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得 本能反应
(原创:朱凡石)
①输入决定输出,编码决定解码,存储决定检索,语音决定文字。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听读决定说写,听不仅决定说,听还决定读写。
②可理解性输入是习得英语的不二法门。可理解性输入分为可理解性语音输入与可理解性文字输入。语音决定文字,可理解性语音输入是可理性文字输入的前提条件。没有可理解性语音输入,可理解性文字输入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③可理解性语音输入可分为听清语音与听懂语音,听清语音是听懂语音的前提条件。听清语音依赖听觉感知识别加工,听清听熟之后,才能准确跟读,原音复述。由于受母语语音过滤磁化效应影响制约,我们准确、完整、灵敏地感知识别英语语音并非易事,只有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小时的正念聆听精微觉知才能突破,即不断刺激激活生成英语语音神经,形成英语语音肌肉记忆。习得英语语音是听觉感知与发音动觉的本能反应。
④可理解不等于翻译。我们往往边听英语语音,边不自觉地想英文单词(字母文字),边把英文单词翻译成中文来理解。从源头上来看,这是我们输入编码的方式造成的,我们记忆的英文单词往往脱离了英语语音,英文单词捆绑的是不是意义本身,而是翻译释义的中文词语。同时再通过语法分析,将译出来的中文词语按照中文句子语序结构规则,组合拼装成中文句子。这种隔靴搔痒、雾里看花的方式,绝不是真正的可理解。
⑤可理解不等于一次性就能做到百分百理解。这就好比拼图游戏,把不同形状的拼图零件组合拼装成完整的图像;好比地图导航,需定位定路线,动态调整;好比修复古画,根据已知信息与文化背景,精确推理出未知的信息。
⑥英语语音的可理解依赖的不是字母文字、翻译与语法,而是对意义本身的具身认知。我们通过想象模拟、心理预演等方式,将意义本身还原成画面情境形态,身临其境,具身认知,感同身受(感受体验),同理共情,动心用情,心领神会。简单来讲,就是把意义本身还原成画面感受等真面目。抽象意义建立在具象意义基础之上,通过类比、隐喻、象征、引伸等方式会意提取出来,本质上还得依赖对具象的具身认知。同时,意义还依赖跨文化背景认知。同样一个东西,在不同文化中呈现出来的样子和意义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文化视角,不同的意义差异。因此,只有可感受的具身认知,才能实现可理解,可理解的前提条件是可感受。可感受是具身认知的本能反应。
⑦听力是英语的底层逻辑。音意匹配(听清听懂)是听力的底层逻辑。音意匹配,同步录音录像存储,不断刺激激活生成音意神经连接网络。音意之间直接匹配,文字、翻译、语法等第三者不要插足介入破坏音意关系,音意心心相印,音意情投意合,音意同频共振,音意即时反应,音意内化成潜意识条件反射。
⑧也就是音意直接激活身心反应(具身认知),一听到英语语音,立即激活语音所指代的画面感受(意义本身)。譬如有人,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反之,一听到语音,就去想文字、翻译与语法等第三者,音意之间根本无法实现直接匹配连接,无法形成如鱼得水的自洽默契,无法达到即时感应反应的程度。避免音意之间弱联、错联、失联。只要同步或邻近输入语音与画面感受,大脑就会自动启动同步录音录像程序,把音意归为一类,自动刻录存储,音意匹配也是本能反应。
⑨语音与意义本身既不可分离,又相对独立。音意既可以结合,又可以分离。同一语音可以有不同意义,同一意义也可以有不同语音。音意匹配关联是英语习得之纲,可理解性(画面感受)语音同步有效输入是音意匹配的唯一路径。纲举目张,只有打通音意,才能打通音形、形意。
⑩音意之间,直接匹配,同步输入,录音录像,具身认知,感同身受,如胶似漆,珠联璧合,形影不离,天衣无缝,心有灵犀,条件反射,即时感应,本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