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怎么种才产的多?

云谈农 2024-09-13 14:58:46
板栗简介

板栗,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坚果,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板栗属于壳斗科栗属植物。其树形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板栗的果实通常呈球形或扁圆形,外壳坚硬且布满尖刺,犹如一个个小小的“刺球”,保护着内部香甜的果肉。

在中国,板栗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板栗就已经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据古籍记载,当时的贵族们常常将板栗作为珍贵的礼品相互赠送。随着时间的推移,板栗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其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

板栗不仅在中国备受青睐,在世界范围内也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欧洲一些国家,板栗被用于制作各种传统美食,如板栗蛋糕、板栗布丁等。

板栗栽培技术

1 高标准建园

1.1 选泽栽植地选址

选择栽植地时,土壤条件应符合板栗的生长需求,土壤以pH值5.0~6.0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建议选择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作为栽植地,这样可以促进树体更好地吸收钙、锰等营养物质,有利于提升果实品质,促进果实丰产丰收。对于一些土质条件较差的地块,必须进行土壤改良,待达到板栗生长适宜条件后,再进行建园栽植。板栗种植地严禁选择盐碱较重、低洼易涝的积水地,以免出现树体生长不良、结果少且品质差的现象。

1.2苗木选择

板栗品种大致分为南方栗和北方栗,山东地区种植的为北方栗。在苗木选择上,建议根据园区实际情况,以适地宜树为原则,选择当地的优良主栽品种,并针对主栽品种选择花期相近的优良品种作为授粉树,以利于板栗授粉充分,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果实产量。为全面满足市场需求,尽量做到合理搭配早熟、中熟、晚熟各类品种,掌握市场主动权,增加经济收入。

1.3适时种植

板栗栽植主要包括春植和秋植,春植一般在3月初进行,秋植一般在落叶后进行。栽植前,深翻土壤,挖设出60~80cm³的植穴,依次铺设草肥、绿肥、牲畜粪便、磷酸钙等,将苗木置于坑穴中间,根系伸展无阻,然后回填细土,稍微向上提一下苗干,这样土壤与根系能够很好地紧密结合,回填的土层须超过地表20cm,以免浇水后土壤下沉出现积水,浇水后及时覆草保水保湿。

1.4 板栗合理密植

栽植 一 般 平 地 株 行 距 为 (4m×4m)或(4m×5 m),确 保 每 亩 (667 m2 )果园可栽30~40株。山地栗园株行距以3m×4m 、3m×5m、4m×4m为宜,这样每亩(667m2)果园可栽植40~55株。建园初期为提高栗园单位面积产量,可进行合理密植,待后期树冠形成时,再适当间疏。另外自花授粉的板栗,很多空苞且结实率低,因此为保障结实率和提高产量,需要人工配置授粉树,按照10∶1的比例进行授粉树配置,以确保异花授粉取得功效,提高优质果结果率。

2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的目的就是通过修剪控制骨干枝,确保树冠内外枝条分布均匀,树体敞亮通风透光,养分分配均匀,树势强壮,以实现结果早、丰产丰收的目的。

2.1 栗 幼树整形修剪树

丰产树形主要有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2种,其中主干疏层形常见于土质肥沃的栗园。这种树形的特点是中心干比较明显,全树从下部到上部分为4层,共有主枝7个,每个主枝上培养侧枝3~4个。整个树冠高4~5m,第1层有主枝3个,主枝与主干平面夹角120°,层内距30~40cm;第2层有 主 枝 2 个,与 第1层 主 枝 相 互 交 错,层 内 距40cm左右,第3、4层各有主枝1个。而自然开心形常出现在矮冠密植园,在山地栗园也比较常见,这种树形的主要特点是中心主干不明显。定干高度山地栗园为30~50cm,矮冠密植园为50~80cm,定干长出新芽后,在树干3个角度,分别保留1个生长旺盛的芽,其他的新芽和顶端的芽全部抹掉。在新生枝梢抽生至30cm 时要立即摘心,促使2次枝条抽生,抽生的2次枝条长至25cm 左右时再次进行摘心处理,然后冬季对树形进行合理修剪,这样自然开心树形基本完成。

2.2 板栗结果树的修剪

自挂果开始,树冠逐步扩张,产量不断增加。这时修剪的目的是培养各级骨干枝,辅助保留营养枝。为减少无谓的营养损耗,修剪时将徒长枝条、密挤枝条以及细弱枝条全部疏除,集中营养供应结果枝。通过修剪确保各类枝条稀密适度、均匀分布,保持树势均衡发展,培养成丰满的树冠。板栗进入盛果期后,结果与生长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为确保板栗丰产丰收、果品优质,此时修剪的目的主要以保持果品质量、增加栗果产量、尽量延长盛果期为主,注意培养起良好的枝组。为改善果园通风和光照条件,剪除和清理干净干枯下垂枝、重叠密生枝等,连同病虫枝条一并剪除,对过密大枝逐年疏剪,适当保留内膛抽生的健壮枝条,促生为结果枝,有利于内膛枝结果。

2.3 衰老树的修剪

随着树龄增长,板栗树长势衰退时,为延长结果年限,就要对树体及时重剪,复壮更新。具体做法是着重对多年生枝进行回缩修剪,选留1个辅养枝培养成强壮的新枝。对衰弱的板栗树,逐年更新骨干枝,利用隐芽萌发强壮的徒长枝,通过整形修剪、留枝摘心后,形成新的树冠。

3 合理施肥

3.1 秋季施基肥

以施用土 9月—10月板栗果实收获后开始施基肥,杂肥为主,合理搭配适量的氮、磷、锌、硼肥等。具体做法有2种:1)在树冠边缘下方,围绕树体开挖4~6条放射状沟,沟的长度大约在60cm、宽度大约在30cm,深度也大约在30cm,然后撒施肥料于放射状沟内,上面覆盖好土壤封平浅沟,这种施肥方法即为放射状沟施肥法;2)在树冠边缘下方,围绕树体 开 挖 2~4 条 半 月 形 沟,沟 的 长 度 大 约 在70cm、宽度大约在30cm,深度也大约在30cm,然后撒施肥料于环状沟内,上面覆盖好土壤封平沟穴,即环状沟施肥法。

3.2 追肥肥作

为土壤施肥的一种辅助措施,不受树体养分再分配的影响,用肥量少,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比土壤施肥量少20倍,但见效很快,尤其在水肥条件差的山区栗园,效果十分明显。4月上旬至下旬,进行第1次追肥,每株施用碳酸铵0.5kg或尿素0.3kg。7月—8月,为栗果生长旺盛期,此时进行第2次追肥,按照每株板栗树施用碳酸铵1kg或尿素0.5kg的标准进行追肥,另外每株树再施入1.5kg过磷酸钙。在板栗花期,每隔5~7d,喷施1次400倍液的硼肥,连续喷施3次,可有效降低空苞率,提高果品质量。

4 花果期管理

4.1 疏花疏果

花果密度决定了果实的产量及品质,疏花疏果以树冠外多留、内膛少留为原则,主要是控制板栗的单株结果数量,合理分配养分、水分,提高透光通风性,以达到结出优良果的目的。一般每个结果枝保留1~3个雌花,摘除小花、弱花、劣花,保留大花、好花、优质花。疏果以每节间留1个单苞为宜。

4.2 板栗果实采收

采收一般采取打落法和拾取法。打落法是为了快速采收而采取的方法,具体做法:组织人力用竹竿或其他工具敲打树上的栗果使其落地,随后拾捡地上的栗果统一放置在大盆或纸箱中。拾取法是在板栗成熟前将栗园地面清理干净,待栗果自然成熟落地后,再及时捡拾干净。

5 病虫害防治

危害板栗的病虫害较多,虫害有栗瘿蜂、板栗叶螨、蚜虫等,病害有板栗褐斑病、栗锈病、栗干枯病以及栗白粉病等。遵照“安全经济、绿色高效”的防治原则,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预防和防控工作。栗干枯病又称栗疫病、胴枝病,主要为害枝干和枝条,种植前可用波尔多液浸渍苗木30s消毒。栗瘿蜂主要为害新梢,可在5月—6月成虫羽化前,剪除虫瘿枝。成虫羽化后,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防治成虫。使用多菌灵、粉锈宁防治板栗白粉病、板栗锈病,效果较好。板栗园内蚜虫很多,要定期除草和喷药,可选择使用啶虫脒、噻虫嗪、吡虫啉等实时进行防治。施用百菌清、甲基硫菌灵防治板栗褐斑病,选用甲维盐或哒螨灵等农药防治板栗叶螨等,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果实受到药害污染。

(本文仅为科普分享,无商业诱导行为,文中素材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10

云谈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