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妈妈做怪味花生的场景总是浮现在眼前,那个站在厨房角落里的小女孩总是眼巴巴地望着锅里咕嘟咕嘟冒泡的糖浆,空气里飘散着花生和糖的香甜气息,这是我童年最深刻的味道记忆。
炒花生的时候满屋子都是那种特别的香味,妈妈说炒花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听那个爆裂的声音,从密集到稀疏的变化就像是在跟我们打招呼一样,我总是趴在厨房的门框上数着那噼里啪啦的声响,等到声音渐渐变小的时候就知道快要好了,那时候的心情特别忐忑因为就快能吃到新鲜出炉的花生了。
妈妈总是会把炒好的花生放在盆子里晾着,我就坐在旁边看着那些还冒着热气的花生,有时候实在忍不住就会偷偷拿一颗,还烫手却顾不上那么多,剥开带着余温的外皮塞进嘴里,那种酥脆的口感和淡淡的香味让人忍不住想再来一颗。
炒花生的时候屋子里总是特别热闹,妈妈说这是一门需要耐心的手艺,要一直不停地翻动锅里的花生,不然容易炒糊,我就在旁边看着她熟练地翻炒,时不时还要用铲子试试花生的火候。
每次妈妈做好怪味花生都会分装在好几个罐子里,说是要留着招待客人,但我总觉得她是怕我一次吃太多,因为每次都会把罐子放在很高的地方,但我还是会想办法偷偷拿来吃。
糖浆煮到什么程度最合适其实是很讲究的,我记得妈妈总是一边熬糖一边用勺子试,说是要看糖浆滴下来的时候是不是拉丝,这个火候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的成品。
熬糖的时候锅里会冒出一股特别的香甜味道,那种味道总是能勾起我的馋虫,我就站在一旁看着锅里的糖慢慢融化变成琥珀色的糖浆,那个场景至今都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
妈妈说糖浆太稀了花生就裹不住,太稠了又容易结块,所以要掌握好火候,就像人生一样需要把握好分寸,我那时候不太懂这些大道理,只是觉得能吃到香脆的怪味花生就很开心。
现在想想小时候总是嫌弃妈妈做事太慢太麻烦,但其实正是这种不急不躁的态度才能把美食做到最好,就像熬糖浆一样需要耐心等待才能等到最完美的状态。
记得妈妈每次都会把调味料提前准备好,说是要按比例来放不能乱来,但有时候看她做的时候其实也是凭感觉,可能这就是经验的积累让她能掌握得那么准确。
花椒面和辣椒面的比例要恰到好处,太多了会盖住花生的香味太少了又显得寡淡,妈妈说这就跟生活一样要有甜有辣才有滋味,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真是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现在自己动手做怪味花生的时候总会想起妈妈的身影,虽然现在用的是烤箱不是以前的老式铁锅,但那种期待的心情却一点都没变,还是会时不时打开烤箱看看花生的颜色。
每次做好了就会给妈妈发个照片,她总是说看起来不错然后问我有没有按她教的方法来做,其实我知道她是在关心我有没有继承她的手艺,这种温暖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幸福。
自己做的怪味花生总觉得差了点味道,可能是因为少了那份童年的记忆和期待,但这种动手做美食的过程却让我感受到了和妈妈更多的联结。
怪味花生虽然只是一道很普通的零食,但它却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每次闻到那种特别的香味都会让我想起站在厨房里看妈妈做美食的场景。
长大后才发现原来食物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东西,它还是连接情感的纽带,是传递爱的方式,就像妈妈每次做怪味花生都会想着给我留一些一样。
现在自己也会做这道美食了,但总觉得比不上妈妈的手艺,可能是因为少了那份用心和耐心,或者是因为现代生活太过匆忙让我们失去了慢慢品味的心情。
那个站在厨房里偷吃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家的眷恋却一直都在,就像这道怪味花生一样,简单却充满了温暖的味道。
每次做怪味花生的时候都会想起以前家里来客人,妈妈总会把这个端出来,那时候觉得特别自豪因为这是妈妈的拿手好菜,现在想想其实这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记得有一次表姐来家里玩,一尝这个就说好吃,后来每次来都要吃,妈妈就总会提前准备好,这种用美食维系的感情真的很温暖也很珍贵。
以前总觉得做美食很麻烦很费时间,现在才明白其实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就像这道怪味花生一样,看似普通却包含了很多的用心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