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网友说:
“我一直很厌恶我妈,觉得她冷漠自私,觉得她不爱我。”
“可看见她日渐苍白的头发,看见她一脸献宝似的,特地给我拿了一大碗草莓进我房间,我又觉得自己似乎没有恨的必要了。”
“因为在这一刻,我好像感受到了缺失了20多年久违的母爱。”
如果妈妈真的爱你,你怎么会因为一碗草莓就感动?
如果她妈真的爱她,这只会是属于常态事情中一种,感动的情感阈值要求很高,不会发生在常事中。

她感动,只是因为以前没有得到过这种待遇。
20多年的精神迫害,一碗水果就抵了。有时候,与其说父母天生爱孩子,不如说孩子天生爱父母。
世界上最纯粹的爱,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爱,孩子天然就是爱父母的。
孩子的爱更纯粹。
我发现:原生家庭最让人窒息的,并非是父母对你一味地压制,而是他们令你窒息的同时,又让你觉得他们内心是爱你的。
于是你很矛盾,一边心疼他们,一边想逃离。这种感觉像什么呢,就像穿了一件湿透的棉袄,穿上冷,脱下也冷。
父母的爱,是顿感的痛我:妈,就是我的生活费……
我妈突然暴躁:你知不知道你已经花了很多钱了?
我一时语塞:哦……我……
我妈:天天找我要钱,我欠你的,没有没有。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突然关心我:你买那个药了吗?
我还赌气中:什么药啊?
我妈:就治胃痛的药啊?对自己上上心,非要痛到走不动路,才长记性是吧?
接着,妈妈递给我钱……
父母的爱,是顿感的痛。狠狠地抽我一巴掌,又给我嘴里塞一颗糖。
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爱刚刚好,既不能让你拥有绝对幸福快乐的童年,又不能让你彻底狠下心来完全脱离他们。
细想,这不正是PUA的定义吗?
骗不了自己父母是爱我的,嘴上说爱我,但行动上感觉不到。
真正给我的是窒息和伤心,不要行为上伤害我,又假意嘴上关心装一下爱我。
有时候真的觉得很虚伪又让人恶心。

在我小时候,我爸妈总说:不能把我惯坏了。
但是,我好像并没有感受到一丝丝的宠爱。
你只要表现出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他们就说“把她惯坏了”,甚至还会加上一句“你真是翅膀硬了”。
其实,他们是说把你惯坏 了,又不是爱坏了,他们也知道那不爱。
我妈后来解释了:没把我弄死,而让我有个地方住,有学上,没饿到,也没天天挨打,就很了不起了。
我妈也说了,她就是老子,父母最大,说啥都得听。而且她总跟我说特别难听的话,搞得我觉得和她相处很别扭。
我妈最经典的话:没少你吃、没少你穿,你还想怎样?
听得我一肚子无名火,我都不会给我的狗讲这种话,只会愧疚能力有限,还不能对它更好。
我妈那一辈当父母的没法说,要么就说人家幸福是因为有钱,可我身边也有经济条件不好但很温馨的家庭。

为什么妈妈一边爱我,一边却用恶毒的话伤害我?
直到我看到一句话:其实,她根本不爱你,真正爱一个人,连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
什么是真正的爱孩子我发现很多父母的教育,几乎都在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一个词:爱。
宫崎骏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说:那些被深爱着的孩子,更有力量。
那什么样的爱,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爱呢?
当孩子做错时,不“责怪他”:孩子犯错后,内心的恐惧一点也不比父母的愤怒少,一句安慰的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抱抱,就能哄散孩子心中的愧疚和紧张。
当孩子害怕批评而说谎时,愿意包容孩子:爱说谎的孩子,只是因为经常被指责、批评,才学会了逃避。没有被爱过的孩子,才会用谎言去填满心中的恐惧。
当孩子胆小时,不会责怪他“懦弱”:在孩子“害怕”的时候,更需要得到父母的接纳和理解,也最需要保护和安慰。

父母为孩子真正的爱,并不是强加的“为你好”。
说得再直白点:你爱你的孩子,而不是爱“他的表现”,而不是爱所谓的“完美”孩子。
而是亲子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关注。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修炼自己的情绪感知能力,创造一个稳定、和谐、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能够活出开阔和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