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气血是要讲顺序的,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问薇康康 2024-09-07 20:50:52

有些人平常不是手脚冰凉,就是易懒犯困,不是身倦体乏,就是失眠多梦,总之整个人蔫蔫的,干什么都没有精神,脸色苍白,甚至萎黄,形体消瘦等,实际上就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但吃补气血的药后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呢?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补气血也是要讲顺序的。

首先要化瘀。气血不足的人,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类人多是阴寒体质,就是体内的寒气太多了,尤其是女性,本身多是偏寒的体质,日常生活中有喜欢吃生冷寒凉的食物饮料,平时穿衣也是只要风度而忽视温度,久而久之,就容易被寒邪侵袭,寒主收引,寒则凝,凝则瘀,瘀则堵,血脉经络一旦淤堵,不但造成气血不足,还会诸病丛生。这种就要参考桂枝茯苓汤加减调理。

其次要健脾胃。气血不足的人,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多有脾胃不好毛病。脾胃是我们人体的后天之本,更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虚弱,气血的生成就会减少,没有足够的气血,人就会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同时脾主四肢肌肉,所以常见四肢乏力,身倦疲累,同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等问题,这种情况就要健运脾胃,恢复运化功能,可参考理中汤加减调理。

最后是祛湿气。湿为阴邪,重浊黏腻,不仅容易阻滞气血的运行,还会随着气机流动到处跑,停在哪里,哪里就生病,造成诸多身体问题。所以中医认为湿气是百病之源。因为中医上脾是生湿之源,所以祛湿气离不开健脾。湿气重的人通常容易犯困,脸上出油多,经常浑身无力,大便不成型等,这种情况就要健脾祛湿,可参考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

做好这三步,脾胃健运,气机通畅,这时就可以去补气血了。首先脾胃健运这是化生气血的根本,如果依然还不能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就可以通过中医来调理,可参考八珍汤加减调理,既能补气,也补血,补而不滞,还不会上火。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线下医院及时就医。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