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省支柱产业看我国优势产业

数据读城 2025-04-14 18:09:42

从主要省区,特别是经济大省的支柱产业即可看出,我国真正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是哪些,以及分布情况。

广东:电子信息,汽车

广东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比重占全国32.3%,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已连续33年居全国首位。拥有广州、深圳两座中国软件名城,以及超1800家软件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4成,集成电路产量增占全国18%。广东是汽车生产第一大省,产量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1/4。

江苏:电子信息

江苏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4万亿,占全国五分之一。在物联网、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江苏是中国半导体制造的重要基地,拥有无锡、苏州等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南京、苏州等城市在液晶面板和OLED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浙江:制造业、纺织服装

浙江拥有4个万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涵盖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集成电路等;聚焦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培育若干高成长性百亿级新兴产业群。

山东:海洋、石化

山东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5个产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一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16.3%。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炼油总产能达2.1亿吨,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也是我国第一化工大省,石油及化学工业几乎所有门类在本省都有产能产量。从产品来看,山东是我国第五大原油生产省份;第一大汽油、柴油、原盐和烧碱生产省份;第二大纯碱生产省份;塑料、化纤、农药、硫酸等化工产品的产量位居各省前茅;原油加工量、烧碱产量、合成氨产量以及轮胎制造年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福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在京东方、联芯、天马微、华佳彩等大项目带动下,规模跃升至全国第5位。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约10倍、连续保持世界第一。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化纤制造、中端纺纱织染、下游鞋服产品、配套纺织机械等”省内最完整、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是福建规模最先超万亿元的产业。

安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安徽的首位产业,形成合肥、芜湖“双核”驱动,以及宣城、安庆、马鞍山等市多点联动,长丰、蒙城等一批汽车零部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格局。全球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在新型显示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优势;初步完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

河南:现代食品、新型材料

河南是粮食大省,生产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花生等多个农产品产量位居前列。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万亿元,生产约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加快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超硬材料是河南在全国领先、全球独具优势的产业。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和95%,金刚石微粉、复合超硬材料、培育钻石等产品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以上和50%以上;铝材产量全国第二;镁粉产量占全国50%;六氟磷酸锂的生产技术国内领先。

四川:电子信息、白酒食品

电子信息是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通信等领域产能居全国前列。成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西部第一,成都高新区是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四川食品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三,初步构建起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食品产业体系,白酒产业是四川的特色名片,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品牌众多。

湖北:光电子信息、汽车、大健康

湖北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内最大的国产先进存储生产基地。湖北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初步构建覆盖车规级芯片、高精地图、人工智能等软硬件创新和服务主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位列我国三大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湖北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初步形成高端医疗装备和生物创新药产业集群。

湖南:装备制造、现代石化

装备制造业是湖南首个万亿产业,拥有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新一代安全计算系统等四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现代石化产业方面,湖南以岳阳为主要发展区域,形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产能,并发展乙聚烯烃等产业。

上海:金融、航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

上海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是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连续5年稳居前三。上海拥有众多集成电路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规模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全球前20强的跨国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中,各有18家将中国区总部或研发生产总部设在上海。截至2024年,上海累计拥有生物医药企业413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30家、专精特新企业592家等。

北京:金融业、信息服务

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0%。2024年,北京信息软件业营收迈上3万亿元台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20%。北京在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优势明显,拥有众多信息技术龙头企业,2024年备案上线大模型105款,稳居全国首位。

重庆:汽车、电子信息

重庆拥有众多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及摩托车厂商,是中国第三大汽车生产省份。重庆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近万亿,集聚规上企业800余家,以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为主导,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天津:绿色石化、装备制造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拥有全国最大乙烯生产基地。天津是全国机械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重点发展交通设备、造修船、大型工程机械等十大成套装备,以及动力、传动等四大部件和配套产品。

江西:有色金属

依托丰富的有色矿产资源,江西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江西第一大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万亿级”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和生产基地。

山西:煤炭工业

山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产煤量高达13.5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约29%,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北:钢铁、装备制造

河北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钢铁产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其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超过20%。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继钢铁产业之后的另一个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装备制造业比重超过钢铁工业。

云南:烟草、能源

云南省是全球最大的优质烤烟产区,烟叶产量占全国的45%左右,是国内卷烟产销规模最大的省份,云产卷烟市场份额占全国20%左右,烟草税在云南占了7成的财政收入。云南立足绿色能源强省战略,水电、风电、光伏等发展迅速。‌云南的第一大产业是绿色能源产业‌,包括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低碳非化石能源。

黑龙江:农业、能源、装备制造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的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黑龙江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黑龙江在重型机械、电站设备、铁路车辆等装备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吉林:汽车

吉林拥有红旗、解放、大众、丰越、奥迪新能源等8家整车制造企业,生产车型涵盖各级乘用车、中重型卡车和客车,总体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辽宁:装备制造

辽宁在重型机械、机床、船舶制造、航空航天设备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沈阳机床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北方重工集团等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沈阳和大连是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城市,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研发能力。

陕西:机械制造、新能源、石油化工

陕西是全国重要的机械制造和汽车生产基地,机械制造业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3.2%陕西是全国重要的新能袭竖源基地,新能源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1.3%。陕西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3%。

贵州:白酒、能源电力

白酒产业是贵州的重要支柱,作为全国白酒核心产区,贵州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贵州是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省,重点围绕煤及煤层气、页岩气,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贵州大力发展水电、火电等电力产业,并通过“西电东送”工程将电力输送到广东等地。

新疆:棉花、能源、化工

新疆是全国重要的棉花产区,2024年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92.2%。新疆通过发展棉花加工和纺织服装制造业,提升棉花产业链的价值,推动棉花和纺织产业向下游延伸,促进化纤纺织一体化发展。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油气生产当量持续保持全国首位,形成“三基地三盆地四区域”的产业格局。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构建以煤制烯烃、煤基新材料、煤制油气、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等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格局,“疆煤外运”规模不断扩大。新疆尿素、乙烯和聚酯等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具有很高的竞争力,BDO、电石等产品全国第一。

内蒙古:能源、农牧业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产业地位突出。内蒙古的电力供应强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火力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其石油产业以河套盆地巴彦油田和科尔沁油田为主,形成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内蒙古的草原畜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牛羊养殖规模大,拥有8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包括草原肉羊、河套向日葵、大兴安岭大豆、科尔沁肉牛等。

广西:蔗糖、铝工业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崇左、南宁、来宾等地为核心产区,形成“甘蔗种植—制糖—副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糖业衍生出生物质发电、酒精、酵母等产业,同时热带水果(如芒果、荔枝、柑橘)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广西的铝工业依托百色市平果铝矿资源,形成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的完整链条,龙头企业为中铝广西分公司。

青海:盐湖化工

青海盐湖资源丰富,在钾肥等产品生产上具有优势。青海建成投产国内最大的万吨食品级氧化镁项目,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盐湖产业集群。

宁夏:能源、农业

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化工等在内的能源产业是宁夏的重要产业之一。宁夏的农业产业以种植枸杞、土豆、酿造葡萄酒等特色农产品为主,是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海南:旅游、热带农业

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四大千亿产业之一。海南是我国重要的热带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热带水果、蔬菜和橡胶等。

甘肃:石化化工、有色金属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拥有长庆、玉门两大油田,形成从原油开采、炼制到化工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有色冶金产业是甘肃的重要支柱产业,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以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采选冶为核心。拥有金川集团等全球知名的镍钴生产企业,其镍产量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

西藏: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

农牧业是西藏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青稞、草业、牦牛、藏猪、绵羊、奶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西藏形成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新体系。西藏全自治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9%,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省级电网。

1 阅读:138
评论列表
  • 2025-04-15 04:13

    广东的重工业稍微比几个前面的差点,其他半导体显示器,新材料,服装电器饮料日用品都排一二的!

  • 2025-04-15 04:14

    广东还有海洋产业也排一!

数据读城

简介: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