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公布LPR的时候,原本按照“不低于LPR的原则”以为上海首套房贷利率得往上走,但是根据最新的消息,上海居然可以在4.85%的基础上减20个基点(4.65%),硬生生的又跟95折(4.655%)基本一样了,甚至可以稍微降了一点点。对比其他地方,深圳才加了30基点,广州和北京中规中矩地加了54基点和55基点,苏州“非常给力”地加了120基点,这一来一回之间,上海的朋友们房贷利息节约的真不少了,是不是太幸福了一点。
毫无疑问,这次上海能够下浮肯定是国家经过统筹考虑以后决定的,肯定有合理性,不宜做过多的解读。除了前后政策平稳对接以外,我个人觉得有3点原因:
1.上海房价其实算是挺稳定的
上海这几年的二手房市场,以成交量来衡量的话,在四个一线城市里算是最不火的那个,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上海自身的方面看,我作为一个长期居住在北京偶尔出差到上海的人,个人认为上海总体的城市规划其实做的比北京要好。好就好在上海虽然也有陆家嘴、南京路、人民广场这样的中心区,但是很好地规划了居住区和办公区的搭配,相对于北京大居民区扎堆、交通拥挤的情况要好很多。
这样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纯粹用于居住,上班和生活便利的房子可以相对容易地买到。而且与北京大家扎堆公立学校不同,上海的私立学校办的很好,不必像北京那样考虑学区因素。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房地产市场购买者内在的“焦虑”就少了很多,市场也更加理性。
此外,咱们先抛开具体效果和管理的松紧程度,上海毕竟还是全国唯二的房产税试点城市之一。今年又是房产税呼声最高的一年,上海房产自然很难“热”的起来。
2.上海附近的都市圈城市,已经很好地作了房地产分流
除了上海内在的原因以外,我认为,平抑上海房价更重要的是,上海附近的几个城市都发展的非常好,很符合国家现在建设都市圈的导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房产的“分流”。离上海不远就有两个很大的一线城市:南京和杭州。同时上海和南京中间又有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发展的不错的城市,上海和杭州之间也有嘉兴,而且这些城市未来发展都可以期待。
对比上海,广州深圳现在处在最热的大湾区,分流的效果也很明显,特别是“一小时交通圈”以及未来可期的人员流通便利,东莞、珠海、惠州的前景非常广阔。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考虑在周边城市买房,甚至一度传闻一些企业打算从广州深圳往周边城市迁移以降低成本。总之大湾区的“福利”不要太多,实现分流这方面自然就更不用多说了。
对比一下北京,如果不在北京买房,要“分流”的话选择哪里?是号称“北京楼市晴雨表”的燕郊,还是最近的直辖市天津,还是承接北京转移产业的沧州,还是冬奥加避暑胜地张家口,还是International庄(石家庄,这是石家庄的朋友告诉我的,我没有任何不敬或讽刺的意思)?已知未来几年雄安新区将采取全新的居住模式,连当年炒的最热的通州副中心都“哑火”了,这些城市的房真的说买就买了?如果说为了将来在雄安退休后,找个近的城市养老买一套房,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布局是不是为时过早、纯粹投机呢?
3.上海首套刚需可以上车,换房仍然在调控范围之内
不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在高昂的房价面前,能实现居住质量一步到位的绝对是家里有钱的少数。绝大部分人还是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改善自己的居住质量。因此,控制住了换房的需求,在以二手房市场为主的北京和上海,基本上就控制住了房价。
虽然这次上海首套房可以在LPR的基础上下降20个基点,但是二套房还是执行了全国最低的LPR加60基点的下限。在“认房又认贷”的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这个政策无疑还是只给首套刚需开了“小口子”,上海换房一族依然没有拿到任何实惠。
总的看,这次从基准利率切换到LPR,主旋律肯定平稳对接,所以这次上海作为此前首套房贷利率最低的四个大城市,这次成为唯一一个可以“减”的城市也可以理解。遥观后市,未来一段时间上海跟全国“并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留给上海这个过渡期有多长,我们不得而知。
苏州刚重直接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