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能”耗尽,多动不止!拒绝卖关子,直接告诉你怎么治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4-02 02:52:13

“脑能”耗尽,多动不止!盲目折腾行为,却越治越难管?其实多动症本质是肾精亏虚!

在中医理论里,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脑为髓海。

肾精就如同大脑的“能量库”,源源不断为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维持提供动力。一旦肾精亏虚,大脑失去充足的滋养,神经调控便会失衡,引发多动症。

《黄帝内经》早有明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当肾精充足,大脑才能思维敏捷,肢体运动协调自如;若肾精亏虚,大脑就会像失去电力的机器,功能紊乱,孩子则表现出多动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

真实医案:

小宇,8岁,2023年8月初诊。孩子父亲长期从事程序员工作,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可能间接影响了孩子的先天禀赋。

主诉:患多动症3年,在课堂上小动作不断,经常擅自离开座位,注意力极难集中,完成作业时拖拉磨蹭,坐不到10分钟就开始走神。

记忆力差,刚学的知识转眼就忘;肢体协调性欠佳,跑步容易摔跤;伴随腰酸乏力、入睡晚,睡眠不安,夜间盗汗频繁。舌淡苔白,脉沉细尺弱。

辨证分析:孩子先天禀赋不足,再加上后天养护不当,长期熬夜,导致暗耗肾精。又因缺乏运动、久坐伤肾,肾气不固,精微物质流失。结合舌脉表现,辨证为肾精亏虚,兼肾阳虚。

治疗方案:3步填精补肾,激活“脑动力”

采用经典方剂,在右归丸与孔圣枕中丹基础上化裁,旨在填精益髓、宁心安神,全方位调理患儿身体,解决多动症问题:

熟地黄、紫河车、鹿角胶——填精益髓,温肾阳、益精血;

远志、石菖蒲、茯神——安神益智、祛痰开窍,交通心肾,改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与睡眠问题;

杜仲、牛膝——强筋健骨,补肝肾、强筋骨,让孩子肢体更协调;

桑寄生——加强补肝肾效果,增强身体整体机能。

用法:上述药材,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天。

1个月后:孩子睡眠质量显著提高,盗汗减少,腰酸乏力症状缓解,在课堂上小动作明显减少。

2个月后: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至20分钟左右,记忆力有所增强,能主动完成部分作业。

半年后:能遵守课堂纪律,完成作业效率大幅提升,肢体协调性明显改善,随访未复发。

门诊中多动症治疗的3大误区

误区1:

盲目吃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主要针对肾阴虚,若孩子是肾阳虚(怕冷、四肢不温),服用后会越补越虚,需用右归丸类温阳药物。

误区2:

迷信食疗。核桃、黑芝麻等食物仅能起到辅助作用,对于重度肾精亏虚导致的多动症,需中药内服与针灸刺激穴位相结合,双管齐下。

误区3:

忽略“节流”。熬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如同“捅破水桶”,让肾精不断流失,补再多也难以留存。

日常补肾精小贴士

日常尽量让孩子早睡,晚上11点前进入深度睡眠,这是补肾精的黄金时段。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激发身体活力。

总的来说,多动症并非无法控制。通过合理的中医治疗和科学的日常调理,改善孩子的症状并不难。

希望每一位多动症患儿都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健康快乐成长。多动症不是缺点,而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