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起月供4万还焦虑啥?要不先把房子卖掉?

骑虎难下的左轮君 2019-09-16 14:38:56

大家都知道2017年3月在北京上车已经属于在“高点站岗”了,加上最近强化楼市调控,整个楼市“哀鸿遍野”。前几天在北京某著名论坛又爆出一个帖子,说是每个月要还4万房贷,怀疑当年买房的决定是否正确(图在下面)。

对于这样的朋友,我虽然内心里很同情,但是……怎么说呢,又有点“不屑”。现在普通人工资收入才多少,作为一个能还得起月供4万的人,在这个社会上还焦虑啥?是不是有点“作”?

1.本着严谨的精神,先判断一下是真实的“用户”还是“云玩家”?

从他的发言中我们得到的最关键的三个信息。第一个是“房贷接近4万”。按通常理解,一个人要诉苦,如果房贷超过4万那他肯定会说超过4万了。如果房贷在3万9以上,他更没必要说接近4万,直接说4万就完事了。所以接近4万,估计就是3万8左右,再低没必要说接近4万。假设他在3·17新政后仍然能满足首套房条件,也就是按基准利率、贷款期限25年反推的话,总贷款额接近670万左右,房价约等于1000万。

第二个是“房租只要是1万多”。正常理解,房租1万多最多肯定也要小于1万4了,不然肯定会写接近1万5;同样来推1万3肯定会写1万3,1万1估计就写1万,所以房租是1万2的概率比较大。照现在的租金(而不是当年的租金推算),面积在100平左右三居室或者大两居的概率最大。

第三个是“邻居挂牌出售比他当时买价便宜20%”。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这里面“水分”可大可小。在北京,同一个小区的同一个楼,好楼层和顶楼、底层的价格差个3%在正常不过了,朝南和朝北的价格又能差个2%-3%,甚至有的楼还有地下室差价更离谱。当然这个无从考证了,不过考虑到他在诉苦,所以夸张的成分肯定有的。不然大家想啊,光是挂牌价就低20%,现在议价空间这么大,成交价不得低个30%?一方面,1000万的房子要到100平,说明大概率不是学区房;另一方面,北京的学区房没有跌这么狠的。而且普通的房子大概也就比2017年高点跌了跌了10-15%左右,跌15%算是比较多了。

所以说,这位发帖的朋友大概率是买了100平,总价1000万左右的三居室或大两居,作为自己的唯一一套房子,位置在海淀的概率最大(符合这位朋友所发文的论坛)。而且这位朋友也没有用“我有一位朋友”,这种“无中生有”的惯常套路。各项数据也基本都对的上,可以认为这个不是“云玩家”虚构的,是个真实的案例。

2.既然还得起月供4万,那他还有什么选择?

银行没有傻子,要贷款670万也得让银行认可。根据通常银行的套路,每个月还3.8万,一年要还45万。那么夫妻双方的税后流水得在70-80万以上了,税前收入估计100万起,保守估计也得120万左右。这样的收入结构在北京真的不算低了,妥妥的“成功人士”“职场精英”(不拿逼乎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而且,这位朋友肯定没拿假流水去骗银行,要不然怎么能按时还款。既然这位朋友都发帖吐槽了,那摆在他前面的选择,我粗粗想了几条,不妨也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选择1:干点副业然后多赚点钱改善生活。这个选择非常好,但是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难度当然非常大。而且从这位朋友的收入情况来看,大概率是工作非常忙的IT或者金融从业者,可以用于副业的时间基本没有。

选择2:换一份更高工资的工作。这个选择也非常好,不过一个没有存款,还每个月还4万房贷的人,怎么度过换工作的空窗期呢?

选择3:把房子卖掉然后租房子住。好处是拿回了首付款,我粗略算了一下,大概能拿回300多万吧,然后每个月还能剩下2万5的现金流。但是问题来了,这一卖今后几年可就没有首套房的资格了,且不说贷款额度的多少。目前这位朋友享受的可是基准利率,而照目前的调控政策来看,以后再买房就要接受房贷利率上浮20%的情况了,换句话说可能未来几年都找不到这么“便宜”的贷款了。卖掉了手上唯一的房子,以后生孩子、小孩上学还是极其不方便。

所以我就问,这位朋友你敢卖房吗?只怕卖房后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远远超过想象。

3.送给这位朋友“三句话”

在说出我的建议之前,作为一个旁观者,以我自己的经验送给这位朋友三句话。

第一句:“成年人要为自己做的选择负责”。倒回到2017年3月,也就是这位朋友上车的时候。当时手握300万现金,又是正儿八经的首套房,最多能贷款买1000万的房子,当年在北京的选择不要太多。500万的房子选择满贷,手上还能剩150万的现金;选择现金全付,剩下的贷款,一个月也只要还2万。700万的房子选择满贷,手上还能剩小100万的现金;选择现金全付,剩下的贷款,一个月只要还3万。在这么多选择面前,偏偏选择了杠杆最大,风险最大的这个。

当然,这位朋友还应该感到庆幸,虽然借了将近700万,但是目前生活过的尚可,也还有自己的选择。要知道,其他许多这么高月供的都不知道倒下去多少人了。之前有同样的从业IT者,可能月供也才1万多,结果遇到公司裁员,不得不忍痛割肉。还有遇到限售割不出肉的,只能沦为更高利息的消费贷的“奴隶”。当然,这位朋友还应该感到庆幸。目前来看北京的房价基本上是稳定住了,而且真想卖狠一点降价是能卖出去的。

第二句:“房子不涨就是亏了,这句话是假话”。我丝毫不怀疑,你发了帖子之后会有无数人来转载,去质疑,甚至借题发挥,继续唱空楼市。但是要是认真听这些大V们的某些言论,除了让人难受之外并无任何益处。他们一边大喊“房子不涨就是亏了”,另一边又在大喊“不要用老逻辑、老观念来看房市”,两句话总是自相矛盾又两边不吃亏。

仔细想想,什么是房市的老逻辑?老逻辑无非有二:一个是房子永远会涨,另一个是买房子是一种投资。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房住不炒”,大V们也都在宣称买房不适合投资,那么房价不涨就亏的这个“亏”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大V们还是默认房子都是拿来炒的?房子住了、用了、折旧了,这些就不亏吗?

再说了,对于北京来说,有房才能从集体户口转成居民户口,才能摆脱某些单位隐形的离职限制;有房才能争取到、稳定住家庭婚姻;有房比没房每年积分落户多0.5分,早有房早够资格;有房才能让小孩平安落户、就近上学;有房才能在邻里关系中避免因为租房成为弱势群体;有房才能在加班到深夜时,感到在北京还有一个家。如果买房子没有这些收益,那楼市早就不知道倒到哪里去了!所以就一套房子自住的朋友,我真不知道亏在什么地方。

第三句:“人不能和命争”或者说“人不能对抗时代的潮流”。虽然说这位朋友当年决策的风险管理(或者仓位选择)是有问题,但是首套买房这个事情,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看,总有该有的道理。

所有人都不能对抗时代的潮流,我等普通人唯一能想能做的,无非就是在时代现有的规则下活的稍微好一点。往前推个几千年,那个时候房子肯定不是所有人关心的重点,当官、赚钱、三纲五常才是当时的社会伦理;哪怕是往前推个100年,中华儿女都在为独立的中国奋发图强,谁会惦记着房子这个事;就算是往前再推个20年,那个时侯分房才刚刚走到结尾,没有人会把未来几十年的收入都投入到商品房里;往前再推个15年,那个时侯买房最大的作用还是可以落户口,而不是现在要现有户口然后才能买房;往前推3年,回到2016年底,那个时侯“认房或认贷”的购房政策有几个人说这个政策不好的?结果还不是说改就改了。

别的不说,同一个学校早我10年毕业的学长学姐。当年看到北京的房价也是望而却步,狠心让家里把钱都拿出来,每个月背负着当年看来“巨额”(现在没多少钱)的房贷。想想10年前入行的学长学姐,基本上也赶上了金融业发展的福利,不仅赚了钱而且还晋升为中层管理。就算是进了银行当柜员,2、3年就转到中台“轻松轻松”。现在房价高涨、职务轻松、工资还高,这就是属于他们的时代福利。再看看现在,房价比以前高了,升职空间也被锁定了,工资也就那么回事了,在银行的基层柜员都是一流名校中的牛人才能挤得进去了,至于转中后台那简直是做梦。时代不一样了,没必要为自己的选择叹息,如果让之前的几代人他们来现在这个时代,未必会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从大的时代潮流退回到个人的生命来看,讲真的,人一辈子需要房子就那么几个关键的时点:结婚需要、生孩子需要、孩子上学需要。但是这几个时点,有的时候离了房子还真不行。想想明年孩子就要上小学了,现在这个房子划片的学区是出了名的“差”,刚好手上还有点闲钱,咬牙跺脚为了孩子买了,因为上学就是需要这一年的房本,明知是亏不也得买?

再拉长来看未来20年,人口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加上肯定要出的房产税,和还不是很确定的遗产税,今后持有房子的成本肯定越来越高。如果照这个看,房价是不是得下行?特别是如鹤岗一般的三四线城市。但是恰恰是这几天出的8月份数据,在这么严厉调控政策下,三四线城市房贷规模又一次暴涨了,说明买房的人还是多。按照正常推演,理性人都知道未来可见的一天房价会跌,那现在所有人都应该把房子卖掉才对吧?可是事实就是大家需要房产,难道大家都喜欢亏钱?

所以,结合上面三句话,我觉得这位朋友既不用焦虑,更不用操心。我是绝对不会建议把这套房卖掉的。恰恰相反,我建议每天吃好睡好身体好,就一套房自己住着怕什么?

0 阅读:1

骑虎难下的左轮君

简介:红罐盐灸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