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亚洲人群T2DM相关CKD治疗困境——非奈利酮新证据惊艳亮相

星弘康康 2025-04-23 20:28:39

编者按: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半数以上为亚洲人群,其合并慢性肾脏病(CKD)风险高、进展快,传统治疗难以平衡肾功能保护与心血管风险控制。202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世界糖尿病大会(IDF 2025)发布的基于FIDELITY研究的亚洲人群分析数据显示,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非奈利酮可通过减缓eGFR下降速度、改善白蛋白尿分期来延缓肾功能衰退,且安全可控,进一步夯实了其在T2DM相关CKD亚洲人群管理中的循证基础[1]。同时,德国亥姆霍兹中心糖尿病研究小组成员Oliver Schnell教授基于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据,系统阐述了非奈利酮在心肾疾病患者管理中的重要临床价值[2]。本文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并邀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琳教授进行精彩点评,供读者参考。

FIDELITY亚洲亚组分析要点概览

基于FIDELIO-DKD与FIGARO-DKD两项Ⅲ期试验的预设合并分析——FIDELITY研究证实,在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治疗的T2DM相关CKD患者中,非奈利酮较安慰剂显著降低心血管及肾脏复合终点风险[3]。IDF2025上公布的针对占研究总人群22%的亚洲人群(n=2858)的事后亚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非奈利酮延缓肾功能衰退的特异性获益[1]。

显著减缓慢性eGFR下降速率:无论基线eGFR水平如何,非奈利酮较安慰剂均可减缓亚洲患者年化eGFR下降速度达1.08 ml/min/1.73m2。基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0 mg/g与≥300 mg/g亚组的慢性eGFR下降斜率较安慰剂分别减缓0.46 ml/min/1.73m2(95%CI:-0.25~1.18)和1.35 ml/min/1.73m2(95%CI:0.62~2.07),后者获益更为明显(图1)。

改善白蛋白尿分期:非奈利酮在亚洲患者中总体UACR下降幅度为34%,无论基线eGFR、UACR、收缩压、HbA1c水平如何、是否联用SGLT2i或GLP-1RA,治疗第4个月时UACR降幅达31%~42%。且非奈利酮可显著改善白蛋白尿分期,42.3%接受非奈利酮治疗的亚洲患者实现由大量白蛋白尿降至微量白蛋白尿,39.5%实现微量白蛋白尿“转阴”(即自30-30mg/g的“高水平白蛋白尿”降至30 mg/g以下的“正常水平”) (图2)。

安全可控:非奈利酮组治疗相关高钾血症(20.2% vs. 12.8%)及血钾>5.5 mmol/L(15.6% vs. 7.6%)发生率高于安慰剂,但需住院或永久停药的重度高钾血症比例极低(≤1.8%),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组间无显著差异(2.1% vs. 3.3%),提示整体风险可控。

图1. FIDELITY研究亚洲患者慢性eGFR斜率变化及按基线UACR分层的慢性eGFR斜率变化

图2. FIDELITY研究亚洲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转阴“总体及各亚组情况

nsMRA革新CKD治疗:非奈利酮的临床突破与全球指南推荐

CKD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峻挑战,尤其与T2DM共病关联显著加剧了心血管及肾脏不良结局风险。本次大会上,Oliver Schnell教授通过汇总非奈利酮的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循证证据,阐述了其临床价值,为T2DM相关CKD提供全新的治疗策略。

作用机制:非奈利酮通过选择性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度激活,抑制肾脏及心血管纤维化与炎症反应,从病理生理机制层面延缓疾病进展。

循证依据:FIDELITY汇总分析纳入13,026例T2DM相关CKD患者,其结果显示,非奈利酮较安慰剂显著降低心血管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衰住院)风险达14%,并显著减少肾脏复合终点(肾衰竭、eGFR自基线持续下降≥57%或肾脏相关死亡)风险达23%。亚组分析证实,无论基线eGFR或UACR水平如何,其疗效保持一致。治疗4个月时UACR较基线降低32%,且疗效持续至研究结束[3]。FINEARTS-HF研究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至射血分数轻度降低/保留的心衰(HFmrEF/HFpEF)合并CKD患者,结果显示心血管死亡与总心衰事件复合风险降低16%[4]。

指南推荐: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非奈利酮用于降低T2DM相关CK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肾衰竭风险(Ⅰ类推荐,A级证据),并减少心衰住院风险(Ⅰ类推荐,A级证据)[5]。

研究进展:正在进行的CONFIDENCE研究纳入T2DM合并CKD患者的多样化人群,比较非奈利酮与SGLT2i早期起始联合治疗相比单药治疗对延缓T2DM患者CKD进展的潜在影响[6],其结果将为临床实践中的早期多机制联合用药提供坚实循证支持。

专家点评

廖琳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作为T2DM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其治疗策略优化备受关注。本次IDF大会上公布的FIDELITY研究亚洲人群亚组分析,揭示了非奈利酮在延缓肾功能恶化及改善白蛋白尿方面的显著疗效与安全性,为这一高危人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

分析结果显示,非奈利酮可显著减缓慢性eGFR下降速度,提示非奈利酮基于抑制MR过度激活发挥的直接抗炎与抗纤维化效应,可有效延缓肾脏损伤。同时,无论患者是否联用SGLT2i或GLP-1RA,非奈利酮均能快速降低UACR(第4个月降幅31%~42%),促进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快速下降。这一双重获益模式不仅改善肾脏结局,还可能通过减少蛋白尿间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在对本团队既往开展的多项非奈利酮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系统性评价和综述后,我们发现其心肾保护作用在不同种族间存在一定差异:亚洲人群表现出更为突出的肾脏获益,而非亚洲人群则显现出更显著的心血管获益[7]。值得注意的是,在肾功能受损(eGFR<60 ml/min/1.73m2)患者中,肾脏结局改善尤为显著。亚洲人群在UACR和收缩压等关键指标上展现出更优的下降趋势[8]。最新FIDELITY研究亚组分析结果与此前发现高度一致,进一步验证了非奈利酮在亚洲T2DM相关CKD人群中的独特价值——其在提供可靠肾脏保护作用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安全性。

除FIDELITY研究证实的非奈利酮在T2DM相关CKD患者中的良好肾心获益,近期发表的FINEARTS-HF研究数据显示非奈利酮可降低射血分数≥40%的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心衰事件风险,心肾保护价值进一步扩展。即将完成的CONFIDENCE研究也将提供临床实践非常关注的非奈利酮与SGLT2i早期联合应用的积极数据,有望助力疾病多靶点早期干预新策略,结合个体化用药监测,实现“早筛早治,全程保护”的临床目标。

专家简介

廖琳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科主任,学术带头人,二级教授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三所大学的博士和博士后导师山东省医师协会代谢病与康养分会、山东康复医学会内分泌及代谢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甲状腺防治分会主任委员(第一届)、山东省医师协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第一届)国家远程医疗专家委员会甲状腺分会、山东省医学会 糖尿病分会 、山东省医师协会、山东省预防医学会 四个学会的副主委BMJ(98分)等20多家英文杂志审稿专家,发表文章300篇,SCI发表英文文章130余篇,累计IF 390余分。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第一位)、三等奖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5项、科技攻关计划等20余项基金科技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及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基金及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参考文献

1.Daiji Kawanami,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nerenone in Asi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FIDELITY analysis. E-Posters BA2025-0702. Presented at the IDF World Diabetes Congress 2025.

2.Oliver Schnell. NON-STEROIDAL MRA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KD – LEARNINGS FROM OUTCOME TRIALS. Symposium: Treatment – what have the RCTs taught us about the treatment of CKD in diabetes? Presented at the IDF World Diabetes Congress 2025.

3.Agarwal R, et al. Eur Heart J. 2022; 43(6): 474-484.

4.Solomon SD, et al. Engl J Med. 2024; 391(16): 1475-1485.

5.Marx N, et al. Eur Heart J. 2023; 44(39): 4043-4140.

6.Agarwal R,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5 Feb 7: gfaf022.

7.Li P, et al. Cardiorenal Med. 2024; 14(1): 227-234.

8.Xu X, et al. J Diabetes. 2024; 16(6): e13566.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