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注意了,以后车上不能贴这类告示了,小心被封号!
为了方便提醒乘客,不少网约车司机喜欢在后排张贴告示,比如:提醒乘客不要在车内进食、注意后方来车、带好随身物品。后排座椅正后方似乎变成司机和乘客沟通的一个小窗口,有时候打个网约车还会被温馨提示暖到。

但是这两年,网约车上的告示“变味了”,温馨提示不仅不温馨,有些告示让乘客感到非常不适,有些乘客表示看到网约车上的告示大气都不敢出,有些标语看起来“又被威胁到”。
比如说
在车上吸烟请滚下车

一口价订单只提供桑拿服务
如需冷气请加钱

不要玩阴招投诉司机者断子绝孙

甚至还有人明目张胆的引导乘客脱离平台走线下交易

这些五花八门的告示,有的要求乘客扫码加价,有的使用不文明用语辱骂乘客,还有的写着“不服请下车”等负面情绪表达,不仅让乘客感到不安和被冒犯,也严重违反了服务规范和道德准则。
这对这种现象,滴滴已经开始整顿了,对这类内容极度不合适的违规车贴开展规则宣传和处理,禁止网约车内张贴三大内容,加价议价标语、不文明用语或负面情绪表达,以及其他影响用户体验、违反服务规范的标语。多次因张贴不文明或不符合服务规范的告示或加价标语被其他用户差评、投诉的,核实后会服务培训、扣服务分,情节特别严重会暂停服务8-14天。
当然,禁止网约车贴告示也并非一刀切,文明友好的提醒类车贴,比如请轻关车门、开门请看车等文明友好的提醒类车贴,平台不会处理。

许多网约车司机表示,他们张贴这些告示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当下网约车行业面临着低运价、高抽成的困境,司机的收入难以保障。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前给乘客打个“预防针”,避免在行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但是司机无论有什么样的心情和诉求,作为服务行业还是需要有底线,既然吃了这碗饭就应该遵守规则,不应该把怨气撒在乘客身上,否则被乘客投诉封号吃亏的还是自己。而且,这种风气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激化司机和乘客的矛盾,最终损害的还是司机自身利益。
针对这一乱象,滴滴已经率先出手,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各方共同努力。网约车平台需要在价格和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确保服务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司机在保证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灵活沟通,在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乘客合理需求。只有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网约车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