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朱温篡唐自立到北汉主刘继元降宋,天下纷乱了70多年,期间仅中原地区就先后诞生6个王朝,六家九姓轮流坐庄。中原以外的地区则有以十国为代表的一众地方政权,各国实力此消彼长,攻伐不断,像什么承平年代难得一见的三朝老臣、四朝老臣在这段时期里比比皆是,就算是冯道这样的十朝元老,也能找出不少。
当然,乱世之中最为受苦的还是百姓,像流离失所和饥寒交迫等概念已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困苦了。那么唐宋之间的这一场乱世悲歌又是谁造成的呢?想来怕是和五代十国的君主脱不了干系。有意思的是,他们竟然还不是独立的存在,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他们其实都是亲戚。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他们的特殊关系。
五代十国形势图
一、义亲关系1、五代之中的义亲
所谓义亲,即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通过某些方式结成一种仅限于形式上的亲属关系。一般来说,越是混乱的时期,义亲就越普遍。一来,礼崩乐坏,大家伙缺乏信任基础;二来,发展所需,大家伙需要借助血缘关系以外的力量。像五代十国这么乱的年代,义亲现象自然相当蓬勃,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河东李家的李克用,据不完全统计,他至少拥有近百义子。
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比如骁勇绝伦的李存孝、机敏多谋的李存信、精悍勤劳的李嗣昭、雄武谦和的李嗣源(后唐明宗)、忠谨周慎的李存贤和福禄绵延的李存审。这还不算完,李克用的亲儿子李存勖继位之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硬是将敌对阵营的朱友谦(原为朱温义子,后改名为李继麟)变成了自己的义子。
享誉后世的李存孝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他们李家一众义亲的鼎力支持下成功灭了后梁,并以大唐的继承者自居,改国号为唐。可惜他善战而不善治,最终晚节不保,死于非命,皇冠落到了他义兄李嗣源的头上。无独有偶,李嗣源同样是前期英明、后期乱来,弄得后唐在他死后没多久就分崩离析,而他的义子李从珂则光荣地成为了亡国之君。
至于顶替后唐的后晋,其表现简直如同昔日的晋朝,一个字,“丑”。当然,其结局也是理所应当地二世而亡,而其亡国之君石重贵是开国之君石敬瑭的义子。接下来的后汉要稍微幸运点,其开国之君刘知远死后顺利将皇位传到了自己亲儿子刘承祐手中,只可惜亲儿子照样让他们家的天下二世而亡,取而代之的是后周,而后周世宗柴荣又是太祖郭威的养子。
后汉和后周世系
2、十国之中的义亲
唐朝末年,藩镇攘攘,值宣武节度使朱温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争夺天子控制权之际,唐昭宗在李茂贞的逼迫下封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吴王,由此标志着十国中的第一国-杨吴(或称南吴)正式诞生。杨行密有个义子叫李昪,只因该义子不容于诸亲子,杨行密就将他托付给亲信大臣徐温,并让他认徐温为义父,改名为徐知诰,也就是后来南唐的开国之君。
如果说南吴和南唐是十国中的最强王者,那么分别由唐朝镇海军节度使和威武军节度使而来的吴越和闽国就是千年老二,这两家起步早、家族兄弟多,虽说也结过一些义亲,但是没给义亲留下上位的机会。至于同样起家很早的前蜀,其开国之君王建本为禁军小将,靠着其义父田令孜(唐末权宦)的提携,渐露峥嵘,从西川节度使一路攀至蜀王。
唐朝末年的各位daboss
除了上面有义父,王建下面还有一百多个义子,每逢战事,他的这些义子各个奋勇当先,正所谓“卒就霸业,诸养子之功为多”。前蜀的王建是这样,后蜀的孟知祥、南楚的马殷、南平的高季兴、南汉的刘隐和北汉的刘崇(后汉刘知远之弟)亦都是如此,他们最初的节度牙军里面都有不少义子、义孙,比如杨令公的原型杨业就曾经是刘崇的义孙。
说个题外话,亲儿子很多时候都靠不住,像十国之外的燕国主刘守光攻打、囚禁自己的亲生父亲刘仁恭之类的事情在唐宋之间并不罕见。试问义子的忠诚又能有多牢靠?岐国主李茂贞(本姓宋,受唐皇赐姓为李)有个叫温韬的义子,那是妥妥的反骨仔。赵国主王瑢更惨,他本人和亲子均死在了义子张文礼的手上。另外还有北平国主王处直被其义子刘云郎囚禁至死。
杨业画像
二、姻亲关系1、老李家的姻亲
如果说义亲是增强内部力量的话,那么姻亲在很多时候就主要针对的是外部力量了。李克用在这方面的经营同样是王者级的,除长女嫁给爱将孟知祥,后来成为后蜀皇后外,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河北重镇-义武节度使王处存(王处直之兄)的儿子王邺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继承人王珂,而这两个藩镇的存在让河东多出不少战略缓冲。
适逢王处直背晋盟梁,刘云郎(也叫王都)反正,李存勖又让自己的长子李继岌娶了王都的女儿,使之坚定站在老李家这边。值得一提的是,李存勖有个女儿嫁给了大臣宋廷浩,生下名人宋偓,宋偓后来又娶了后汉刘知远的女儿为妻,生下一个女儿(即宋皇后)嫁给了宋太祖赵匡胤。也就是老李家通过老宋家和老刘家、老赵家都扯上了关系。
李存勖画像
李存勖能做到的事情,李嗣源亦能,而且要更好,他除了有个女儿嫁给石敬瑭、成为后晋的首任皇后,还有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赵延寿(曾被辽国封为燕王),而且其中一个生下一子名为赵赞,后来不仅娶了李茂贞的孙女为妻,还成为大宋的开国功臣,爵至卫国公。李茂贞又另有一侄子娶了前蜀王建的女儿为妻。
如果把义亲和姻亲结合到一起,李克用家族的关系网就更加强大了,比如李克用的义子李存信有个孙女嫁给了石敬瑭的继承人石重贵,后来成为后晋皇后。五太保李存进有个孙子娶了孟知祥的女儿妻,成为后蜀驸马。十一太保史敬思有个孙子娶了石敬瑭的妹妹为妻,成为后晋驸马。九太保李存审(符彦卿之父)最厉害,他的三个孙女分别做了后周和北宋的两朝皇后。
符彦卿画像
2、老钱家的姻亲
五代十国确属四方鼎沸的时代,其中唯一看似比较安定的地方只有钱氏治下的吴越。待到北宋锚定一统之志时,钱氏从大局出发,纳土归宋,赢得后世各种好评。对于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钱氏家族,其人脉关系自然不会差,再加上其家族人丁繁盛,姻亲关系网就织得很大了。钱镠的儿子辈中有钱元珦、钱传璙和钱传璛分别娶了闵国王审知、南吴杨行密和南楚马殷之女。
另有二子钱传璟(差点还做了大唐驸马)和钱传珎做了后梁的驸马。如果就此延伸开来会发现王审知之子王延钧娶了南汉刘隐之女,而刘隐另有一女嫁给了南诏大长和国郑买嗣之子。与此同时,刘隐的继承人刘䶮(刘隐之弟)又娶了马殷的一个女儿,和钱传璛成了连襟。杨行密也有一孙女嫁给了南唐徐知诰(李昪)之子李景迁,钱传璙遂成为李景迁的妻姑父。
钱镠画像
直到钱镠的曾孙辈,依然牛掰,以他的曾孙钱惟演为例,有一妹妹嫁给了北宋刘娥皇后的前夫兼义兄,有一女儿嫁给了北宋权相丁谓之子。此外,钱惟演之子钱晦做了宋太宗赵匡义的外孙女婿,还有一子钱暧娶了宋仁宗之郭皇后的妹妹,相当于他们家当时和北宋的皇族、后族均结成了姻亲。后来,钱俶之孙钱景臻又做了宋仁宗赵祯的女婿,关系就更紧密了。
钱景臻的两个姐妹分别嫁给宋太宗之孙赵允迪和宰相吕公著之子吕希绩。像钱氏这样与皇室宗亲、朝中重臣联姻频率之高的家族实属罕见,纵使北宋变南宋,钱氏依然富贵至极,钱景臻之孙钱端礼官至宰执不说,还和宋孝宗结成了儿女亲家。及至南宋后期,钱端礼之孙钱象祖照样不负家族之声望,跻身于宰执。吴越钱氏的荣光可谓是历千年而不坠,向来都是名人辈出。
吴越钱氏的部分名人
结语综上所述,乱世中的义亲和姻亲实则是从利益出发的协调之策,内里藏着各种“为己所用”的算计。义子想要义父提供的舞台,义父想要义子的忠心不二,岳父想要女婿的投桃报李,女婿想要岳父的隔岸观火。简而言之,义亲和姻亲就是双方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的一种媒介。如果没有这个媒介,双方的信任基础将难以支撑长久的合作。
五代十国原本就是“兵骄逐帅,帅强叛上”的混乱时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到了冰点,越是所图甚大的强者,越是懂得经营血缘外关系的重要性,不过究其根本,最后还是得实力说话。如果失去了利用价值,又何来增进关系之说?且看五代之中属后唐的关系网最强大,十国之中属吴越的人脉资源最深厚,二者并非是机缘巧合,而是实力使然。
参考文献:
《宋史》
《旧五代史》
《资治通鉴》
这个时期光人名就够一本书
其他义子都保留父姓,就郭荣必须改。赵宋把丢人从开国干到灭亡!
其实,一战才是真正的亲戚家干仗
思维导图才行。
春秋战国还不是一样的,都是亲戚
还有南平国皇后是南楚皇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