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日本《京都新闻》报道,日本学者于6月19日公布了一份二战后的政府公文,据称首次证实了日军731部队(又称关东军防疫供水部)曾生产细菌,此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发动的细菌战曾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其组建的细菌部队远不止731一支,在古都北京,就驻有日军的一支细菌部队,其规模不亚于731,所做的事情可谓罄竹难书!
霍乱肆虐古都北平在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里有这样一段情节:剃头的孙七因为吃坏了肚子,被怀疑得了霍乱,最后被日本人抓去给消了毒(活埋)。小说中的这一情节源自1943年发生在古都北京的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
1943年秋,北平(1928年国民政府将北京改为北平,并设立特别市)突然爆发霍乱,根据北平防疫委员会《民国卅二年(1943年)霍乱预防工作报告书》的统计:
当年6、7月份,北平市仅有3例霍乱病例,并没有死亡病例报告;但是到了8月份,霍乱病例突然集中暴发,截至到43年的10月底共发现霍乱患者2136人,其中1872人死亡。
这一不正常的情况发生后,当时占领北平的日军声称霍乱是自然发生。
但是根据中央档案馆等单位编辑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之“细菌战与毒气战”中记载:
在北支甲第1855部队参加下士官候补生训练的卫生兵长长田友吉供述:1943年8月北平地区发生的霍乱疫情,可以肯定是日军的谋略所致。
也就是说,1943年秋发生在北平的那次疫情,是一场人为的,而且是有预谋的。
其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北支甲第1855部队”。
魔鬼部队1855部队,对外宣称是“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是在1939年和华中(南京)、华南(广州)同期建立的三大防疫给水既细菌战部队之一,直属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九技术研究所,直接受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官下村定中将指挥。主要执行防疫给水和细菌武器研制任务,包括研制和生产鼠疫、霍乱、伤寒、痢疾、黑热病、疟疾等细菌和原虫等,是继731部队之后又一支庞大的细菌部队。
1939年10月,首任部队长西村英二走马上任,这支部队被正式命名为“北平甲第1855部队”,又称“西村部队”,总兵力1242人,其中核心领导层16人。1855部队建立后,731的很多骨干纷纷加入进来,就连石井四郎也亲自来到1855部队担任技术指导。
1855部队建立之初,日军在神乐署、北京口腔医院、天坛医院以及部分居民区的广大区域内,修建了大批建筑,包括7栋病房、100多间工作室、70多间小动物室和储存各种剧毒菌种的192平方米的地下冷库,营地周围戒备森严,门口彻夜有站岗巡逻的士兵和警犬。营地的某些地方常年散发着血腥臭味,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下雨时天坛医院的北侧还能闻到。
该部队由本部(又称总务部)、第一课(卫生检验课)、第二课(细菌生产课)、第三课(细菌武器研究所)等机构组成。
其中,部队本部就驻扎在天坛的神乐署。神乐署,位于天坛公园西门南侧,民国时期,这里是林艺试验场,后来又建立有传染病医院、中央防疫处、生物制作所等机构。北平沦陷后,日军迅速占领这里,借助民国政府没有运走的设备,建立起了“防疫给水部”,在“卫生防疫”的招牌下进行细菌武器的研究实验和生产。
在本部下边,还内设有4个科。分别为:1、庶务科统辖本部各科:负责经营、传达指示及同上下左右的联系;2、经理科:负责制定预算,分配和处理经费,调配物资,发放工资、给养等业务;3、材料科:负责关于当地资源的药理研究,保证并提供作战、防疫以及研究所需的各种卫生材料等;4、计划科:负责制定有关华北作战的防疫、给水及细菌制造等的业务计划。
第一课(卫生检验课)初建时设在天坛,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第二天就强占了位于东单三条的协和医院,这是一所设备齐全的医科大学,被强占后变成了日军研究细菌战剂的专门机构。
第二课(细菌生产课)设在北京天坛公园西门南侧墙外的前卫生署中央防疫处生物制品所。该所原为中国最大的一个血清、疫苗研制所,拥有现成的疫苗大生产设备,日军占领后利用其设备作细菌战剂的生产。
第三课(细菌武器研究所)位于国立北京图书馆(旧址)西边的静生生物与社会调查所(文津街3号),这是一座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小楼。
同样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强占了这里,将第三课从天坛迁移到此地,扩建为“细菌武器研究所”,由筱田统技师任负责人。下设第一工作室(跳蚤的生产)、第二工作室(苍蝇的生产、疟疾的研究)、第三工作室(鼠疫菌的生产)、小动物(鼠)室等,主要任务是大量生产跳蚤和鼠疫菌、结合跳蚤和鼠疫菌、从飞机上撒布病菌等。
除了北平,1855部队还设有13个驻外地分部与办事处,遍布天津、石门(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包头、青岛等地。
日军用全城老百姓做实验第三课在研制细菌武器的过程中,还采用了活人做细菌武器试验的罪恶方法。和731部队一样,1855部队也有自己的特殊暗号,如将老鼠称为“饼”,将跳蚤称为“粟”,将用于实验的活人称为“猿”。
为检验霍乱病菌效果,1943年8月,1855细菌部队在北平的井水里撒布了霍乱病菌,造成疫情迅速蔓延。北平市内的玉清观、文昌宫、金鱼池、东花市、崇外大街、西打磨厂等地,都发现大批霍乱患者。疫情期间,日伪特务机关借机大肆勒索沦陷区平民,一面在城门、旅社、车站和街头开设卫生站,一面打着强制注射防疫的旗号压榨钱财,任何人稍有违反不是被抓入宪兵队大牢就是被送到1855部队的人体试验魔窟!
同时,日军宪兵还经常挨家挨户检查,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就立刻将其带入治疗所,而日寇的所谓治疗,要么是将受害者活活扔到滚烫的石灰坑里烫死,要么就直接将其作为人体解剖的道具。
事后,日军虽然极力将这次疫情称为自然因素所致,但是受日军操控的北京地区防疫委员会却在1943年上半年就抛出了一份《霍乱预防实施计划》,制定了霍乱预防宣传、人员培训以及霍乱发生后的检疫、隔离、消毒、交通限制等一系列措施。而且1942年冬1855细菌部队就合成了大量新型霍乱病菌,43年7月,1855部队与日军第二陆军医院的200多名候补下士官进行了半个月预防霍乱及细菌检验专门训练。
据参与这次训练的长田友吉的供述,一天,当他走进第二课霍乱菌培养室,看到室内有一个高2米、长1.5米、宽80厘米的培养器。正在值班的一名军医中尉指着培养器声称:“这里面培养着难以计数的霍乱菌,有了这些霍乱菌,就可以一次把全世界的人类杀光。”
那么这些细菌用在了哪里? 为期半个月预防霍乱的训练,怎么就那么巧,8月北平就霍乱爆发了呢?
很明显,1943年秋,在北平爆发的那次霍乱瘟疫,就是小日本故意造成的,换句话说,是小日本把北平全体中国人当做试验的“猿”,来了一次细菌战!
另据资料显示,自1938年到1945年,1855部队在华北就发动了33次大规模细菌战,遇害的中国军民就有几十万人!
神秘“消失”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令人发指的魔鬼部队,后人对它的了解却资料有限。
原因是当年有资格能够查看人体实验和细菌培育照片、资料的只有大佐以上军衔的军官,而且必须是“观后立焚”。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1855部队就专门花了3天的时间,集中销毁了其研究所的设备和病菌,他们首先挖大坑用汽油将所有老鼠、杆菌以及大部分书籍资料焚毁,随后又砸毁了所有重要器皿,并在解散前将防疫给水部的名字从华北派遣军名单上划掉,所有官兵以假职位转到各大陆军医院,部队的地下冷库被原样封存了四年。
一直到1949年,中央防疫处这才发现日军忘记摧毁的冷库,在里边,到处都是被砸坏的木柜、容器,在满地的垃圾之中,发现六支写有日本女人名字的试管。经过培养实验后,发现前5个试管是毒性鼠疫杆菌,另一支试管的毒性已经消失。在其后的大规模清点中,查出日军遗留下来的11吨、12吨、13吨三口六米长的大锅,是用来将培养菌种的器皿进行消毒的。另外,在仓库内还存有大量的铝制培养箱。
至此,人们才知道这支驻扎在神乐署的日军的真实面目。
然而围绕这支部队的资料实在太少,除了被日军大部销毁外,那些借助伪造的身份逃回日本国内的前1855细菌部队的官兵,其中的很多人后来又与美军合作,成为美国细菌武器研发中心的得力助手,逃过了东京审判的惩罚!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
几十年后,当年1855部队的官兵已是将死之人,在抗战胜利50年的时候,前1855部队卫生兵伊藤影明和其他一些老兵就来到北京,他们到北京天坛神乐署等处指证自己当年的犯罪遗址,伊藤影明还亲手绘制了一张1855部队驻地的草图。日本东京大学讲师西野留美子为揭发1855部队的真相同样作了大量的工作,她根据伊藤影明的草图和其他一些老兵的回忆,绘制了更完整更清晰的《原侵华日军1855部队总部设施配置图》。
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一些有关1855部队的老照片、资料被发现,使得对1855部队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
结语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并不代表忘记历史。日本侵略者二战期间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731、1855、8604、第一百等细菌部队将永远被钉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事例在警示后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