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荣成市崖西镇占家村来了一位长相漂亮的外国友人,村民们听说后,都好奇地围了上来,想瞧瞧这位与众不同的外国姑娘长啥样。没想到,邓忠刚带回来的那位外国女子是他的媳妇努内。当村民们纷纷围上来,和她亲密接触,努内才发现,这里的农村和她想象中的差距那么大,这让她一下子有点难以接受。可是因为舍不得和邓忠刚的那份情,也舍不得两个双胞胎女儿,所以我决定还是留下。最终,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他在家养起了鸡,开了家餐馆赚了钱,并且用心培养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让她们顺利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这位外国姑娘为啥乐意嫁给山东那位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小伙子,并且他们是怎么一步步把日子过红火的呢?【一、异乡邂逅的爱情】1967年,邓忠刚在山东海边的一个小村子里呱呱坠地,这村子四周被大海围着三边,村民们平时就靠出海捕鱼和种庄稼来过日子。
所以,邓忠刚家的钱挣得不多,加上他还有两个哥哥,家里负担很重,生活过得非常不容易。上世纪70年代,咱们中国还挺落后的,邓忠刚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有多差。他上了几年学,但家里实在没钱供了,所以邓忠刚就只好不念书了。没读完书的邓忠刚早早就得为生计忙活,小时候就帮着家里种地,等年纪稍大些,他就出门去打工挣钱了。邓忠刚既没有啥技术,也没啥手艺,他唯一的挣钱法子就是靠出卖劳力,于是,邓忠刚就这样天天卖力地干着活儿。不过,就算这样,家里的情况还是老样子,结果27岁的邓忠刚还是一个人,没能娶上媳妇。不过日子还得往下过,赚钱这事儿真是急不得也得急,毕竟兜里没钱啥也干不成。邓忠心里琢磨着要扭转自己的运气,巴望着能过得舒坦点儿。邓忠刚一心想着怎么挣钱,所以总是努力去抓住每一个出现在他生活里的机遇。正因为这样,他在国外遇到了那个会和他共度余生的人。
1994年5月份的一天,邓忠刚听闻了一件事,说是荣成市跟亚美尼亚一起合办了个面粉厂。这个加工厂设在海外,现在正面向国内找人去国外干活,给的工资还挺高。邓忠刚想想自己的情况,心里特别期待这份高工资的工作。他心里琢磨着到国外去闯荡一番,所以立刻就报了名,把出国计划安排得妥妥的,接着就踏上了前往亚美尼亚的旅程。邓忠刚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和亚美尼亚大不相同,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做起事来特别方便快捷,而且到处都是发展的好机会。在这个地方,能找到工作真不容易,邓忠刚感觉自己的活儿挺有奔头的,只要好好干,回报肯定少不了。这一年,邓忠刚一直勤勤恳恳,特别有拼劲儿,可日子久了,身为外地人的他,总感觉和周围的一切不太合拍。在这儿的日子越过越煎熬,加上工作压得人喘不过气,就这么一天,邓忠刚终于被重担压垮了。
大家伙儿一块儿把邓忠刚送到了旁边不远的医院,但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他因为重感冒,在医院里头足足躺了7天。只有少数工友会找时间来看看邓忠刚,剩下的漫长日子里,邓忠刚都得一个人硬撑过去。病人都很虚弱,邓忠刚也是这样,他特别希望有人能关心他,这时,医院里的一位护士给了他温暖。这位名叫努内的护士,对每个病人都特别有耐心。当她瞧见邓忠刚这个孤身在外的中国人时,心里不由得涌起了一股同情。所以那段时间,大家对邓忠刚特别关照,不时还会主动帮他拿碗打饭,拎热水壶,这让邓忠刚心里感到非常暖和。他被努内的善良深深打动,不知不觉间就被她迷住了,邓忠刚发现自己爱上了努内,心里认定她就是那个要一起走完余生的人。在住院期间,努内对他的细心照料,让邓忠刚心里充满了感激。所以,等到出院那天,邓忠刚壮起胆子,向努内要了联系方式,想好好谢谢她。
邓忠刚回到了工作岗位,不过从那以后,他还是会经常想念努内,于是他下定了决心,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哪怕只是跟努内做普通朋友,或者向努内表达一下谢意也挺好的,所以邓忠刚拿起了手机,给心里喜欢的人打了电话。渐渐地,他们俩越来越常联系了,关系好得不得了。只要有空,他们就会约着一起出去玩乐。在两个人慢慢熟悉的过程中,邓忠刚为了让努内地开心,下了不少功夫,他给努内地讲了不少中国浪漫的爱情故事。多番接触下来,努内对邓忠刚也挺有好感的。有次他们一起划船时,邓忠刚给努内讲起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传奇。听完这个故事,努内心里特别激动,忍不住就问:“要是我变成了白娘子,你愿不愿意当许仙呢?”邓忠刚愣了一下,突然恍然大悟,紧接着就回答说:“我会像许仙对待白娘子那样对你好的。”
但其实努内只是被故事迷住了,对邓忠刚并没有别的想法,可邓忠刚却会错意了,他觉得两人已经心意相通了。日子一天天过去,邓忠刚心里突然有了个念头,想去努内家串串门,于是他就给努内打了个电话。努内一听,以为是朋友要来家里聚聚,就高兴地答应了。没想到邓忠刚却乐开了花,觉得这是个大好时机,于是满心欢喜地做起准备。等到那天真的来临时,他还特地备上了一枚戒指。走进努内家,一见到努内的爸妈,邓忠刚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努内的爸妈毫无防备,一听这话都愣住了,不过念在邓忠刚是努内朋友的份上,他们没有给邓忠刚脸色看。没办法,只能让邓忠刚进了家门。努内心里挺惊讶的,因为她从没往那方面想过邓忠刚,他们俩实在差太多了。努内一直以来都只是把邓忠刚当作好朋友。突然间,场面变得有点尴尬,邓忠刚似乎察觉到了这一点,可他心里不甘心就这么算了,于是提出给大家动手包顿饺子吃。说到饺子这玩意儿,努内家其实也略有耳闻。为了缓解那份别扭,邓忠刚机灵地钻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大伙儿就围坐一块儿,美美地吃了一顿饺子。
后来,邓忠刚走了,不过他还是会常常在周末时去探望努内的爸妈,给他们露几手中国菜,顺便搭把手做做家务。日子久了,努内妈开始主动问邓忠刚周末会不会来,还打听他会做什么美味。慢慢地,努内的爸妈对邓忠刚的看法变了,觉得女儿跟他过日子也挺好。在亚美尼亚,通常男人不碰厨房的活儿,但邓忠刚是个例外,他厨艺很棒,这样一来,努内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只被厨房束缚住了。努内好长时间都没法接受这个事实,她家里那么有钱,她原本想的另一半,可不是邓忠刚这种看起来土里土气又没啥钱的小子。不过,努内的妈妈却对她说,邓忠刚这人挺实在的,对努内也是真心喜欢,要是努内选择和邓忠刚在一起,肯定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努内心里还是有点不愿意,毕竟他们俩差距太大了。但后来,在邓忠刚生日那天,他邀请了努内,努内这才去了。努内因为和邓忠刚的事情感到很纠结,一答应他的邀请就反悔了,结果后来跟妹妹聚餐时,又把这事儿给忘了。
当我记起要去邓忠刚家并匆匆赶到时,已经过了俩钟头。而邓忠刚呢,早就在门外头足足等了努内两个多小时了。邓忠刚为了等努内,就穿了件薄衬衫站在那儿,头发、眉毛还有胡子都白了个遍。努内瞧见这样的邓忠刚,心里头特别感动。她察觉到了邓忠刚的心意,那一刻,努内心里也暖洋洋的,打那以后,他们俩就走到了一起。1996年,努内和邓忠刚在埃里温市喜结连理,婚后第二年,他们迎来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孩。【二、一起回国】1997年的时候,邓忠刚的签证到期了,他出门在外也已经三年了。虽说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可心里还是时常惦记着老家,想着祖国,念着爸妈。他心里越发想着要回家,这种感觉越来越重。巧的是,就在这时,邓忠刚工作的公司开始辞退员工,而邓忠刚也不幸地被列入了失业名单。在种种情况的混合影响下,邓忠刚决定跟妻子努内商量,一起回到他心心念念的祖国,那片他再熟悉不过的土地。
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努内的爸妈拼命阻拦,主要是他们俩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努内压根儿不会中文,要是回国了,沟通就成了个大难题。这实在太难了,努内根本想象不出和邓忠刚回中国后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心里特别害怕,甚至好几次都说不想来中国了。由于夫妻俩看法不一,家里老是吵架,矛盾越闹越大,邓忠刚还是不停地开导老婆。他不停地夸赞着家乡有多棒,讲起家乡靠着大海,海水蓝蓝的,天空也蓝蓝的,家里还有个超大的院子,听起来真是处处都好。亚美尼亚没有海,所以努内对大海有着特别的感情和钟爱。邓忠刚察觉到妻子对大海的痴迷后,就更加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大海的迷人之处。邓忠刚不停地向努内及她的父母描绘着家乡的美景,那份对故乡的热爱,让他讲述起来乐此不疲。努内渐渐熟悉了中国,觉得哈尔滨、上海这些地方真是漂亮极了,心里也开始犯嘀咕,想着老公说的农村估计也挺不错的。
尽管心里头爱着大海,也对这段感情万分留恋,但当丈夫恳切地希望她回国时,努内最终还是决定跟着丈夫一起回家。可在回国的途中,他们还是碰到了挺多麻烦,小女儿不小心发起了高烧。看过医生后,他们只能改乘火车继续归家的旅程。可是火车上人挤人,得坐上整整7天7夜呢。邓忠刚决定坐火车时,心里直打鼓,压根儿没敢跟努内说这一路得这么久。在火车上,看着女儿那娇弱的样子,加上周围乱哄哄的,努内不停地问邓忠刚:“咱们还得多久才能到站啊?”但在火车上,望着窗外一栋栋高楼和那片看不到边的大海,努内原本烦躁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她开始满心期待邓忠刚的家会是什么样子。可当她好不容易走到终点,映入眼帘的是矮小简陋的土坯房,狭窄的空间,还有邓忠刚父母那不太热情的态度,以及那些好奇围观还动手碰碰摸摸的乡亲们,努内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她趁没人注意,一个人坐在门边,悄悄地抹着眼泪。这毕竟是自个儿挑的路,邓忠刚家里头条件差也不是他能决定的,咱不能因为这样就离开他,再说了,咱俩还有两个宝贝闺女呢。
努内决定不走了,她想和邓忠刚一起过日子,好好把女儿抚养长大。她愿意接纳邓忠刚的所有。当他们住在一起后,日子还是乱糟糟的。一开始,因为语言不通,努内只能和邓忠刚说话,跟其他人根本没法交流。过了好久,她也只会蹦出一个“好”字来。村里的人有时会暗地里笑话她,但最难改的还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这儿没有商场,想买啥只能等到赶集的时候。努内压根儿不懂咋干农活,她以前从没碰过这些。不过,种地对于乡亲们来说可是件头等大事,是他们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因此,努内也只能选择适应新环境,她动手学起了割草、播种、收获庄稼,还学着做面食、洗衣服,跟邻居们聊天解闷,跟小商贩们斤斤计较价格。努内确实非常努力,他咬牙坚持学会了新技能,但这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刚开始干农活那会儿,努内的手老是被磨得生疼,腰也疼腿也酸。就连刚开始洗衣服那会儿,她也出了洋相,竟然把衣服丢进了煮饭的大锅里,做馒头时更是把糖误当成了味精给放了进去。
由于吃的和之前大不一样,努内的体重迅速减轻,而且想和父母联系上特别不容易,得跑上半个小时才能找到个能打电话的地方。生活的突变让努内特别想念老家,晚上总会忍不住掉眼泪。不过还好有邓忠刚在身边安慰她,为了让努内别太辛苦,邓忠刚自己总是忙前忙后,累得不行。不过努内慢慢适应后,情况就变得越来越好了,她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小村庄,日子过得也越来越顺心。【三、艰难适应 赚钱致富】1998年的时候,努内的妈在电话里了解到了邓忠刚家的状况,还知道了女儿过得挺不容易,就赶紧汇了笔钱过去,好让他们能挺过这个难关。拿到这笔钱,努内跟老公合计了一下,决定开个养鸡场。毕竟一年到头光种地,也就挣个几千块,根本不够家里开销的。后来,他俩决定搞个养鸡场。起初,这活儿可不容易,钱也挣不着。不过,等到第三批鸡出栏后,他们的生意就渐渐步入正轨了。这批鸡卖了个好价钱,九千多呢,这让夫妻俩对养鸡场更有信心了。从那以后,他们每年养鸡能挣两万多块。
努内一家子越来越亲密,她的女儿们不知不觉间长大了许多,一晃眼八年就过去了,这时候努内也已经35岁了。有天碰巧,努内跑到威海挑布料,结果撞上了一群做买卖的俄罗斯朋友,他们正愁找不到翻译呢,努内二话不说,立马就上去帮了把手。在这儿稍微歇了歇脚,努内心里头又浮现出在亚美尼亚的日子,她特别想念老家,回到家也老是发呆。没多久,有记者得知了养鸡场的事儿,就把努内的经历写成了报道,之后努内一家还受到了电视节目的邀请。在电视节目里头,努内说她特别想回家,毕竟她已经八年没去过亚美尼亚了。有个老板瞧见了这事儿,就出手帮了努内一把,想让她能回家看看,于是给了她五万块钱。不过,努内拿到钱后,心里盘算着要用这五万干点啥,而不是随便花掉。努内体验过乡村外面的世界后,心里明白得很,她钟爱城市,偏爱整洁的环境。对于农村,她提不起兴趣,更不想一辈子都被拴在那里。
再加上自家的闺女们都热爱跳舞,为了给她们提供更优越的环境,自己也不能老是呆在村里,只守着那一小块田地。于是,努内打算自己开公司。她在当翻译的过程中发现,经常有俄罗斯的船只停靠在荣成的石岛港。不过石岛缺少俄罗斯人口味的菜肴,所以努内打算在石岛开个咖啡厅,好让外国朋友们愿意来光顾。不过,要开一家咖啡馆,起码得准备10万块钱,努内他们只能四处借钱来凑这个数了。邓忠刚心里有点打鼓,毕竟他在农村过了好多年舒心的日子,家里一切都挺好的。他觉得守着几亩地过日子更踏实,所以不太想冒险去开店。可是努内坚决不同意别的方案,经过她的反复劝说,邓忠刚最后也点了头,于是努内着手开起了咖啡馆。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困难重重。
努内一个人忙前忙后,既要招待客人,又要当翻译,还得管账,渐渐地,咖啡馆的生意有了起色,吸引了不少俄罗斯人,他们一看到这个咖啡馆就觉得特别亲切。渐渐地,努内的咖啡馆名声在外,就连许多日本和韩国的外国朋友都慕名而来品尝。开业头一年,努内的咖啡店就净挣了11万。几年工夫,努内两口子靠开咖啡馆赚的钱,买了房子,添了车子,还新开了一家努内特色美食城。努内一家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小结】努内和邓忠刚在培养女儿方面可没少下功夫,她们俩闺女打小就模样俊俏,特别招人待见。俩孩子都对跳舞情有独钟,还爱在别人面前秀一秀,努内很支持她们的兴趣,便带着她们去学舞。两个闺女也去参加了环球比基尼小姐大赛山东区的最后比拼,后来她们俩都一起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深造。如今,两个闺女都完成了学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宝贝孩子,而努内开的那家美食城,也变成了荣成市旅游的一大亮点。2、新民晚报:爱情无国界,讲述外国女孩和中国农夫的奇妙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