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给老部队、老首长、老战友拜年

故居行人物谈 2025-01-25 16:56:35

我与王副主任合影

2024年春节,我曾登出三张有关炮212团在山西介休营房办公楼前的合影,给老首长、老战友拜年。

第一张是1978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52955部队“学雷锋积极分子、三等功荣立者”的合影,全团各连都有人;第二张是1978年国庆节,炮212团领导班子调整时的合影,老首长都在;第三张照片是1977年夏天,炮212团政治处欢送孙干事转业时的合影,政治处在家的都在。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是一年,随着岁数越大,心里还是越发惦念老部队、老首长、老战友。毕竟那是我们当兵、成长、锻炼的地方。一朝入伍,终身难忘。我曾在回忆老战友的文章中写过一首诗:“火箭炮团组与编,历经风雨十七年。戎装锤炼岂能忘,回忆青春友谊篇。”

一起吃住,一起出操,一起开会,一起摸爬滚打,一起野营拉练,一起实弹打靶,虽然我们都退伍、转业到祖国各地,战友之间的友谊、情谊怎么能忘怀呢!

今天,我再登出几张有关在山西介休炮212团营房办公楼前的合影,以示给老首长、老战友拜年!

开头就算是第一张吧!那是我与团政治处王德亭副主任在办公楼前的合影。王德亭副主任,河南西平人,1960年入伍。1969年12月,炮212团组建时,任一营三连指导员, 1974年提拔年轻干部,王指导员一下子提升为团政治处副主任。我入伍时是一营部通信员,后来当了通信班长、营部书记,1973年10月底,调到团政治处组织股当干事。在一营时我与王指导员就较熟,到了团政治处,王副主任的到来那就更熟了,这是我们俩在办公楼前的合影。

这是我们组织股欢送孙干事时合影

第二张在办公楼前的合影,仍是1977年夏天,欢送孙干事转业时的合影。不过上次登出的是团政治处欢送孙干事转业时的合影,这次登出的是我们组织股欢送孙干事转业时的合影。前排左起是李股长、孙干事、王副股长,后排左起是谢干事、郭干事和我。

我与北京三外甥合影

第三张在办公楼前的合影,是1980年开春,我北京二姐家的三外甥,从北京入伍,到我们师孝义炮63团当兵,过了春节,特意前来介休看我,我们爷俩在办公楼前的合影。

第四张在办公楼前的合影,是1989年春节过后,那时我已转业到石家庄铁路,春节期间,有汾阳旅客来信反映,我与同事前去处理。那时,汾阳还没有通火车,需要从介休转乘汽车,我到介休后,就借机到老营房看看。

谁知,炮212团老营房,已成为63军高炮旅的营房。我到高炮旅值班室打听,“这里还有没有炮212团的老人?”值班员说:“有。”我说:“叫啥?”值班员说:“高升富。”这么巧,高升富我认识,1973年入伍的山东沂南兵,一开始就在我们一营部。那年我们一营在灵石张家庄一带打石膏,营部负责在冷泉火车站卸石膏,小伙子特别能吃苦、能干,当年就成为优秀团员,出席了团代会。

我与高升富合影

值班员一听说我认识,就给高升富打电话,高升富来了,一见是我,高兴地说:“哪阵风,把曹股长吹来了?”我就把准备去汾阳的事与他说了。高升富说:“正好!张建明在孝义咱们老师部——63军地炮旅当副主任呢!我给他打电话,让他派车接你来。”

张建明我们更是老朋友,他一组建就是宣传股干事,文笔特好,而且爱下象棋,我们俩没事经常在一起下象棋。电话一接通,张建明一听是我,高兴地说:“曹股长,你就在那儿等着,我派车接你去,明天就送你去汾阳,汾阳火箭炮营就是咱们团原来的二营,营长顾兴元、教导员文国争你都认识。”

就在等车期间,高升富领我把老营房看了看,并在办公楼前合影留念。一会儿小车到了,把我接到了孝义63军地炮旅,即我们的老师部。原炮212团的老战友早就在等候,晚饭是一醉方休。当时我写诗道:“分别九载又今来,战友重逢饮醉怀。杏花美酒香千里,军旅之交情乐哉。”

我与蒋鹿合影

第五张在办公楼前的合影,是2003年春节,一家人在一起就为过年,我们三口就乘火车奔了山西永济,参观鹳雀楼、普救寺、万固寺;到万荣看望老战友张向荣,游览飞云楼、秋风楼、古后土祠;到灵石静升参观王家大院 ,然后就去介休看望老营房。

我家属1977年初,怀着我女儿去安徽当涂接地震转院治疗的父亲回来,就奔了山西介休部队过年。等有了女儿,每逢春节,又都带着女儿到部队来过年,留下深刻的印象。女儿也想看看,孩提时到过的营房。这样,我们就来到了炮212团老营房。

因我知道老营房已成为63军高炮旅的营房,依旧到高炮旅值班室打听高升富。谁知,高升富已经转业,幸亏就在介休,值班员知道他的电话,打通后,高升富高兴地说:“你找蒋鹿,他到这儿当旅政委来了。”

真是“天不灭曹”,蒋鹿原是我们炮212团政治处的干事,现在竟到63军高炮旅当政委来了,也是老熟人。我调走的时候,他与杨干事曾出过我的洋相,他们把我叫到他们住的屋说:“曹股长,你想调走,是不是想媳妇了?”我说:“有那个意思吧!”他们就笑,原来他们做了手脚,偷偷开着录音机,都录了下来。我说:“快擦掉!”他们说:“才不擦呢,留纪念了。”可见我们之间的友谊不一般吧!

值班员一听说我认识他们政委,忙给他家中打电话。蒋鹿一听说我来了,忙从家属院赶了过来,就在办公楼前抓拍了这张合影。接着他家属也来了,高升富也赶了过来。然后就打电话,把转业到介休的战友请过来,一起吃了一顿。我特别高兴,写诗道:“故地重游寻梦来,巧逢战友乐开怀。后生可畏推前浪,大树参天成栋材。”赞扬蒋鹿的进步。接着又写诗道:“三贤故里介休城,战友重逢难忘情。回首当年终不悔,人生历练是军营。” 这首诗好多战友喜欢,既交待出处,又叙述人生,我也时常大笔挥洒给战友留念。

我们老两口在原炮212团办公楼前

第六张在办公楼前的合影,是2017年暑假期间,我们老两口带小外孙游洛阳、西安、永济、壶口、洪洞,一路到了介休,又带小外孙故地重游,看望炮212团老营房。此时的老营房,连63军高炮旅也不在了,办公楼前只留下一门高炮旅的高炮,证明、说明着过去。我们老两口还是在办公楼前照了相,也给小外孙在西门当年他母亲照相的地方照了相,算是留念吧!又写诗感叹:“铁打营盘实已空,老兵回首感无穷。当年备战今何在?四海边陲守卫中。”

走到当年修的路旁,看着当年栽的小树,如今高大粗壮无比,更是感怀:“大树沧桑四十年,人员变换更空前。激情难抑我双手,搂抱白杨比幼颜。” 树木是最好的证明,它原地不动,栽小树的时候只有虎口粗,现在长成了参天大树,从小到大,一年一年,目睹着变化,诉说着年轮、岁月,也记载着炮212团老营房的变化。不由又写一诗:“军旅一朝夜梦长,终身不忘好时光。当兵历练介休地,回到营房即故乡。”这里留下的是情、是谊、是青春、是纪念、是回忆!

最后祝老首长、老战友!及其家属、孩子们春节幸福、快乐!

原炮212团战友——九口

2025、1、24

0 阅读:0

故居行人物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