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早年提出三人同居,中年遇真爱,嫁给小13岁男友收获幸福

田畴谈社会 2023-08-05 10:14:00

1986年3月,一位年过八旬满头白发的老太在弥留之际对丈夫陈明说道:“你能不能再亲亲我!你这辈子太苦了,我最放心不下你!”

丈夫听后含泪答应,亲吻妻子,吻后她安详地走了。

这位老太历经沧桑后弥留之际,仍显俏皮与浪漫,她敢爱敢恨,活出自我、历经传奇,她就是民国奇女子丁玲。

丁玲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作品备受争议,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情感故事。在那保守的年代,她竟然提出同居即是结婚,想跟谁好就跟谁好,然而她也是这么做,她历经四段感情,甚至与两个男人一起同居,过起婚姻中“三人行”的荒谬生活。

丁玲原名叫蒋伟,字冰之,于1904年出生在湖南临澧县蒋姓大家庭。她的父亲蒋保黔是清末秀才,是纨绔子弟,在她4岁时英年早逝。母亲余曼贞是一位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具有新思想的女性。

父亲早逝后,家道中落,丁玲与母亲在蒋家受尽冷眼,一气之下母亲带着女儿回到娘家生活。

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好过,年幼的丁玲过早体验人世间冷暖,外祖母将她许配给表哥。但她从小就是比较“叛逆”之人,自然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于是她剪掉辫子,与旧式家庭决裂,舅妈气得大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丁玲据理力争:那你们裹脚呢,我这是解放,你那是束缚!

她的母亲力挺她,带着丁玲离开娘家,这娃娃亲随之瓦解。

母亲与丁玲相依为命,省吃俭用供她上学,接受新式教育,世界那么大,想出去看看。

1918年,丁玲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第二年,又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后转入岳云中学就读,不断接受新思想,深受“五四运动”革命思潮的影响,在好友王剑虹的带领下,进入革命前沿阵地上海接受更广阔的教育。

1922年,她们进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这时她的文艺细胞被唤醒,试着去写诗歌与小说。在校期间,她涉猎大量古典小说与文学,为今后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923年,丁玲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梦珂》,一经发表引起轰动,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她的小说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刊登。

1924年,为了更高的追求,丁玲与朋友们来到北京,做起北漂青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在这里她遇到了她的老乡沈从文,同时遇到她的第一个爱人胡也频。

几个北漂文学青年,有着共同的爱好,有着聊不完的话题。胡也频当时是一位青年编辑,非常欣赏丁玲的才华,对她展开猛烈的追求,但丁玲不为所动,还沉浸在丧弟的悲痛之中。

丁玲奔赴老家处理弟弟的后事,没想到痴情的胡也频偷偷跟上她,打听到她家的地址,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湖南老家。

当丁玲回到老家门口时,胡也频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并送给她一束花,上面写着:一个新的弟弟,这让她既惊讶又感动。两人开始交往,慢慢坠入爱河,在胡也频的陪伴与守护下,丁玲走出悲痛的阴影。

两人开始同居,然而另一个男人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平静而又幸福的生活。丁玲对待感情毫不掩饰,正如她笔下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女主角莎菲,敢爱敢恨,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

这个男人就是她的日语老师冯雪峰,当年她想去日本留学,为了学好日语,经朋友介绍请冯雪峰教她日语。冯雪峰其貌不扬,刚开始并没有入她的“法眼”,但经过深入交流才发现他们俩思想契合,对诗歌文化有着相同的见解。

丁玲又有新的想法,她发现爱上了这个男人,她主动追求冯雪峰,非常期望听到这个男子对她说声“我爱你”。她非常坦率,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冯雪峰的爱。

然而有个问题摆在她面前,非常纠结,一边是爱她的人胡也频,一边是她爱的人冯雪峰。两个男人都想要,百思不得其解,丁玲提出:三人一起同居,她确实够新潮、另类的,但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男人竟然同意了。

从此,三人搬到杭州西湖湖畔的房子里开始同居起来,但时间久了会产生新的问题。胡也频怎能忍受自己的老婆与别的男人分享!比较崩溃,于是找到好友沈从文倾诉,劝劝丁玲不要这样搞,有悖常理。

沈从文并没有劝而是教他一些“夫妻之道”,胡也频又回到丁玲的身边,继续过着婚姻“三人行”的生活。

不过,这次冯雪峰扛不住了,这样的生活使他感到很压抑,于是他主动退出离开丁玲。丁玲为此感到很悲伤,她曾说过:“也频是我最纪念的。雪峰是我最怀念的,也是我第一个爱的男人。”

尽管后来她与胡也频生活在一起,但她最爱的人还是冯雪峰。这种表现,在胡也频牺牲后尤为明显。

1931年,胡也频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留下丁玲孤儿寡母。丁玲于是主动找到冯雪峰,此时的他已有家室,只能冷处理不理不睬,忠于家庭,但还是在默默地帮助丁玲。

丈夫被杀害,此时丁玲的心境发生变化,她决定以笔代枪为丈夫报仇,走上革命的道路,加入鲁迅创办的“左联”,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她最悲伤、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又一个男人走进她的视野。在一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的时候,认识她的翻译冯达,他文质彬彬,风流倜傥,惹人喜欢,让丁玲欲罢不能,像飞蛾扑火般扑过去。

然而这个男人带给她的是无尽的深渊。1933年5月,她俩双双被捕,被国民党软禁在南京监狱,在狱中她俩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过着两人世界,并在狱中产下女儿。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丁玲坚贞不屈,宁死不投降,但冯达是个软骨头,成为叛徒,出卖自己的爱人。

经过我党组织的积极营救,丁玲逃了出来。出狱后,丁玲带着女儿再也不见冯达,这段感情也就无疾而终。丁玲在情感路上历经三段感情,颇为曲折,她未来的路将何去何从?

丁玲有着清醒的认识,革命的前途与希望在延安。她将一双儿女安顿在老家给母亲照看。在1936年9月,她孤身一人奔赴陕北,是第一位到达陕北苏区的知名作家。

她的到来,受到我党高层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延安的窑洞里为她举行欢迎会。特别是毛主席特意刮去胡子,精心打扮一番,亲自到场欢迎这位湖南老乡的到来。

见到老乡,毛主席倍感亲切,看着活泼开朗的丁玲,让毛主席想起爱人杨开慧,两人有聊不完的话题。

聊到最后,毛主席问丁玲:你来延安干什么?丁玲脱口而出:“我想当红军,想去前线”。随后,伟人安排她随军前往前线作战,在战场上她以文艺形式记录抗战军民的斗争生活。

对此,毛主席深表赞赏,为她赋诗一首《临江仙》,称她为“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她的赞美毫不吝啬。在延安,丁玲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现,也是那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候,得到毛主席的赏识,历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等职务。

她成为延安时期惊动文坛的领军人物,写出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相比事业上的顺利,她依然期待着她的爱情出现。在延安,丁玲还遇到了陪她度过余生的爱人陈明。

在一次纪念高尔基去世一周年的文艺晚会上,丁玲在台下,陈明作为演员在台上表演节目。

台上的他英俊潇洒,表演精湛,技艺纯熟,丁玲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曾经的那个弟弟——胡也频的影子,她怦然心动。

经过革命战火洗礼的丁玲,对待爱情依然是满腔热情、大胆追求,毫不掩饰。

后来两人成为上下级关系,不断交往,丁玲主动追求陈明。面对丁玲的猛烈追求,陈明有些“扛不住”,毕竟两人年龄相差13岁,人家在背后议论纷纷,跟丁玲在一起感觉很有压力。

心浮气躁的陈明为逃避丁玲对他的感情,竟然跟一个女子闪婚。婚后的陈明仍然控制不住对丁玲的想念,丁玲敢爱敢恨,依然穷追不舍。

这时陈明才意识到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好在妻子通情达理成全他们,与之离婚。

1942年,丁玲嫁给了比她小13岁的陈明,没有举行婚礼。婚后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没有生育孩子,陈明对丁玲的孩子视如己出。阅人无数的她,终于迎来了最终的归宿。

陈明虽然比她小13岁,但像哥哥一样照顾着浪漫、乐观、憨憨的丁玲,相濡以沫40多年。

由于历史原因,在那段特殊时期,丁玲被批判入狱、劳动改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她历尽磨难,沉寂20多年,陈明不离不弃守护在她身旁,陪她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时期。

在1986年3月,丁玲在北京家中因病去世,享年82岁。

丁玲在文学上的成就毋庸置疑的,备受争议的是她的感情生活,历经四段感情,在那个年代无疑是挑战大众的世俗。在追求感情的道路上,她是勇敢的,更是幸运的,遇到真爱陈明。

她是个思想前卫的新时代女性,不惧世俗,真正活出了自我,也不枉此生!

0 阅读:1

田畴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