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就是热病,非常好治,乌梅这样搭配,对付抽动很强势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4-02 02:51:48

抽动症看似是“眨眼、耸肩、清嗓子、甩手、踢腿”等行为问题,实则与身体脏腑紧密相连。

病位虽在肝,但心、脾、肺、肾等脏腑的失调都可能成为抽动症的诱发因素。

肝主疏泄、主筋;脾主运化,为生血之源;心主神明,藏神;肺主气,调节气机;肾藏精,主骨生髓。任一脏腑出现问题,都可能打破人体平衡,致使筋脉失养或受邪侵扰,引发抽动症。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乌梅。

乌梅的酸涩特性能帮助调理抽动症患者肢体抽动、喉间发声、情绪焦躁等症状。

它能把郁结的肝气慢慢疏解开,让气血运行顺畅,筋脉得养,从而减轻抽动症状。与以下食材或药材搭配,效果更佳。

乌梅黄金搭配

乌梅+菊花:清肝泻火,平肝息风,帮助改善频繁眨眼、摇头耸肩等症状。乌梅+茯苓:健脾利湿,化痰通络,缓解抽动,减少喉间痰鸣。

我的门诊医案

门诊曾有一位10岁的患儿前来就诊,孩子从一年前开始出现频繁眨眼,家长并未在意。一次考试退步,被爸爸严厉批评后,症状加重,还出现了耸肩膀、歪脖子、清嗓子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

家长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尝试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经人介绍,找到我进行中医调理。

刻诊时,观察到孩子面色发黄,形体偏瘦,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有齿痕,平时食欲不振,大便溏稀,情绪烦躁,入睡困难。

经过综合辨证,判断他属于脾虚肝旺、痰热内扰型抽动症,着重于健脾平肝、清热化痰、息风止痉。

方子:乌梅、菊花、茯苓、陈皮、半夏、钩藤、蝉蜕、白芍、白术、甘草等。

(温馨提示:文中方剂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体质不同需辨证加减)

主要是孩子脾胃虚弱,后天不足,体内痰湿集聚,加上被批评后气堵在里面,肝气郁结化火引动肝风,风和痰聚在一起,上扰咽喉及清窍,就引发了眨眼、耸肩、清嗓子等抽动症状。

结果如何?

调理一个月后,孩子眨眼、耸肩膀等症状明显减轻,情绪也逐渐稳定,入睡变得容易。

在原方基础上稍作加减,续服两个月,孩子的抽动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