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姥姥成了带娃“主力军”,奶奶“闲着”?背后原因戳中无数人

我是棉花糖妈妈 2025-04-20 02:31:0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顺口溜流行起来:妈妈生,外婆养,爷爷奶奶来观赏,爸爸回家沙发躺。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这也反映了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姥姥成为带娃的主力军。

为什么姥姥成了带娃“主力军”,奶奶反而“闲着”?背后原因戳中无数人。

孙子跟他妈妈亲

我有个朋友,她怀着二胎又上着班,就把儿子放在老家,让公公婆婆帮着带一段时间。

有一次周末朋友和老公回老家,儿子看见妈妈特别高兴,很也想妈妈。

朋友婆婆看到了,当着朋友面的说:孩子还是跟妈妈亲,就算奶奶带这么久了,都白带了,你来了就不要我了。

朋友转过身,没理会她婆婆。

朋友婆婆的意思就是:我掏心掏肺带孙子,为什么孙子还是跟妈妈亲?

同样是老人带娃,我想,姥姥应该不会有这种想法。孩子是妈妈生的,跟妈妈亲多正常啊!

有人说:因为奶奶想变成“妈妈”,姥姥只想做姥姥。

奶奶带娃会跟孩子洗脑说,“我是带你时间最长的”;姥姥带娃会跟孩子说,“你妈妈是最爱你的人”。

很真实!婆媳矛盾基本上核心就是两代女主人争“控制权”的问题。

婆婆想做这个家的主,希望能控制儿子、儿媳、孙子。

而姥姥,只是想辅助女儿让女儿轻松些。

我妈帮我带大孩子,现在又帮着我妹妹带孩子。外人都说你忙活啥呀?孩子又不是你们家的?

我妈说:“我是心疼我女儿”。

小区里一位给闺女带娃的阿姨说:妈妈能帮到你,真的很快乐,在你小时候盼着你能健康长大,当你大了,妈妈还想发挥下余热,给你的幸福添砖加瓦。

姥姥教孩子叫妈妈,奶奶教孩子叫奶奶

姥姥和奶奶带娃的区别在哪里?

一位网友说:奶奶都是教孩子喊奶奶,爷爷,爸爸,就是没有妈妈。姥姥就是教孩子喊妈妈。关键是,那个时候,宝宝才2个月,奶奶就在教了,厉害吧……

姥姥带娃:妈妈在干嘛?妈妈在哪里?

奶奶带娃:谁是奶奶呀?爷爷呢?

姥姥:看!爸爸回来啦!妈妈回来啦!叫爸爸!叫妈妈!

奶奶:叫奶奶,爸爸呢,爷爷呢,奶奶最爱你呀。

甚至有的奶奶还会说:娃腿长像爸爸,什么像爷爷,什么甚至像叔叔(她小儿子),不知道娃累不累,像奶奶一家子,就不像妈妈呗……

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婆媳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也适当考虑下儿媳妇的感受吧!

我的教养让我和我婆婆没红过一次脸,但是我会一直记得,在我和我老公最艰难的时候,我必须要去上班和老公一起改善现状,都快跪下来求她帮忙带带孩子,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

是我的好朋友把孩子接走,周一到周五帮我带着,我才能去工作。

当我爸妈知道以后,直接坐飞机到我的城市,把孩子带回老家。

送机时我妈给我说了:“我的女儿,别人不心疼,当妈的自己心疼。”

父母上机以后,我蹲在那里哭了至少半个小时,那一刻的感受过了这么多年我都还记得很深刻。

婆婆带娃,她一天到晚说得好像都是在帮我带,我直言你只是承担了你儿子的那部分,不是在帮我。

所以为什么愿意自己妈带?因为姥姥会觉得帮忙带少了,而婆婆会觉得自己帮忙带多了。

普通家庭最大的陷阱:老人没义务带娃

看到有人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都没有帮忙带娃的义务”,不能苟同。

以中国现在国情,一老一小的养护,主要靠家庭自己,社会资源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3岁以前的孩子没有地方接收,如果没老人帮忙,势必年轻夫妻一方要放弃工作。

而老人老了病了要靠儿女跑医院、照顾,哪怕是请护工、保姆,也要儿女去筛选、协助,没有儿女探望的老人,很可能被护工、保姆虐待。

所以老人身体允许、有意愿的前提下,如果能帮忙带孩子最好不过。

让年轻人腾出时间去奋斗、积累更多的资本,等老人需要子女帮扶的时候,经济上宽裕也让人心安。

当然,要感恩父母的帮助,年轻人自己多参与带娃,下班后及节假日尽量给老人自由。

很多人都在讨论姥姥带娃还是奶奶带娃?都习惯性把带娃的任务默认分配给女性。

不是女性生下来就会做家务就会带娃,这是社会规训下养成的。

虽然这个是社会普遍常态,但还是期待女性的价值可以不仅仅停留在带娃做家务这件事上,男性也应该承担起对应的家庭任务。

照顾孩子,爸爸妈妈都有责任。

一味的推给女方,才会有奶奶觉得是帮儿媳带孩子,而不是在帮儿子带孩子,所以带孩子不如姥姥用心。

有人说:到底是奶奶好还是姥姥好?套用一句老话“没有白下的力,也没有白偷的懒。”

虽然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就算是陌生人天天给自己家的事,操心,感情上也亲近了,也会慢慢变成一家人。

相反,就算是亲近的人也会慢慢疏远。

很多人都说妈妈是超人,其实,姥姥才是那个超人中的超人。

0 阅读:5

我是棉花糖妈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