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21世纪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迁,全球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上升。肥胖,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显著提高多种疾病风险,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风险,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基于此,在2024年第60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2024)上,来自西班牙纳瓦拉大学内分泌学与营养临床学院的Gema Frühbeck教授,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医院肥胖症研究与综合管理中心(EASO)医学部的Luca Busetto教授和哥本哈根斯泰诺糖尿病中心(SDCC)、卡林罗琳卡学院的Mikael Rydén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整理其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1. 肥胖管理新理念:肥胖是导致T2DM的重要桥梁
肥胖症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自1980年以来,全球肥胖人数翻番,增长超过10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截至2030年,将有1/5的女性和1/7的男性患有肥胖症[1]。在2013年发表的立场声明中已经提出,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也是通向其他疾病的“大门”[2],如T2DM、心血管疾病(CVD)、部分癌症等,进而增加死亡率并缩短寿命。
目前,肥胖仅被定义为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脂肪组织的过度积累,且测量标准也仅包含两个简单的维度(体重和身高),但肥胖作为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这种测量方法无法全面反映肥胖的实际情况[1]。因此,EASO强调了超越体重指数(BMI)的必要性,且在“肥胖ABCD诊断:EASO对具有临床和科学意义的诊断术语的立场声明”中提出肥胖是一种基于缺氧的慢性疾病(ABCD),不仅仅是关注脂肪的数量,更要关注它的分布和功能[3,4]。脂肪组织作为多功能的动态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多种因子,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导致T2DM等多种脂肪疾病。研究发现,无论代谢状态如何,肥胖患者比非肥胖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大[1]。
肥胖患者的代谢紊乱可以通过减轻体重和脂肪来逆转。研究表明,体重减轻5%~10%可以显著降低T2DM和CVD的风险,并改善血脂、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和生活质量(图1)[1]。治疗肥胖症的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重手术,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终身干预有助于β细胞的正常化,实现糖尿病缓解[6]。此外,手术治疗,如胃旁路手术或胆胰转流术(BPD),也可以迅速减轻体重并改善T2DM。然而,体重减轻并不仅仅是内脏脂肪组织的减少,总肌肉含量和骨矿物质密度也可能下降,并参与葡萄糖的代谢调节。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肥胖,并采用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来管理[1]。
图1. 体重减轻对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改善
EASO提出了《成人肥胖的诊断、分期和管理的新框架》,旨在更准确地反映肥胖作为一种基于脂肪组织的慢性疾病的本质,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更全面地理解和应对肥胖带来的健康挑战[7]。
2. 肥胖管理新探索:超越BMI的新指标可有效改善T2DM预后
肥胖已被确认为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其诊断和管理指南尚未完全与慢性疾病的概念相一致。为了改进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成人肥胖的诊断、分期和管理的新框架》[7],旨在超越BMI这种传统的简单计量方式的局限。目前,世界肥胖联盟采用的BMI临界值“一刀切”模式,在临床分期上表现相对较差。主要问题在于BMI无法精确反映个体的身体成分、脂肪分布以及与并发症相关的风险[1]。
首先,不同性别和种族人群在相同的BMI值下可能有不同的体脂百分比(图2)[1,8]。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尝试使用直接测量或估计体脂百分比的方法,如DEXA扫描等,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并不现实。因此,新框架建议仅对有疑问的人群,如高风险人群等[1,7],使用DEXA等技术来测量身体成分。
图2. 不同患者中的BMI及体脂率
其次,BMI无法精确反映个体的并发症风险。尽管肥胖的心脏代谢并发症与脂肪组织的分布和功能关系密切,但仅根据BMI值进行评估,会发现在任何BMI水平下,实际代谢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更高。因此,新框架强调测量额外因子的重要性,如腰围与身高比(WHtR),这些指标与并发症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且不同种族的风险截断值往往是相似的,可以选用0.5作为临界值[1,7]。
在肥胖管理领域,传统上我们以体重减轻的百分比作为治疗目标,但这种做法并不普遍适用于所有慢性疾病的管理。普遍观念认为,要实现显著的健康改善,至少需要达到两位数的体重减轻百分比。不过,对于高血糖和高血压患者来说,即使体重仅减轻5%,也可能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对于肥胖管理,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治疗目标[1]。
基于此开展了一项队列研究,旨在探究肥胖指标的变化与10年肥胖相关并发症(ORC)风险的相关性,制定治疗目标,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护理,并帮助医生和卫生系统提供最具临床和经济效益的治疗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减重(BMI降低)和WHtR的不同组合,可以降低ORC的风险。与降低BMI相比,降低WHtR与降低T2DM风险的相关性更强,且仅WHtR的变化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相关,而BMI的变化与降低高血压和髋膝骨关节炎(OA)风险相关。此外,与体重/腰围的百分比变化相比,减重后的绝对WHtR和BMI水平是10年ORC风险较低的更准确指标[9]。
3.肥胖管理新征程:糖尿病前期人群减重可预防T2DM
糖尿病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从健康状态开始,经过糖尿病前期,最终可能发展为T2DM。尽管在T2DM的早期阶段有可能恢复到健康状态,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这一过程变得越来越困难[1]。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主要基于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参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糖耐量受损(IGT)的患者约有4.64亿,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者约有2.98 亿,这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风险的一个既定危险因素症[10,11]。但不同种族人群的肥胖和T2DM风险也存在差异,白种人只有在BMI较高时患T2DM的风险增加,而其他种族如亚洲人、非洲人和南亚人在较低的BMI水平下就可能发展为T2DM[12]。
脂肪组织在身体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脂质有时候却是“坏分子”,必须储存在皮下脂肪组织这一安全储存场里,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1]。然而,当皮下脂肪组织的储存能力达到极限,无法再容纳更多的脂质时,这些多余的脂质就会转移到其他部位,如肝脏和胰腺,甚至进入血液循环,不仅影响了这些器官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如T2DM、CVD等[1]。
减重在T2DM的缓解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指出,减轻体重10%~ 15%可能有助于缓解T2DM,而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或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可以降低T2DM的发病率,并改善CVD的长期预后(图3)[13-15]。然而,维持减重成果是一个挑战,因为人体的生物学机制本质上是为了抵御饥饿。当人们减重时,体内的激素变化可能会导致饥饿感增加和饱腹感减少,这使得长期保持减重效果变得困难[1]。
图3. 生活方式调整对预后的改善
为了预防糖尿病前期,《2023年糖尿病护理标准: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建议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至少7%的体重减轻目标。这通常意味着需要从日常饮食中减少约500~1000 kcal的热量摄入,并结合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此外,也可以考虑采用多种饮食方案,如地中海饮食等。对于高风险的患者群体,采取更强化的预防措施,如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等[16]。
结语
肥胖是T2DM的重要风险因素。体脂过度堆积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最终发展为T2DM。此外,肥胖还可能通过炎症和激素失衡等机制影响血糖控制。减重在T2DM的缓解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策略。
1.EASD/EASO Symposium: Obesity and diabetes:the intertwined syndemic. EASD 2024.
2.Frühbeck G, et al. Obes Facts. 2013; 6(2): 117-20.
3.Blundell JE, et al. Obes Facts. 2014; 7(5): 322-8.
4.YFrühbeck G, et al. Obes Facts. 2019; 12(2): 131-136.
5.Zhou Z, et al. Diabetologia. 2021; 64(9): 1963-1972.
6.Perdomo CM, et al. Lancet. 2023; 401(10382): 1116-1130..
7.Busetto L, et al. Nat Med (2024).
8.Gallagher D, et al. Am J Clin Nutr. 2000; 72(3): 694-701.
9.Busetto L et al. Presented at the 31°European Congress On Obesity (ECO), May 12-15, 2024.
10.Rooney MR, et al. Diabetes Care. 2023 Jul 1;46(7):1388-1394.
11.Huang Y, et al. BMJ. 2016; 355: i5953.
12.Caleyachetty R,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9(7): 419-426.
13.Knowler WC,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346(6): 393-403.
14.Lindström J, et al. Lancet. 2006; 368(9548): 1673-9.
15.Li G,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4; 2(6): 474-80.
16.ElSayed NA, et al. Diabetes Care. 2023; 46(Suppl 1): S41-S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