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副处级领导吃饭,他只喝一瓶啤酒,喝酒吃饭不再是重要标准

小薇读书 2024-03-12 06:30:32

我请一位正科级领导吃饭,先后请三次,才把他请到。饭局先后四十多分钟,他只喝了一瓶啤酒。白白浪费我带的2000多元的酒。

此次饭局,我花了很大心思,把领导的同学也约上。还是先后约他三次,他才出来吃饭。我们只在一个中档水平的饭店,谁也劝不下去,后来谁也不劝了。

我与这个领导关系还可以,不是特别近,但是,在工作上也经常接触。前些天,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我帮了很大一个忙,我一直心存感激。

我约他一起吃饭,结果他一直推。直到第三次约,他才答应出来。他还是“嘱咐”一番,不去好的饭店,不抽好烟,不喝好酒,不要有多人参与。

为了请他,我费尽心思,把他的一个好朋友,也是我的同学约出来作陪。

然而,他还是比较谨慎的。

不得不说,现在风气真的变了。

以往,酒局多不多,档次高不高,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县城体制内人员地位的重要标准。

越是有地位身份的领导,电话天天响个不停,一天到晚也不在家吃饭,天天有人请吃饭喝酒。

如果很少有人约你,那么说明你无足轻重。无论在社会上还是体制内,谁不想被人重视,被人巴结着,奉承着?

你不在重要岗位上,别人求不着你,当然用不着请你吃饭喝酒了。

可能你认为喝酒对身体不好,这也只是体制内的边缘人自嘲的无奈。你不去是你的事,别人请不请,是另外一回事。

有谁不想结交朋友,掌握更多的资源?但前提是你要有用,你手里要有资源可以去交换。

现在,一切都变了。

领导干部不再热衷参加各种酒局,下班就回到家陪伴家人孩子,过起朴素的生活。

我身边有一些领导干部,基本都不喝酒,改喝茶了。

这和权力大小没有关系,关键是真喝不动了,身体喝垮的人太多了。

这些年,我身边的人喝没的,喝“出事”的,喝坏的干部,不在少数。

一个年轻的干部,喝酒后开车发生追尾,被报告给相关部门,公职直接没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干部和同学聚会,喝多了,晚到睡觉时,人就没了。他家属把同桌的人都告了,每人拿出二十万才解决。

还有一个干部,长年喝酒,得了大病不能工作,不得不提前办理病退,工资少开了一大部分。他病退后没多久,人就没了,丢下老婆孩子没有人管。

现在谁家也不差酒,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关键是没有人想喝了。

原来,我们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都是快中午才出发,快到中午才到地点,然后开始吃饭喝酒。下午简单检查一下工作,晚上接着喝,不醉不休。

现在都是早上没上班就出发,到地点才八点多,开始检查工作。一个小时左右检查完工作,基本就回单位了。

如果检查不完,去单位的食堂,简单吃个工作餐即可,谁也不去外面吃饭。

现在,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龄大的,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科员,无论是有权的还是没权的,都达成一个共识,能不喝酒就喝酒,能多喝就少喝。

越是不喝,越是没酒局,落得清闲自在,落得个好身体。

原创声明:未经作者授权,文章禁止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