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到壶口瀑布

故居行人物谈 2025-03-04 18:01:33

我在壶口瀑布石碑前

我第一次到壶口瀑布是2006年10月11日。以前总想去壶口瀑布,可几次阴错阳差都没有去成。10日晚上有卧铺,我就乘火车奔了临汾。到临汾火车站早8点,又乘公交车到了尧庙广场,转乘中巴车奔往吉县。一路经过襄汾、乡宁光华镇、台头镇,交会了许多拉煤的大卡车,经过了几个s字形,中巴车终于爬上了制高点。

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当地人说不上来,从树立的木牌看,属于吕梁山林场管辖。这里应是吕梁山的南麓,是乡宁县与吉县的分水岭。山上确实有两条小溪分别向乡宁、吉县方向流去。中巴车开始下坡,这就是吉县,一个国家扶贫的县,一个原生态保护的县,一个沿着山沟建设的县。车上人介绍,“乡宁有煤矿,有拉不完的煤,很富;到了吉县就没煤了,只靠种庄稼,能富了吗?”

我听着议论,往路两旁看去,两边都是大山,树林遍野,景致还是不错的。忽然在河滩间,竟发现了许多苹果树,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让人看了,特别喜欢,特别高兴。不,吉县人民还是有希望的,这不就果树累累吗?据说,吉县有1777平方公里的土地,才十万人,人均占有土地量可大呀!土地是万民之本,没有了土地怎么能去生财、发展呢?现在这土地就是财富,有山有水,好地方。我祝福吉县人民,面包会有的,人民的生活会提高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中巴车终于驶进了吉县汽车站。不巧的是黄河大桥发生了问题,正在修复,开往宜川的长途汽车停运。也就是说,去往壶口方向没有车。一位的哥知道我要去壶口,一下子就粘上了,“你不打我的车,今天你就去不成,黄河大桥出了问题,没有车。”我问他多少钱?他张口就是一百。我嫌贵,先去吃饭,我认为“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即便是打车也不见得就他这么一辆吧!这位的哥看来是怕活儿跑了,就坐在饭馆前等我。吃完饭,又问我“去吗?”我说:“太贵,便宜点就去。”他自觉降价,最后达成协议,来回全程负责、

路还是很远呢,到是新修的,很好走。他说:“我们县穷,没有什么企业,是国家扶贫县,这路也是国家出钱修的。不过经过检验,质量不合格,要不就准备收费了。”他一路介绍,过了一段高山,冲着左侧说,“那就是黄河,河那边就是陕西,两边都很穷。”顺着他说的方向,我看去,黄河小的可怜,在大山中就像是一条小溪,可能是到了枯水季节,没有那种汹涌澎湃的气势?路旁到有骑摩托车跨越黄河的牌子,什么民俗村,招揽着生意。他又介绍当年柯受良飞越黄河的盛景,这是多少年从来没有过的,不过现在,那个架子已经拆除了,黄河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我在壶口瀑布牌楼前

到了壶口参观区,中间矗立一座牌楼,上面“母亲河”、“民族魂”、“壶口”几个字,都是华国锋题写的,颜体,正规正矩。一侧是朱镕基题写的“壶口瀑布”,石碑高耸入云。进了售票区到景点还有三四公里,多亏司机直接拉我进去。老远看去,对面陕西宜川一侧已有好多人。但从车上却看不到黄河水。看来今年还是旱,或者说已到了枯水季节,可这才是十月份哪?

汽车还是快,一晃到了壶口,两山对峙。黄河,山西这一侧,要比陕西那一侧宽得多。这边有宽宽的河床,河床上有人工砌的水泥小桥,几曲断断相连。我们下了车。司机到很客气,他负责给我照相进行导游。他说:“要不叫黄河大桥出了问题,这里参观的人很多,上延安去的人,都从这里走。现在桥一不通,来的人就少多了。”

下了河岸,走在宽宽的河床上,小桥流水,到有风趣。河床上也形式各异,分布着不少石窝,有的呈现圆锥状,有的呈现螺旋状,大小不一。小的如杯如壶,大的如瓮如缸,当地人管它叫壶穴。这石窝,是被河水携带的石头长期旋转冲击而成。石窝中常有积水,被太阳一照,宛如镶嵌在河床上的镜子,当地人又管它叫石窝宝镜。还有的河床宛如棋盘,一道道纹理形成各个方格,这真是石当棋子水下棋。这棋盘,也是河水长期冲击挤压而形成的。

我在壶口瀑布前

司机讲,这才真正到了壶口。壶口,顾名思义,就是水壶的口。可这水壶并不是一般的水壶,而是天壶,老天爷赐给的,气势、声势就大了。据说,近三百米宽的黄河水,奔腾到此,猛然聚集在这狭小的空间,互相冲击,互相挤撞,互相争先恐后,向这只有二三十米宽的沟口倾泻下去。万流急注,涛声如雷,白雾飞腾,汹涌澎湃,把整个山川震的轰鸣,如擂鼓,如山倒,如雷响,吵吵杂砸,杂砸吵吵,激起千堆雪,腾起万层雾。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壶口,这才是气势磅礴的壶口。那水、那河、那雾、那流,那花,那浪,那姿、那势,让人激动,让人感慨,“千里黄河一壶收”。人们纷纷集聚在这里互相拍照,多亏四周有护栏,要不然真要挤掉下去,那就不知如何寻找了。

我在壶口瀑布龙槽前

原来,这里有一条很深很长的石沟,近三百米宽的黄河水就都挤到这个深沟里去了,这才形成了壶口瀑布。当地人管这个石沟,叫龙槽。看来有年头了,弄不好就上亿年,才冲击成这个样子。这个石沟,司机介绍,深有五六十米,长有十公里,要不然坐在汽车上看不到黄河水呢?原来,河水卧虎藏龙在这石沟里。这石沟也是在水少的时候才暴露出来,如果水大,也根本看不到沟的,只看到的是漩涡、水流,和远处的壶口瀑布。

所谓瀑布,按现在汉语词典解释:“从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而这里就是如此“河身突然降落,河水飞流而下,仿佛就像倒挂的白布”。看壶口瀑布,一般人们都说山西这边好看。为什么?原来,山西这边石沟旁还有一个龙洞,深十三四米,旋转通往石沟下层,人们可以下到龙洞底端,仰观壶口瀑布,真正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姿。同时,还可以欣赏:“龙宫水帘洞”、“长虹卧波”、“水底生烟”、“群龙掀浪”四大奇观胜景。

我在壶口瀑布

更有甚者言道:“不下龙洞观瀑布,难识壶口真面目”、“到了壶口,不下龙洞观瀑布,就等于没来壶口”。2002年3月31日,朱镕基总理曾下到龙洞参观,并赞许道:“龙洞观瀑景色就是好”,大幅照片就立在龙洞一旁上面。龙洞,确实别有洞天。下到里面,轰鸣更响,水流更急,浪花四溅,飞雾弥漫,黄河水像一条玉带直泻而下,越是惊险的地方越是吸引人。望着这景致,激动的我赋诗一首:“万流一注起轰鸣,白雾升腾飘彩虹。壶口倒悬千里水,石槽束缚莽蛟龙。”

回到家后,各诗友品头论足,我又联想到楚汉相争,鸿沟为界,不由将第四句石槽改作为鸿沟,于是就有了“鸿沟卧底走蛟龙”的诗句,将全诗进一步完善。这就是我第一次到壶口的收获与记录。

壶口,是黄河的特景,是黄河的一部分。黄河是母亲河,黄河是民族魂,黄河孕育着中华民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让我们都关心黄河,让我们都爱护黄河,让黄河永远长流不息!

九口 2025、3、3

0 阅读:7

故居行人物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