自身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制约着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政府与社会必须在生产、金融、信息三个层面上对特色农业给予支持,提供全面的生产、销售及其他服务。然而,当前政府对特色农业生产技术、融资贷款、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较小;特色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生产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2.4 产业融合度不高
当前,中国农业产业融合主要是以订单农业和土地流转方式进行,农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程度较差,农村地区出现“强产弱加、重产轻服”的情况。许多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缺少产业集聚的地区,农户经常为农产品市场发愁,农工贸、产加销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脱节问题,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链较短,从而极大地压缩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坚持产业化道路,重视培育新型农民相关技能,促进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才能确保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