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亲患上晚期前列腺癌,我用科学支撑生命之重

绍元说健康 2023-12-28 08:48:09

北方的五月,清风白云,绿荫如海,正是惬意舒缓的季节。当夜幕降临,整个津门城显出暮春的景象,正是在这时,出现了隐藏在生机盎然背后的危机——我的父亲确诊了前列腺癌晚期。

(图片来源:摄图网)

慢摇人生的初夏惊雷

我的父亲今年73岁,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为人敦厚善良,遇事冷静不慌,对我既慈爱又严格,可以说是“和若春风,肃若秋霜”。

他的身体基础不错,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晨跑3公里已经持续了几十年。退休后,仍然坚持跑步,在惬意中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虽然岁月已染芳华,但印象中的父亲总还像我童年记忆中的那样,如同一棵随时可以依靠的大树一般健壮。我从来没为他的健康操过心,好像他永远都会是那样。

然而,世事无常终有定,人生有定却无常。从今年5月份开始,我发现原来一向看起来健硕的父亲,突然间脸上有了棱角,整个人“瘪”了下去。跑步回来后,还时不时会小声嘟囔一句“这腿脚怎么感觉不太利索、不舒服”。观察到父亲消瘦后,一下子警觉了起来,连忙追问他还有什么症状,他这才提到,晚上睡眠不好,经常起夜,出现了尿频、尿不尽等症状,当时我只是单纯地考虑是老年前列腺的问题。

老一辈儿的人多少都有点讳疾忌医,但还是拦不住我好说歹说、软硬兼施地拉他去了医院。我们先验了血,扫了胸部CT。看到片子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医生说看到了明显的肺部转移灶。我整个人都紧绷了起来,脑子里飞快地转:“从哪里转移来的?会不会和泌尿症状有关?”赶紧和医生说了他泌尿系统的症状,给临时加了盆腔核磁。

不到半小时,父亲就从一个看起来健康的、热爱运动的退休老人,被冠上了“疑似前列腺晚期患者”的标签,并伴肺转移、骨转移。原来,腿部活动受限就是癌细胞向淋巴结转移,压迫到腿部神经导致的。

虽然得到了及时的确诊让我舒了一口气,毕竟知道了哪种疾病后,就可以积极寻找解决之道。但那一刻我自责到极点,没有及时发现症状,以至于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就已然到了晚期的节点,让我们俩父与女的这层关系,犹如被倒转的沙漏,开始进入了肉眼可见的倒计时阶段。

过山车般的心情,每天都在想怎么办?

面对肿瘤患者,家属们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要不要告诉患者真相?要如何开口?要告诉到什么程度?”。我也不例外,在这道关卡上犹豫了。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当时的我认为除了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传统的办法外,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再想到5年生存率也不高,一度有些沮丧。父亲心细,想得多,我又担心他知道病情后心情消极悲观,更加影响治疗效果。思索再三,还是没在第一时间把检查结果告诉父亲,先哄他说是前列腺增生。但经过向医生问询后,得知有一些治疗的方案,但都需要病人来配合后,我决定还是要告诉他,但只告诉他一部分真相。

在告诉他的前一天晚上,一向冷静理性的我也有点失眠,头脑中更换着不同的话术,设想着他知道后的各种反应。果不其然,父亲在得知病情后,情绪很低落,尤其在等待病理结果的那两周,父亲的消极情绪到达了顶点,脸色阴沉,眼神无光,眉头紧锁,吃不下饭,话也很少。后来得知,父亲在这段时间内把所有最坏的可能性都想了几遍,这一刻他也不知道未来的路,要如何走下去。

在这期间,我也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像一个刚刚进入前列腺癌领域的实习生一样,大量获取信息,寻找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几天后,病理结果出来了,虽说父亲相对来说没有特别严重的症状,但他的转移病灶很多,肺、骨,包括盆腔的淋巴结都有大量转移。不过幸运的是,父亲目前对内分泌治疗还敏感,还有药可用,所以医生制定了内分泌治疗的方案。5月15日开始,父亲打上了比卡鲁胺和戈舍瑞林,经过治疗,他食欲下降、恶心的症状好了很多,这也让我们树立起了治疗的信心。看着父亲一天天好转的精神与情绪,家人们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都说患友如战友,病房中战友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比家人甚至权威专家的苦口婆心更有力量。父亲也在病友的鼓励下,消解着对疾病的恐惧,给自己默默的加油打气。一次我带着父亲去打针,碰见一个80多岁的老先生,他对我父亲说:“你也打了这个药吗?好好治,你看我打了这么长时间了,现在都挺好的。”

相信科学的力量,支撑生命之重的决定

但我知道不能只满足眼前的小胜利,面对强大的癌细胞,这些药物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时限的。通过查阅资料也了解到,对于多处转移的前列腺癌非常容易出现激素抵抗,大部分患者在1~3年内会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预后较差。到了后面又该怎么办?面对这条未知之路,我们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审视所有的决定。

转机出现在5月底,当时主治大夫提出了前列腺癌PSMA放射配体疗法这一新的治疗方案,鉴于国内尚未获批,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项目,于是问我们要不要尝试。面对手足无措的家人,我决心替父亲做这次生死攸关的决定。当时,我的心里也充满了忐忑,看似轻松的决定背后却系上了父亲生命的重量,因为已经出现了多发转移,放射性配体治疗也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我心想哪怕有一丝希望,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延续生命的机会,在查阅文献了解风险之后,我觉得这个值得搏一搏!

于是,5月底,我就带着父亲入组尝试新的治疗手段,当时还在同步使用是达罗他胺加戈舍瑞林。加用上PSMA放射配体疗法之后,父亲不仅食欲下降和消瘦的症状有了改善,体重慢慢从50多公斤涨到了66公斤。通过影像检查发现,肺部的转移病灶几乎都消失了,盆腔转移的病灶也都钙化了,大量的骨转移灶也明显的减少。

患者接受核素治疗(医院供图)

一路走来,真的是太多辛苦,太多心酸。我自己亲身感受到对于病人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怀希望、配合治疗是重拾健康的基础;其次,患者与家人们彼此的信任,不仅对治疗效果有帮助,也让他们成为彼此心理与生活中坚强的后盾;最后,相信科学永远是做出决定的关键要素,放射配体疗法的出现再次证实了科学的力量及其带来的无限可能与机会,新的、有效的手段值得勇敢地信任和尝试。感谢那些为治疗新技术默默奋斗的医生团队,正因为有他们的一次次尝试,才给了患者一线生的希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专家点评

姚欣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CACA)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肾癌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因饮食习惯西方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肿瘤中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由于前列腺癌早期无典型症状,且我国并未像西方实现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的普及,导致我国前列腺癌确诊时广泛转移的晚期病人比例较高。转移性前列腺癌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疾病阶段,在欧美人群中,转移性前列腺癌仅占新发前列腺癌的5%-6%,而在我国,这一比例则高达54%[1]。这也导致了我国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较低,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推动前列腺癌的早筛早治,以及关注不同阶段患者的治疗需求。

前列腺癌患者PSMA阳性的比例超过80%,尽管抗雄激素内分泌治疗属于前列腺癌的机制性治疗,但后面都会出现耐药的问题,并且由于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偏大,对化疗的耐受性不是很好。而根据临床实验证明,放射配体疗法中的镥-177放射性核素与PSMA配体偶联在一起,可以到达前列腺癌病灶去治疗肿瘤,提升了治疗的效果且减少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目前在国内正有多项临床试验持续开展中,将PSMA放射性配体治疗再推到疾病的更早期,争取让更多患者能在更早期受益于放射性配体治疗。

戴东 教授

肿瘤学博士、MD Anderson肿瘤中心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诊疗科党支部书记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核医学科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青委副主委天津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PSMA全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在前列腺癌原发灶以及转移病灶中高度特异性表达,比正常组织表达高出100至1000倍,我们通过将PSMA与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之后就可以同时实现靶向PSMA诊断和治疗。举例来说,通过镓-68标记的PSMA的PET-CT可以检查病灶的转移情况,而通过镥-177标记的PSMA可以对前列腺癌进行治疗,两者是非常好的“搭档”,能真正实现前列腺癌的诊疗一体化,开启前列腺癌个性化诊疗新时代。

镥-177标记的PSMA核素治疗药靶向性非常好,主要是通过β射线进行治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非常小。PSMA放射性配体治疗一般需要治疗4到6个周期,每6周注射一次,给药方式是静脉给药,不需要手术,大部分患者6-8小时以上就可以达到出院的辐射剂量,没有大家误以为的核医学的安全性问题。治疗之前通过PSMA显像可以筛选出真正能受益的患者,治疗的不适主要是一些口干或轻度胃肠道反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较好地控制。

上面这个患者尽管还对内分泌治疗敏感,但是已经出现了肺转移、骨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等,达到转移灶几乎数不清的状态。在通过4个疗程的PSMA放射性配体治疗后,肺部转移灶几乎消失,盆腔转移灶钙化,之前大量的骨转移灶现在只有腰椎和一个髂骨的髋臼还能看到一点这种转移的趋势,其他病灶已经都转归了。我们很高兴看到放射性配体治疗药物对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一创新疗法也为前列腺癌多发转移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治疗手段,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前例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 阅读:158

绍元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