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粕这几天又经历了过山车,可能有人说还好吧,现货也没涨多高,国内油厂主流报价现在也就是徘徊在3100到3200元/吨上下,还不如之前涨得高呢。
虽然说从行情上来看,涨幅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大,但是豆粕市场的较量却远比之前要大。
从行情上来看,豆粕先是上涨,然后又涨不动了,又开始下跌,然后跌了两天又涨起来了。
而且呢,跌也不是全跌,涨也不是全涨,而是部分地区上涨,部分地区下跌,现在来看,基本是南方跌,北方涨。
看得人有点迷糊。
其实市场最怕这样的行情,别看表面波动不大,但其实说明大家心里都没底,所以不敢涨也不敢跌,这种行情最折磨人。
所以可以说,这半个月将是豆粕最难熬的日子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这么难熬?

主要是对未来市场前景不明。
现在中美关税战打得火爆,美国不断挑衅,中国迅速反制,现在两国互加关税的幅度已经达到了125%。
但说实话,基本在美国第二次宣布要加征对等关税,中国对等反制以后,基本就把美豆的希望给断绝了,也就是说,美国我们彻底不要了。
所以这个关税的影响到此为止,也就全释放了,因为最坏的结果就是不要了嘛,总不能倒贴给你豆子吧。
不要美豆会带来两个预期影响:
一个是进口大豆更加依赖南美,另一个则是由于对南美大豆需求上涨,可能会推升南美大豆价格,进而增加进口大豆成本。
而这两个影响已经在第二次互加关税以后被市场逐渐消化了,所以后面再加到125%的时候,豆粕市场的反应也就不大了,所以豆粕的涨劲也就没那么足了。
那为什么又跌了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巴西大豆已经装运了,并且根据市场预期,4月5月6月到港的巴西大豆都不会少,尤其是五六月份,都在千万吨以上。
而国内养殖业需求平平,猪价还在成本线附近晃荡,蛋价也还在谷底趴着,所以一旦巴西大豆大量到港,豆粕供应会马上变得充足。
另一方面,巴西大豆也确实具备这个实力,因为今年巴西大豆又丰收了,所以只要运输环节通畅,巴西豆的供应是有保障的。
这也是豆粕不敢硬挺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为什么又涨了呢?
这就是市场对于进口大豆的担忧,以及远期豆粕市场前景不明的担忧。
虽然巴西大豆已经装运,但是现在毕竟还没有到港,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是南美大豆的出口旺季,但是到了四季度以后,南美大豆出口窗口期结束,而北美大豆进口受阻,那么意味着,前期市场就需要提前囤货,把后面四季度可能缺失的量给提前备上。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对巴西大豆的需求要增强。尽管市场预期巴西大豆到港均在千万吨以上,但由于需求增加,所以这个供应压力也就上来了。

另一方面,巴西大豆虽然蛋白及脂肪含量较高,但整体质量稳定性略差,因此储存难度比美豆要高。
短期储存没问题,但如果长期存储对条件要求较高,如果储存不当,很容易变质。
所以这也增加了豆粕市场的不确定性。
于是,市场情绪就在看涨与看跌之间来回徘徊,反映到豆粕行情上就是一会儿涨一会儿又跌,预计在巴西大豆正式到港前,豆粕市场依然会维持这样的局面。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