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的“曾师长”】2017年7月的时候,赣州市会昌县公安局碰到了一件怪事,有个叫池某的人来报案,说他感觉自己不久前好像被一个自称“师长”的人给耍了。报案的人说,这位被叫做“师长”的人是曾姓,是会昌县本地人,他说自己在军委管政治工作。
池某家的儿子今年要退伍回家了,但家里人想让他继续留在部队,努力争取转成干部。不过呢,他儿子各方面的条件都达不到转干的要求,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这可把池某急得不行,所以他打算拿钱去疏通关系,找找捷径。后来,通过朋友的好几次引荐,池某终于见到了这位“曾师长”。
池某一家都是平头百姓,刚开始对熟人介绍的那位“曾师长”半信半疑。不过,等他们头一回跟“曾师长”见了面,池某心里就踏实了,觉得这回算是找对人了。池某说,他头一回见到“曾师长”是在办公室,那会儿师长穿着军装,肩膀上明晃晃地缀着“两杠四星”的大校肩章,说话声音洪亮有力。
听完池某的请求,“曾师长”轻轻皱起了眉头,语气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这样做是想投机取巧,走不正当的门路。听到老师的严厉责骂,池某一下子吓得浑身冒冷汗,心里所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接着,可能觉得自己刚才话说得太重了,“曾师长”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开始和池某谈起了他儿子的事情。
从当兵时的经历谈到家里琐事,池某小心翼翼,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两人聊得很投机,“曾师长”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了。听完之后,“曾师长”忍不住咧开了嘴,“我觉得吧,这小伙子还行,转干部也不是没门儿,我这就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说完,“曾师长”就拎起桌上的麦克风,开始拨打电话。聊了大约五分钟后,他转过头对池某说:“转干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没门儿,但规矩就是规矩,我插不上手。而且这事儿还得靠钱来疏通,得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一听这事儿有戏,池某赶紧追问得花多少钱。“曾师长”稍微皱了皱眉,想了想,回答说:“大概得五十万吧。”
一听到这个数字,池某心里猛地一惊,但转念一想儿子的未来和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池某便爽快地应承了,随后与“曾师长”道别。回到家中,池某赶紧把家里的积蓄全拿出来,还向亲戚朋友们东拼西凑了一番,好不容易集够了五十万,转到了“曾师长”的账户上。
听了“曾师长”拍胸脯做的保证,池某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安心等着好消息的到来。瞧瞧这位“曾师长”,真够朋友,隔三差五就给池某打电话,一会儿说“已经上手办理了”,一会儿又讲“正处在最后把关阶段”,到最后一次通话,“曾师长”还告诉他,“全都搞定了”……
知道儿子将来的事有着落了,池某心里特别高兴,当天就和老婆准备了一大桌好酒好菜,打算请“曾师长”来家里吃饭。可“曾师长”说自己工作太忙,来不了,还热心告诉池某这两天要把文件手续准备好,说完就挂了电话。池某照着“曾师长”的指示,把所有该办的文件手续都准备好了,满心等着好消息。可没想到,到了儿子退伍的那天,他并没有像盼望的那样留下来转成军官,而是和大家一起退了伍,直接回了老家。
看到眼前的情景,池某急了,赶紧给部队打电话问是不是弄错了,可部队那边说“一切正常”,他又慌忙拨通了“曾师长”的号码。然而,这个电话此刻就是打不通,直到这时候,池某才明白过来,自己是上当受骗了。
【四处行骗,业务广泛】巧了,会昌县有不少人都被这个“曾师长”给骗了,不只池某一个人。这位“曾师长”的手段可不少,从帮人调工作到从监狱里捞人,好像啥都能干。除了池某,还有个受害者是宋某,而宋某的妻子摊上了一件刑事案子。宋某当年被判了六年牢,看着老婆也要跟着自己进监狱,他急得团团转,四处托人找关系,可都没能解决问题。后来,通过朋友牵线搭桥,我终于和“曾师长”取得了联系。宋某心里明白妻子做错了事,所以在面对“曾师长”时,他哭得稀里哗啦,诉说着和妻子多年的深厚感情,恳求“曾师长”无论如何得伸出援手帮他一把。
让宋某没想到的是,当他跟“曾师长”说完自己的事儿后,“曾师长”竟然真的被说动了,立马拍胸脯保证会全力帮忙。按照宋某的说法,“曾师长”那时候直截了当地讲,他在上头有些人脉,像司法厅啊、法院这些地儿,里面的头头脑脑不是他以前的战友,就是他的老同学。只要宋某肯说一声,他的妻子就能安然无恙。当时,“曾师长”立刻给宋某想了个办法,他说,遇到这么大的事儿,首先得赶紧给受害者赔钱,求得他们的原谅,先把赔偿款给垫上。
这样一来,就有了更多周旋的余地。只要受害者能够原谅,再花点钱去打点关系,那宋某的妻子被判的刑期就有可能大大缩短,说不定还能争取到缓刑呢。
听完“曾师长”条理清晰的分析,宋某高兴极了,觉得自己真是找对帮手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他陆陆续续按照“曾师长”的吩咐,往对方的银行账户里转了好几十万。但是,就算钱全数支付了,再审申请也递交了,妻子的刑期还是老样子,法院该怎么判决还是怎么判决,一点没变。
宋某大吃一惊,赶紧给“曾师长”打电话,想问问是不是碰到啥突发情况了?电话里,“曾师长”声音挺严肃,说现在流程上卡壳了,还得再拿出一笔疏通费才行。
听到消息后,宋某啥也没说,立马又把钱转了过去。然而,到了宣判的那天,宋某一看到判决结果,差点儿没站住,忙活了一个多月,老婆最后竟然被判了六年牢!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最近,会昌县接连冒出好几起冒充军人的事件,这事儿引起了警察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刻动手查起了这位“曾师长”的底细。但是警察试着在会昌户籍档案里查“曾祥铭”,也就是曾师长的本名,结果却发现这个名字已经被取消了,啥有用的信息都没找到。线上搜索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
警察决定换个方法,直接跑到曾祥铭的老家——会昌县珠兰乡下照村,去当面了解他的情况。到了这儿,我们才开始慢慢搞清楚这位“曾师长”到底是谁。
听村民们说,曾祥铭是我们村的,学历不高,只读到中学。他1997年去当了兵,打那以后,就很少回村里来了。从村里干部那得知,曾祥铭当兵四年,那时候他在厦门。退伍后,他先回了老家呆了阵子,接着又去了厦门。这些年他具体做什么工作,村里人也不太清楚。
不过,有几个和曾祥铭一起喝过酒的老乡说,曾祥铭自己讲他在部队里“过得挺不错,接下来要去干点秘密任务”。
这些话刚开始时,村民们半信半疑,但到了2014年到2015年间,曾祥铭又一次回到乡里,这时村民们才真的信了。重回村子的曾祥铭,穿着一身威风凛凛的高级军官制服,炫耀地说这些年他已经升到了师长的职位。
一回到老家,曾祥铭首先就想把下照村的祠堂修缮一下,因为在抗日战争那会儿,下照村有十几个姓曾的英雄牺牲了。为了纪念那些英雄,村民们把自家的祠堂改成了纪念馆,但时间久了没人修,纪念馆就变得破旧不堪了。
这次回老家,曾祥铭自己掏钱把地方修缮了一番,而且他还带回来一块牌匾,上面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字样,被郑重其事地挂在了纪念馆的大门上……下照村里的人几乎都夸这位有能力的老乡,说老曾家真是有出息了。就算警察来村里调查,他们还是坚信是警察弄错了,根本不相信别的可能。
【“假军官”娶了真女军官】这时候,曾祥铭没呆在老家,警察这次白跑了一趟,就得知一个情况:曾祥铭老爱往厦门跑。那么,曾祥铭现在会不会还在厦门呢?2017年夏天7月份,会昌的刑警跑到厦门去,和厦门警察联手抓曾祥铭。多亏了大数据和先进的监控系统,他们最后终于找到了曾祥铭,并成功把他逮捕了。
最后,警察在他的家里把他抓住了。曾祥铭被抓住以后,一开始对警察的问话“火冒三丈”,说现场的警察没资格审问他。不过警察早就料到了,他们叫上了厦门部队的纠察队一起出手。当假军人碰上真军人,曾祥铭立马就没了底气,最后只好认了罪。警察在曾祥铭的家里搜出了好多东西,包括“军装”、“军官证”、“肩章”、“资历牌”、“合照”还有一些“印章”,这些都是跟案子有关的。
这些年,曾祥铭每次办事都非常彻底,他不仅买了冬天和夏天穿的整套军装,还特地准备了一套部队用的信纸和证件,样样俱全。那些上当的人一看这阵仗,通常就深信不疑了。警察调查发现,为了提高骗人的成功率,曾祥铭特意找了个司机,名叫朱某来帮忙。朱某以前给曾祥铭当过司机,但说到曾祥铭的身份,朱某只知道他是个部队里的大官,别的一概不清楚。
曾祥铭对朱某说,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在部队了,但他不想失了身份,所以才找人给自己开车。他还叮嘱朱某,平时得穿上军装,一举一动都得像个军人。朱某对这些吩咐深信不疑,全都照做了。虽然朱某对曾祥铭的话十分顺从,但最后他还是没能避免被骗的结局。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曾祥铭有一天给朱某指了条赚钱的门路,就是接手建部队的低价出租房。
曾祥铭说,部队里有个大项目正在找人投资呢,要是朱某愿意出钱,他打包票,以后朱某能赚回好几倍的钱。听完曾祥铭的一番话,朱某心里热乎乎的,接下来的几年,他不仅没向曾祥铭要过一分钱的薪水,反而陆陆续续给了曾祥铭大概五六十万元。到曾祥铭被抓的时候,他大概骗了别人300万元钱。曾祥铭不光骗钱,更离谱的是,他还骗了个女军官的感情。他靠着假身份,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位真正在部队里的女军官。
别人看到曾祥铭花钱如流水,一点没起疑心,竟然真的听信了他的说辞。没多久,两人就感情升温,很快结了婚。可一直到曾祥铭被抓,这位女军官都没发觉自己的老公原来是个骗子……曾祥铭被抓了,可是像他那样假装军人的事情还是接连不断,一个根本没当过兵的人也能干出这种事来。只要换上一套全新的军装,就能轻松骗到别人的信任,进而骗取他们的钱财。这些人利用了大家对解放军的信任,极大地损害了军队的形象,真是让人气愤不已。琢磨背后的缘由,现在市场上假冒军装的制作和贩卖是个大问题。虽说我们国家早就出了法律规定,不让私人做军装,但实际效果还是不太好。
说白了,那些想靠这个赚钱的坏心眼商家,要躲过市场管理部门的眼睛,实在是太轻松了。听说有这么个情况,“虽然军服不让做了,但做假军服用的布和颜色还是能随便买,而且根本管不过来。像纽扣、肩章这些小玩意儿,制作起来也不难,只要有心,总能想办法搞到手。”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让现在社会上经常出现“冒充军人”的情况。
为了处理上面提到的这些情况,2021年10月,咱们国家的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训练管理部、国防动员部、政法委,还有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文旅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多个部门一起行动,搞了个叫“守护军装”的大检查,专门去查找和解决这些问题。自从行动开始,陆续有好几个制作假军服的黑窝点被揪出来并受到了处罚。今年1月24号,福建省军区的纠察队再次走进市场,专门查看了好多家卖户外用品和军品的店铺,收获不小。有了各部门的陆续参与,以后像曾祥铭那样假装军人骗人的事儿,肯定会慢慢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