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汽集团与江西省政府在江西南昌签署合作协议,支持昌河汽车业务调整和深化改革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昌河汽车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昌河汽车的业务调整和深化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路径已经清晰,相信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各方发挥优势、同心协力,昌河汽车一定能焕新发展、做强做优,为江西省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打造区域合作的典范。

北汽集团是江西汽车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相信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双方合作将开启新征程、取得新成效。江西省将全力推进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持续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争当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为北汽集团在江西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说到昌河,对有些朋友来说是情怀,对车友来说是实用,但对江西的很多朋友来说是——心痛。毕竟北斗星曾经那么辉煌过,而看看现在的昌河,年产量已经彻底沦落到边缘僵尸车企的位置。

毫不夸张的说昌河的发家史是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CH1010到铃木北斗星款款都是经典,靠一两款车型干那么多年除了一汽几乎找不出第二个。而且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中国当时的500强企业。但几经改制后的昌河汽车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没什么存在感了。

而这种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从2015年开始,昌河铃木每年的销量呈现断崖式下跌,旗下车型在2015整年销量不足6万辆,到了2018年上半年仅有不到8千辆。而之后,铃木退出中国。

而昌河的命运,也一直在飘飘摇摇,昌河和中航工业的故事我们不聊,毕竟我们是一个汽车公众号(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搜搜,昌河就算牺牲也算值,毕竟现在的国内很多直升机如果没有当时的昌河资金的支撑是活不下来的)。

昌河曾经迎来过两次被收购,第一次和长安,2009年11月10日,昌河汽车与哈飞汽车一同被母公司中航工业集团划归新成立的长安集团。而长安集团组建新合资公司长安马自达时,曾对昌河汽车的乘用车生产资质另有“想法”,但遭到了昌河方面的集体反对。很不成功,第二次和北汽,曾经还传出过和江铃汽车的“绯闻”。而昌河归属北汽之后怎样呢?

2016年短短一年时间里,昌河先后推出了昌河Q25、昌河Q35、昌河M70、福瑞达K系微卡、新能源产品北斗星E、新款利亚纳等六款新车。年终销量也定格在了11万台,相比2015年时的10万台,同比增长率也达到了10%。在这种情况下,昌河的野心也变得越来越大,他们计划在2020年之前,要推出至少10款新车,产品要从A00级、A0级、A级到A+级实现全覆盖,他们不仅要做SUV和MPV,他们还要大搞轿车。

昌河的转型变成了“商转乘”的路线本,这条路线也没有错,但北汽的实力实在是太差。如果在2021年看北汽的经济数据,北汽这棵大树完全靠北京奔驰来输血。对这么一个东家来说,昌河又能得到多少实惠呢?

而对于现在的昌河来说,还有出路吗?有!毕竟造车资质还在,生产线还在。但怎么用?在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这两个方面会是重点。

一:依托江西本土的新能源优势和地位为北汽生产新能源车型,打造成为新的北汽新能源品牌。但这条路并不好走,要知道北汽新能源如果没有相应政策已经被证明只是一个笑话。二:为其它新势力代工,但北汽愿意吗?昌河又能分到多少辛苦钱呢?我们拭目以待吧,也只能这样了。*本文部分资料/配图整理自网络,如有疏漏错误还请留言指出,小编不胜感激!
希望把昌河M70这款MPV升级到M70S,长度增加到5200㎝,宽度增加到1900㎝、高度降低5㎝、增加自动挡!动力提升到2.0T!内饰也要提升!后轮提升到碟刹!轮胎型号也要提升!价格也可以提升!那就是中大型MPV了,相信也会有市场的!!
六年的昌河M50锈迹斑斑真伤不起呀
开福瑞达九年从小白变成一个合格的修理工,感谢昌河
车型老旧[得瑟]设计没有日本🇯🇵鬼子本土的好看[得瑟]就算做出了也没人要[得瑟]
作为一个在里面工作过得一线员工 待遇低 管理差 动不动搞什么管理活动 车型不更新 技术不上去 能不死?
没有自己的三大件,自己做新能源又没有市场眼光,混吃等靠要。
去年7月坐过一回昌河面包车,搞不懂一上坡司机就关空调,走平路,下坡就开?
难道是指望负负得正?
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我的车就是昌河的利亚纳,5年了,就是补胎换机油,质量很好啊,还省油,动力差了一点,代步工具还是够用的,空间也大,但昌河没有把握好市场
不思进取!
哈飞中意[点赞]
昌河为什么卖身于北汽,北汽自身发展不如意,卖给上汽不香吗
抱团取暖
结局在大家意料之中
没有铃木支持就死路一条
坑了原合肥淮海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