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实用高产栽培技术

云谈农 2025-02-17 14:02:54

空心菜,别名蕹菜、通心菜,以其独特的白色喇叭状花朵和叶梗中空的特性而得名。作为一种属于须根系的被子植物,空心菜在南方高温潮湿的气候中生长旺盛,成为当地广泛栽培的蔬菜之一。除了美味可口,空心菜还富含蛋白质、钙、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消暑祛热、凉血利尿等多重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1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方面,针对早春塑料大棚空心菜的种植,应优先考虑适应性强、抗旱耐寒的品种,其中,‘竹叶’空心菜和‘柳叶’空心菜是两个不错的选择,‘柳叶’空心菜以其深绿色的柳叶状叶片和绿白色的茎干而著称,不仅质地柔软、纤维少,而且味道甜美,生长迅速,耐涝耐热,非常适合玉州区多变的气候条件。而‘竹叶’空心菜原产于泰国,夏季生长尤为旺盛,非常适合高密度栽培。在玉州区的春夏季节,露地种植更能发挥其味浓、口感香脆的特点。此外,针对冬季种植,还可以考虑一些耐寒性更强的品种,如某些经过培育改良的空心菜品种,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保持较好的生长态势,确保全年供应的稳定性。

1.2 科学育苗

科学育苗是空心菜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空心菜种子皮厚且硬,导致其发芽时间相对较长,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以促进其发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适度的温水浸泡种子,这有助于软化种皮,提高发芽率,需要注意的是,浸泡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湿度,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种子腐烂。在育苗阶段,为空心菜种子提供松散肥沃的土壤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种子的呼吸和根系的生长,播种时应按照适当的间距将种子播撒在土壤中,并定期浇水灌溉,以确保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此外给予足够的光照也是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

1.3 整地

在准备种植空心菜的田块时,应选择无遮挡、阳光充足且土壤肥沃、透气良好的地方,整地前需要进行深松土壤,深度约20 cm,并在每亩地块上均匀撒施75~ 150kg的钾肥、20kg的蔬菜配方肥(N-P-K=15-15-10)、10kg的磷酸二铵以及500kg的腐熟猪粪,还需额外施加150~ 225kg的磷酸二铵,整地时应确保土壤细碎平整,农田应设计为平畦走向尽量保持南北向,畦埂宽度为0.3 m,高度 0.2m,长度控制在1.2 ~ 1.4m,播种时间根据塑料大棚类型而定 。

塑料大棚种植一般在2月中下旬开始,小拱棚则在3月中上旬,播种前需确保温室内10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 15℃以上。播种时,根据实际播种方式确定用种量,条播方式下,用种量控制在15.0~22.5kg/hm² ;撒播方式时,用种量应达到30.0~37.5 kg/hm²,若采用撒播,播种后需用1.5cm厚的细土覆盖种子;条播时,在畦面上划出2 ~ 3cm深的浅沟,沟距约20cm,浇水后在沟内均匀播种并用细土覆盖;点播方式下,穴距控制在15~20cm,行距30~35cm,每个穴内播种3~4粒并用细土覆盖,播种完成后,用薄膜覆盖畦面以提高地温,必要时可加盖草苫,待出苗后及时揭开覆盖物。

1.4 温度与湿度管理

在塑料大棚空心菜的高产栽培中,对温度与湿度的调控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空心菜的生长状况和产量,适宜的温度范围对于空心菜的发芽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在发芽期间,温度应保持在 23~ 30℃,这有助于促进种子的迅速萌发,进入生长前期,较高的温度环境仍对空心菜的生长有利,随着生长进程的推进中期温度应适当降低,白天温度维持在 25℃左右为最佳。夜间温度则不应低于 3℃,以确保空心菜的正常生理活动不受影响 。在湿度管理方面过于潮湿的环境会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在塑料大棚栽培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湿度过大,为了维持适宜的湿度条件。需要不定期地对塑料大棚进行通风换气,这有助于排出棚内的多余湿气,保持空气流通,为空心菜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茎腐病

茎腐病对空心菜而言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主要表现为茎部腐烂,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此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因此,控制塑料大棚内的湿度是预防茎腐病的关键,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发病初期,可使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 1 次,连续喷 2 ~ 3 次,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应及时拔除,并在病穴处撒上石灰进行消毒,防止病害扩散。

2.2 歪倒病

歪倒病是空心菜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植株歪倒,叶片萎蔫,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此病害多发生在土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在防治的时候首先要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发病初期可使用72.2% 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 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5~ 7天喷1次,连续喷2~ 3次,同时要注意合理密植,避免植株过于拥挤,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3 红蜘蛛

红蜘蛛是空心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吸食叶片汁液为生,导致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红蜘蛛繁殖速度快,一旦爆发,很难控制,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 ~ 3000倍液或 15% 哒螨灵乳油 2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同时,要注意保持棚内清洁,及时清除落叶和杂草,以减少虫源。

2.4 螨类

螨类害虫在空心菜上也比较常见,主要包括叶螨和茶黄螨等,它们以吸食叶片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螨类害虫体型微小,繁殖速度快,难以发现和控制,可使用 20% 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 ~1500倍液或 73% 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同时要注意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以减少螨类的滋生,在喷药时,要注意均匀喷雾,确保药液覆盖到每片叶片,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 采收

采收作为空心菜栽培周期的最终阶段,对于确保蔬菜品质与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在塑料大棚环境中,空心菜一般经历约 30 天的生长周期后便可迎来首次采收,此时,空心菜植株的高度普遍达到 35cm 左右,呈现出旺盛的生长态势。

鉴于空心菜茎部细长且相对脆弱的特性,采收作业需格外小心,避免在采摘过程中将茎部从中段折断,从而影响植株的后续生长和整体产量,因此,采收时应轻握空心菜的基部,顺着茎部的方向轻轻向上拔起,确保植株完整无损地脱离土壤。为了兼顾空心菜的营养价值与口感,采收时机的选择同样不容忽视,过长的生长周期可能导致空心菜口感老化、纤维增多,进而降低其食用品质,在制定采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空心菜的生长速度、营养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采收时间,为了实现高效且有序的采收作业,建议提前规划好分时间段、分批次的采收策略,这样不仅可以确保空心菜在最佳状态下被及时采收,还能有效避免一次性过量采收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品质下降。

4 结语

塑料大棚空心菜栽培从整地播种到温度湿度的精细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策略的制定,每个环节都考验着栽培者的智慧与耐心,只有充分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要点,才能确保空心菜在塑料大棚环境健康生长,为消费者带来新鲜、健康、美味的蔬菜享受。

(本文仅为科普分享,无商业诱导行为,文中素材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私信删除)

0 阅读:0

云谈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