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如何,取决于父母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可以提升的能力。沟通能力欠缺的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沟通在家庭关系当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亲子关系的好坏取决于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效果。
父母与孩子沟通效果如何,取决于父母和孩子沟通时的方式和态度。
沟通要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也就是家长对孩子尊重的基础上。
尊重孩子的感官自由。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说的就是不尊重孩子感官自由的普遍现象。
以成年人的感觉,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穿衣服,今天冷你必须穿秋裤的故事,我们听了太多了。
按照家长的喜好要求孩子穿衣服,这件衣服漂亮,你今天要穿这一件。
正确的做法,今天我感觉有点冷哦,你要不要加个外套还是加个毛衣?给孩子两个选项,这时候他就有了选择的自由。
尊重孩子心理感受。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抱怨老师今天留的作业多。家长回应:别人都不嫌多,为什么你会嫌多?老师留作业都是为了你们好,赶紧去做吧。
这种回应就堵上了沟通的渠道。因为你没有达到和他共情。
正确的回应:哦,都有什么作业?孩子回应:语文是……,数学是……英语……。父亲:确实有点多哦,不过老师既然已经布置了,我们就努力一下吧,我知道最近学习任务有点重,需要我陪你吗?
和孩子达到了共情,他抱怨完了不良情绪也就释放了。
尊重孩子思维思想的自由。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都喜欢问孩子:你将来长大想干什么?想当什么?孩子回答:我想当警察。
因为绘本故事里的警察是勇敢无畏的,在小孩子的世界里警察就是最厉害的人。也有小孩回答说:我想当卡车司机。
男孩子喜欢车,他的玩具里车总是很多,可是缺少司机。
这时候家长总会纠正孩子或者否定孩子。觉得这样的理想真是太渺小了。于是就有家长说:你好好学习,将来要当科学家。那时候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科学家是什么。
否定孩子的思维。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否定孩子是很多家长经常犯的错误。
可是孩子的认知水平是和他的年龄相符的。
这种回答是把成年人的认知强加给了孩子。正确的反应应该是尊重孩子,不反驳,接受孩子当时的思想思维,而不是去否定他。
在尊重的基础上,孩子才能和你畅所欲言,而不是他说一句你否定一句,他说一句你纠正一句,慢慢地他就不想和你沟通了。
沟通是双向的,是我问你答,或者我听你说,然后再达成一个共识。而不是家长对孩子单方面的命令,指责,抱怨,唠叨。
我想起女儿上初三时的一件事:当时她买了一本化学课外习题集,一周之后的某天,我在她的书桌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利用率不高。
于是便写了个便签放在书上,书放在书桌的正中间。“这本书不是用来欣赏的哦。”
女儿回来看到,马上笑着回应我:“我今天开始就用起来”。
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给予足够的信任。
侄女从学校打电话来,抱怨她在宿舍午休时睡不着觉,心情很烦躁。
我回应道:“集体生活确实是这样。也许是学习压力大了,心情不好影响到你的睡眠。下次可以做做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帮助你睡眠。以后心情不爽的时候,随时都可以给我打电话,想哭想抱怨我一直都在”。
她的不良情绪发泄了,心情放松了。
沟通,必须是理性的、不带情绪的。否则,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描述事实,表达感受
当孩子发生的这件事你不能接受的时候;你只需要给他描述这件事情,然后告诉他,他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感受。比如愤怒、比如生气。而不是向孩子表达你的愤怒和生气。
你可以表达你的愤怒,而不是愤怒的表达。
方法用对了,效果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