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乐的中国人,一生内疚感捆绑的家庭关系,为什么要无需感恩

千雁评商业啊 2024-08-02 12:44:38

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他们从小就很难感受纯粹的快乐和自由。稍微开心点就会下意识压抑自己,尤其是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有人说父母就像个精神黑洞,把所有的快乐和兴奋都吸走了。

之前某杂志做过个征集,叫"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几百个网友投稿,从跑完马拉松到买花送妈妈,大到人生选择小到日常生活,父母总能找到理由泼冷水。这种反应会彻底消灭孩子的兴奋感和亲密感,留下的只有内疚和羞愧。

有人说自己从小就特别谨慎,每次特别开心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冒出负罪感。所有的快乐都带着一层警惕和紧张。

中国家庭好像特别容易培养出这种谨慎小心的性格,美其名曰含蓄内敛懂事。但我们看很多中国青少年,缺少应有的自信和活力。即使长大离开父母,生活中还是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感到内疚。

要摆脱这种下意识的内疚感,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不仅需要梳理原生家庭关系,还得反思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不光是在家庭里,在政治、职场、学校等场合,美化内疚感、模糊人际边界、用内疚操纵别人,都被当成正常合理的做法。

在崇尚个性独立的社会,原生家庭有创伤的人可以通过社会确立自我价值。但在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社会,个体走出家庭后,要建立自我价值还是很困难,需要付出更多反思和努力才能对抗外界压力。

那内疚感最开始是怎么植入人心的呢?得从婴儿时期说起。

人类婴儿比其他动物脆弱得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独立。而且遇到危险时,人类幼崽会选择依靠更强大的人,而不是像动物那样躲进洞穴灌木丛。这意味着人类的生存高度依赖社会性合作,而非单打独斗。

婴儿完全脆弱,必须适应照顾者的情绪才能获得保护。如果父母表达"你让我痛苦""你没价值"之类的情绪,孩子就会自我中心地认为确实是自己伤害了父母,用内疚来惩罚自己,禁止自己做父母不喜欢的事。孩子那时候心智还不成熟,不可能意识到这其实是父母的问题。

当一个孩子经常觉得自己给父母添麻烦,他就会自责焦虑。这种不由自主的内疚感又会抑制他的理性思维,阻碍他反思和打破这些不健康的观念。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创伤会导致强烈痛苦,抑制大脑里管语言和记忆的部分,让人更难整合修复创伤。

所以我们常看到一个不太公平的现象:在越糟糕的原生家庭长大的人,反而越难意识到环境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反思需要的心理资源,本身就需要一个相对不那么糟糕的家庭环境。

不幸的是,中国的养育方式很容易制造过分内疚的孩子,还美其名曰"懂事"。这种对内疚感的培养,首先体现在生命由来这个大问题上。

中国父母爱说"你的生日就是妈妈的难产日"、"我生你的时候差点死了"。这好像在说,是孩子导致了母亲的痛苦,母亲差点丢命才换来孩子的生存。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生命从一开始就不是父母自愿喜悦的,而是建立在母亲的苦难之上。

因为世上没有比给予生命更大的恩情了,所以这种恩情是永远还不完的。这就让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某种原罪,还有拯救父母的艰巨使命。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感觉自己很容易伤害到父母、给父母造成痛苦。于是他选择扼杀自己的意愿,敏锐地捕捉父母的真实想法,无意识地迎合父母的期待,让自己感到安全。

有些人会觉得,如果自己太快乐轻松自由,就会和原生家庭苦大仇深的氛围脱节,这会让自己不安。于是他又给自己套上新枷锁,或者主动毁掉快乐的生活,始终不敢大胆追求自由。

有人会产生分离内疚,察觉到父母不想和自己分开,因此为自己想去别的城市或国家生活而内疚,最后牺牲自己的意愿选择待在父母身边或附近。

还有人从小目睹父母争吵离婚或家暴,就把父母婚姻不幸的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也会为追求独立生活而内疚,不敢让自己过得太幸福。

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某种自我挫败和自我毁灭。更重要的是,这通常发生在潜意识层面,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只能归结为"这就是命"。

维系中国家庭亲情的纽带,通常是恩情、内疚和某种被迫的责任感,很少建立在自发自由的爱之上。在我看来,爱和关心是容易混淆但本质不同的两种行为。前者侧重精神,后者侧重身体。

爱一个人意味着首先看见并承认这个人的存在,尊重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能趋向真实的自我。而一个只关心他人身体的人,完全可能无视他人的灵魂,甚至想操纵控制他人的精神。

爱是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只有体验过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爱的能力。而生活在集体主义下的人,往往缺乏维护自己权利和决定自己人生的自由,因而容易产生受害者心态。谁受害越多,谁就越有道德上教训别人的资格。自己受了委屈,往往不是正面维权对抗,而是在自己能控制的人身上寻求补偿。

被内疚感束缚的人,也常常会无意识地用内疚感束缚别人。比如那些不停提醒孩子养育之苦的父母。

在中国,很多人选择结婚生子,并非出于对新生命的期待,而是被父母和周围人推动,或者迫于某种未经反思的社会规范压力,甚至是出于生活的困境。

有些人生孩子的动机,恰恰是因为自己的生活看不到希望。当一个人感到生活工作都缺乏意义感,又很难对生活做出重大调整改进时,就很可能会选择生孩子。

这种意义感的缺失,可能是因为没思考就进入了婚姻,进去后才发现后悔但为时已晚。也可能是入职了一份难有突破的工作。还可能是突然感到自己从小到大从来没做过一次自己。

总之,个人感到生活越来越琐碎单调无聊,最重要的是看不到变化和希望。他的意识、思想和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贫乏单调。他可能有时会想放弃工作,选择躺平一阵子,或者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但一旦放开这个缺口,真实想法就会全涌出来,而这是他的现实条件无法承担的。

于是他选择了生孩子。这样自己就不再有其他选择,也就终止了是否要追求自我这个问题的判断。因为背负了养育另一个生命的责任,也就不再有资格追求自我了。没有选择反而不再纠结内耗了。

也就是说,孩子给他日益空虚的人生提供了一种无可争议的、社会公认的意义感。同时,因为当上了爸爸妈妈,在社交中也多了很多与人分享交谈的话题。比如晒娃就是个人畜无害还常常能收获点赞的话题,跟人讨论孩子也容易拉近关系。

所以,对很多精神生活逐渐停滞的人来说,孩子确实能让人感觉自己又有活力了,有了学习和社交的兴趣。

然而,这种潜意识里用孩子填补自己生命空虚的想法,很容易导致孩子成为承载父母焦虑和期望的容器,让孩子承担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些习惯扫兴的父母。

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中国的婆媳关系恶性循环。在中国文化里,妈妈作为受害者的形象特别强烈。理想母亲的文化符号是任劳任怨、居功不邀、无私奉献、没有欲望、孝敬公婆、永远在做家务或收拾剩菜的那个人。而模范子女应该永远体谅母亲的苦难并心生感恩。

这常常导致丈夫的灵魂被妈妈占据。在中国式婆媳矛盾中,丈夫经常让妻子体谅、服从、顺着自己的母亲,理由是母亲这辈子受的苦更多。这当然会让妻子寒心,于是不得不在自己儿子身上索取更多情感。

长期对儿子形成情感依赖的母亲,面对儿子的妻子这个比自己更年轻有活力的女人时,会有一种潜在的敌意和焦虑,可能还会有嫉妒。母亲会觉得,自己才是儿子最重要的人,长期以来是自己和儿子在精神上互相支撑才活到现在,而这个女人要来抢夺我的亲密关系。所以婆婆常打着为儿子好的旗号插手生活,表面上是怕儿子吃亏,实则是想越界宣示自己的主权。

通常来说,夫妻关系越淡漠、人际关系和社交越匮乏、越缺少与他人和世界真实联系的母亲,更可能在亲子关系中过度干预儿子的小家庭。这样的循环在很多中国家庭中反复上演。

这里,我们简单讨论了下中国家庭培养内疚感的模式及原因。但要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正如开头说的,一个中国人要实现心灵的解放和自由,不仅要跳出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还需要在家庭之外的社会空间去解构和反思那种培养内疚感的文化氛围。

1 阅读:31

千雁评商业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