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胆小是一种害怕恐惧的心理,如何纠正?

优雅的春风化雨 2023-05-06 16:40:13

孩子的胆小是一种害怕恐惧的心理,如何纠正?

胆小其实是一种害怕恐惧的心理,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情绪。但是如果长期处于恐惧、担惊受怕的情绪中,这对人的身心是有害的,对于小孩子来说危害更大。

幼儿时期,孩子没有生活生存生活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长期的恐惧会影响到心理的健康成长。

两岁多的伟伟长得乖巧可爱。伟伟的爸爸妈妈,上班比较忙,所以平常很少自己带孩子。最近一年更是把孩子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抚养。

伟伟的爷爷奶奶在家里种了点菜地。家里养的有猪和鸡。平时伟伟见到的只有爷爷奶奶和家里的鸡和猪。

五一放假,爸爸妈妈把伟伟从爷爷奶奶家接回来了。想带伟伟过一个快乐的小长假。

带伟伟出去玩的时候,发现伟伟走在路上显出很害怕的样子,用手紧紧的抓着妈妈的手不敢往前走一步。到了人多的地方更是走路都害怕,要爸爸妈妈抱着他。

看到其他的孩子都玩的开开心心,活蹦乱跳的。只有伟伟缩在爸爸妈妈身边不敢离开一步。

强行把伟伟放下来,让他去找小伙伴玩的时候,伟伟就开始哭了。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幼年和童年时期的恐惧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成年以后有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如果孩子的恐惧、畏缩受到外界刺激的强化,更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所以孩子的恐惧心理有必要及时恰当的纠正。

那么,孩子的胆小是怎么形成的呢?

接触外界少

2到3岁的孩子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如果长期让他一个人待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不接触外面的人和事,他所看到的就是他身边的固定的人。当他离开这些人见到陌生人,他就会有紧张、焦虑、害怕的感觉。

这种胆小的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见到陌生的人和事,会表现出战战兢兢,沉默寡言,严重的会哭泣。

伟伟就属于这种情况。长期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当他看到外面有这么多的人来来往往,他就会感到紧张、恐惧。更不会放松心情去自己玩。

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

爸爸妈妈可以先让孩子在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在家里接触一两个固定的小伙伴。等孩子和固定的小伙伴熟悉之后,他们就可以自如的玩耍。然后再扩大活动范围。比如说和小伙伴一起到外面玩耍。之后再增加人数或者改变环境。

做这些活动的时候,孩子身边必须要有他信赖的家人陪同。与此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正面确认。不断表扬孩子,给他增加自信心。

管教粗暴,恐吓,威胁

有些家长对孩子管教粗暴。经常采用威胁,恐吓的手段对孩子进行管理。

幼儿时期孩子的神经比较脆弱,也更加敏感。如果家长用严厉的语言进行恐吓、威胁,那么孩子就会有恐惧心理,做事缩手缩脚显出胆小谨慎的样子。

有些家长由于无知,会对孩子进行一些语言上的惩罚。比如:“你如果再犯错,我就把你一个人关到黑房子里去。或者说我把你关到卫生间去,让你一个人在你的房间呆着去”。

人是群居动物,不能让孩子一个人长时间呆着。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惩罚。尤其对于心理和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的孩子来说,这种伤害更大。这会让孩子感到孤独恐惧,甚至在将来的生活中没有安全感。

当孩子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就不想也不敢离开他信任的人。

这些不当言行都会让孩子处于坠坠不安的心理状态。给孩子心灵上造成伤害。与人沟通交往也缺乏自信。

保护孩子,不只是保护他的身体不受伤,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的心理不受伤,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

对于胆小的孩子,家长不能操之过急。

多陪孩子见识一下外面的社会

像伟伟就是很少与外面的社会接触,所以才会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未知的恐惧。

多表扬,多鼓励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胆小的孩子会有自卑心理,所以父母一定要多鼓励,不能打击他。更不能批评指责。有了父母耐心得安慰和鼓励,孩子才会走出胆怯和恐惧。

培养安全感,不要吓唬孩子,给予更多的陪伴。

如果孩子犯错可以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也不能用言语进行威胁、恐吓。对孩子要进行正面教育;不要用外面有魔鬼,晚上有鬼等这种语言吓唬孩子。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海音曾经说:“每个人生理上的童年终将消失,但心灵上的童年总会伴随终生”。

作者:优雅的春风化雨

关注我的文字,带你了解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

1 阅读:244
评论列表
  • 2023-05-14 08:48

    自己不会针,就每天灸支沟穴半小时,自己再每天三次按液门穴,中袖穴,阳池穴,支沟穴各100下,坚持三天,期间注意停药。再测测自己血糖。如果没用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舌头中间是不是有裂缝,那是脾虚。自己再灸自己的大都穴,曲池穴。每个学位半小时。如果对你有用,请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