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成功的悲哀,那些"苦难崇拜"和中国式励志故事可以结束了

千雁评商业啊 2024-08-02 12:44:3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明朝宋濂的励志故事。好像这个故事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里,讲的是宋濂如何从一个贫穷的孩子,通过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明朝开国大臣的经历。

这篇文章大力赞扬宋濂的故事,认为它揭示了成功的秘诀:只要你真心想学习,整个社会都会为你开绿灯。文章还强调,穷人家的孩子要学会忍受训斥,收起自尊心,因为只要你足够勤奋,那些大佬们就会帮助你。

说实话,这种观点相当让人不以为然,甚至不齿。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励志故事,或者说是"爽文"。这类故事有个共同点:它们认为人生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获得权力和地位。至于个性发展、精神追求?在这些故事里,这些东西不但毫无意义,反而可能成为成功的绊脚石。

中国式励志爽文特色

虽然世界各地都有励志故事,但中国的励志故事有个特色:特别爱讲读书人如何通过刻苦学习,最后飞黄腾达。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然而,这种对学习的狂热并不是为了探究真理或认识自我,而主要是为了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权力和地位。

在这种思路下,能吃苦、会讨好人,比自由思考更重要。你要学会依附权威人物,牺牲自己的尊严来满足大佬的虚荣心,这样才能在事业上有所突破。这种想法其实挺有问题的。我们在之前讨论高校问题时就提到过,很多被导师剥削的学生,反而对导师特别崇拜,觉得导师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好。

这种学习观念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的教育更倾向于重复和坚持权威,而不是质疑和超越。这和西方的教育理念完全相反。在西方传统中,学习和阅读被视为追求真理或接近上帝的方式,指向的是超越世俗的精神目标。但在中国传统里,这种追求却很少见。

所以教育出来的都是啥玩意,比如那些所谓专家、比如一个个功利之极的案例,大家也都看到了。

真实的宋濂

我们再来看看宋濂的真实经历。根据《明史》的记载,宋濂年轻时确实很刻苦,但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官。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考中。后来社会动荡,他加入了朱元璋的阵营,成为太子的老师。

在朱元璋身边,宋濂主要负责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为朱元璋的统治辩护。但问题是,朱元璋是个非常残暴的君主。宋濂只能不断地奉承讨好,以平息皇帝的猜疑心。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经常发布一些措辞粗俗、充满威胁的诏书。但当宋濂被要求点评这些文章时,他却称赞皇帝的学问如同天空一样高远,自己这样的"几师小臣"根本无法企及。"几师"的意思是虫子,是一个极其自贬的说法。

你可能会说,宋濂这么做是迫于无奈。但问题是,这种谄媚的态度其实和他学的东西是一致的。在宋明时期的儒学中,君臣尊卑的等级秩序被视为宇宙的根本法则。皇帝被认为是一切道德和知识的源头,拥有对所有学术问题的最终裁判权。这种观念本身就是儒学发明出来的。

宋濂学的就是这些东西。他的学问不但没有让他更独立,反而让他更加自轻自贱,在皇帝面前更加卑微。因为这种知识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发现个人的价值,而是教人如何依附于外界权威。

然而,即使宋濂表现得如此卑微,最后还是难逃厄运。他被牵连进一场政治案件,全家被流放,不久后自杀身亡。

中国式的励志故事的本质

回顾宋濂的一生,如果只看他年轻时的奋斗史,确实很励志。但如果看他的整个人生,感受到的恐怕不是励志,而是虚无。宋濂似乎从来没有经历过自我探索的阶段,他从一开始就立志要做治国平天下的大臣,这种追求并不包含思辨、探索和怀疑。

这种人格其实很典型。正如有人所说,中国历史常常是一个为所欲为的"巨婴"(君主)加上一个无欲无求的"妈妈"(谋士)共同创造的。

其实,很多古人对这种人生轨迹的虚无性是有觉察的。在传统的小说和戏剧中,经常会感叹个人和王朝的兴衰无常。就像清代的桃花扇里说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些励志故事,本质上只是出于某种匮乏心理的重复,缺乏自我否定,也缺乏精神的成长。从长远来看,其实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东西。

中国式的励志故事总是不加反思地接受等级化的社会现实。它默认了这种等级制度的合理性,预先假设你是个弱者,所以你不配拥有自尊,不配拥有基本人权。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人在侮辱你的同时还能提携你一把,那你就该感恩戴德。

这种逻辑常常被用来为一些侵犯人权的制度辩护。比如,有人会说把高中办成"监狱"是给了穷人一个读书进步的机会。但实际上,这种制度通过考试、排名等方式,周期性地制造等级差距,剥夺了每个人的内在价值。

长期被剥夺内在价值感后,人就会完全依赖外部标准来定义自我。即使离开学校后,也会迫切需要新的评价体系来确定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这种思维方式会让人很难理解和同情那些遭遇挫折的人。比如,前几年有个高中生在演讲中自称是"乡下的土猪",要去拱白菜。这种说法其实是把那些没考上高中或者不喜欢内卷式竞争的农村孩子彻底否定了。

然而,当一个人越是相信这种制度是万能、公正和神圣的,他对自己就越容易不宽容和苛刻。内卷式竞争有个问题:你只能看到少数成功者,而看不到同样努力却被巨大的空虚、迷茫、抑郁和自责折磨的大多数人。

所以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反思这种苦难崇拜和狭隘的成功观。真正的教育和学习,应该是为了探索真理、认识自我,而不仅仅是为了向上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都值得被尊重,而不是只有爬到上层才配获得尊重。这才是一个健康社会该有的样子。

有些所谓励志爽文,认真你就输了

0 阅读:10

千雁评商业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