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敌深入、穿插迂回: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志愿军的战术智慧

北街老酒 2024-09-19 13:46:32

在朝鲜北部山区,枪声渐稀,第一次战役落下帷幕。此役历时13天,志愿军以1万余人伤亡的代价,歼敌1.5万人。彼时,双方对彼此情况均缺乏深入了解,志愿军凭借出其不意的伏击与袭击,取得了胜利,成功将战线从鸭绿江边推至青川江一线,稳定了战局。

然而,第一次战役存在遗憾。由于未能及时截断敌军后路,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得以迅速撤离,战役态势由预想的包围变为平推,歼敌数量未达预期,没有实现歼灭韩军几个师甚至美军几个师的战略目标。此时,志愿军失去了部分歼敌良机,人员伤亡不少,个别部队粮弹告罄。联合国军后勤装备的优势开始凸显,部分地区已展开反击。志愿军指挥部认识到,若给予联合国军大规模反击机会,局势将严重恶化,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追击,向后撤退。

但美军方面,尤其是麦克阿瑟,在第一次战役失败后仍未作出正确判断。首先,美国始终未能正确认识志愿军参战的目的、规模和决心。他们认为,中国刚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力也无勇气与联合国军进行大规模战争,志愿军入朝只是作为苏联集团一员的象征性表态。

其次,美军情报部门失误严重,直到11月下旬第二次战役开始前,情报部门仍认为中国派往朝鲜的仅有几个师,人数精确在44,851人至70,051人之间,且已伤亡5,500人,这种误判使其轻视志愿军力量。再者,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后的主动撤退,给联合国军造成了一打就跑的错觉,美军侦察机也未能发现志愿军主力,加上麦克阿瑟自身的傲慢,导致对志愿军规模产生严重误判。

1950年11月初,麦克阿瑟从东京飞赴朝鲜前线亲自指挥,企图以5个军13个师共22万人的兵力,分东西两路全面进攻,再次发动钳形攻势,一举粉碎志愿军抵抗,结束朝鲜战争。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朝鲜北部鸭绿江大桥进行大规模轰炸,妄图切断志愿军入朝路线,断绝后援。同时,联合国安理会针对麦克阿瑟关于中国干涉朝鲜的报告进行投票讨论,并邀请中国代表参会,美国企图借此缓和中国情绪,但苏联投反对票,中国表示不参加关于朝鲜的任何讨论。

在此期间,志愿军部署有序展开。宋时轮率领第9兵团入朝接替42军,负责东线作战任务,12军调往息县巩固侧翼。彭德怀深入分析敌我态势后,决定利用麦克阿瑟的判断失误,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他选中在第一次战役表现欠佳而憋着一股劲的38军,以38军112师为诱饵,边打边撤30 - 50公里,故意示弱迷惑敌人,而42军、38军、10军、39军、66军、50军等六个军的兵力,由东至西在后方呈V字形展开,布下口袋阵等待联合国军。

志愿军各部按计划行动,向指定地域集结,而西线联合国军开始试探性进军。韩7师和美军一部推进速度极快,威胁到志愿军侧后。为赢得时间和战机,指挥部决定在飞虎山阻击敌军。38军112师335团承担此重任,11月5日,335团血战夺取飞虎山阵地后,迅速抢修工事防御。

11月6日,韩7师在美军配合下发起进攻,战斗异常惨烈。驻守前沿阵地的2营5连3排在猛烈炮火下顽强抵抗,以半数伤亡代价打退敌人7次进攻。335团各阵地苦战连连,5连一处阵地反复争夺达16次,多次陷入肉搏战。解放战争中的独胆英雄李永贵左腿被炸断仍坚守阵地直至牺牲。最后一天,飞虎山所有阵地都进入肉搏战,喊杀声震彻山谷。335团成功阻击韩军一个师和美军一部达5个昼夜,为后方6个军的部署争取了时间。

飞虎山阻击战结束当天,335团奉命后撤30公里,与40军119师356团边打边撤,让美军误以为是向北逃窜的残部。但联合国军指挥官沃克中将谨慎推进,为放松敌人警惕,志愿军决定释放战俘,并在撤退路上丢弃部分武器装备,营造败退假象。39军释放俘虏时称自己不是主力部队,要转移回国,弹药和药品匮乏。这一系列诱骗手段,使联合国军对志愿军战略意图产生巨大误判,他们认为空袭已使中国支援部队无法进入战场,现有参战兵力有限且丧失战斗信心,却不知38万志愿军已严阵以待。

11月21日,西线联合国军美第8集团军全部进入麦克阿瑟制定的攻击开始线。左翼美第一军、中路美第9军、右翼韩第2军,其整体部署前重后轻,主要兵力装备在第一梯队,战线呈扇面展开。中路美第9军为进攻主力,负责正面突击,其余方向各自肃清作战区域内的志愿军和人民军。这种部署存在致命弱点,扇面兵力难以相互支援,战线北推时正面过宽,第二梯队和预备队薄弱,无法填补空隙。志愿军抓住此弱点,采取左攻中守右牵制的策略应对。

38军、42军主攻敌右翼,穿插至后方切断联系,实现西线战役大包围;中路39军、40军阻击美军第9军;左翼66军、50军牵制敌军右翼并防海上登陆。在东线,麦克阿瑟指挥美第10军由长津湖向朝鲜临时首都江界进攻,韩第一兵团指挥韩首都师、韩3师沿海岸北推,宋时轮率领第9兵团15万人严阵以待。

11月24日,麦克阿瑟狂妄宣称美军将发动圣诞节攻势,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回家。11月25日黄昏,第二次战役正式打响。第一次战役表现不佳的38军此次憋着一股劲,战前周密侦查,担负穿插任务时遇敌小股部队则顶住,大部队坚决穿插,提出“爬山就是为了包围敌人,只要爬过去就是胜利”的口号。

38军112师仅一天就占领德川西南的云松里,将韩7师与中路美25师分割开,切断韩7师西面退路;113师占领德川西南,切断其难逃路线;114师正面强攻,将韩7师主力5000余人压缩在德川河谷十几平方公里地段,韩7师几乎被全歼。与此同时,42军也歼灭韩8师,西线战场右翼迅速崩溃。

中路的39军、40军向美2师、25师进攻,美军虽火力强劲造成志愿军不小损失,但志愿军依然奋勇冲击。美军战史记载中国军队的英勇战斗,39军还俘虏了美25师24团C连,这是朝鲜战争中唯一向志愿军投降的完整美军联队。

西线战斗白热化时,麦克阿瑟却拉着西线指挥官沃克以及东线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参谋长赖特离开朝鲜战场去东京开战争讨论会,4个小时的会议未提出有效办法,仅得出“撤退”结论。

此时西线战场局势明朗,美第9军下辖部队被中国军队三面包围,三所里是其向南撤退的咽喉要道。志愿军指挥部命令38军、42军分别向军隅里、三所里和顺川、肃川方向前进,实行双层战略迂回。42军负责外层迂回,因志愿军士兵体力极限、后勤补给不足、缺乏有效攻击手段,遭受顽强阻击,损失惨重,未能完成任务,致使外层的美骑兵一师逃出包围圈。

38军负责内层迂回,113师向三所里穿插。刚结束德川战斗的38军官兵极度疲惫,行军中战士走着走着就睡着。338团团长朱月清端起稀饭就睡着,稀饭洒了一身。但38军深知任务关键,113师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官兵强忍困倦全速行军。28日上午8时,经过14个小时奔袭72.5公里,113师终于到达三所里,创造奇迹,赢得“飞虎”赞誉,志愿军从而关死美第9军和韩1师难逃的闸门。

11月29日,志愿军正面部队向被围美军发起正面突击,美军为突围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猛攻三所里的38军阻击阵地。在松谷峰这个小山包,由完成飞虎山阻击战的335团一营3连驻守。此地距公路仅120米,地形不利,3连刚占领高地敌人就来袭,士兵没时间构筑工事,且松谷峰位于公路转弯突出部,易成为攻击目标。美军飞机狂轰滥炸,火炮倾泻炮弹,但3连英勇无比。

美军上午发起4次冲锋均被3连及侧方支援部队击退,此时3连战士已不足半数。连长戴如义和指导员杨绍成召开最后党支部会议,烧毁文件,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下午1点,美军集结上千人发起第五次冲锋,连长戴如义左腿被炸断仍冲向敌人牺牲,指导员杨绍成子弹打光用刺刀、铁锹战斗,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战士杨学荣重伤不起仍抱手榴弹冲向敌群,邢玉堂被燃烧弹击中抱住敌人至死不松手,60炮排战士抱炮弹冲入敌群爆炸,志愿军战士以各种方式顽强抵抗。最终,美军第五次冲锋失败,松谷峰的3连阵地只剩7名战士,却坚守了一整天,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一个连抗击了众多敌军在强大火力支援下的5次冲锋。作家魏巍将这场战斗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晚,335团反手围攻,各方向志愿军吹响军号发起冲击,美2师彻底崩溃。

12月1日,38军搜山抓俘虏,西线战役中,志愿军歼灭韩7师、8师、土耳其旅大部,给予美2师毁灭性打击,重创美骑兵第一师、第25师。美国国内媒体称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失败,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军最惨的败绩,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军事灾难。38军副军长姜云辉回忆战斗场面,战线上各种爆炸声响彻山谷,双方激烈战斗,敌军遗弃大量装备物资。志愿军司令部中,彭德怀连续6个昼夜未合眼,得知胜利后兴奋地从椅子上跳起,亲自起草嘉奖电报,末尾写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38军军长梁兴初收到电报后泪流满面。

战斗信心被击溃的美军放弃平壤,一路南逃。12月6日,志愿军解放平壤。12月16日,西线美军撤至三八线以南,美第8集团军沃克中将途中因车祸身亡,同日志愿军逼近三八线。而东线第9兵团在长津湖一带与美军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苦战,又将续写志愿军的传奇篇章。

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是志愿军智谋与英勇的完美结合。志愿军巧妙利用敌人的误判,通过诱敌深入、顽强阻击、英勇穿插等战术,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辉煌胜利,这一胜利不仅在军事上沉重打击了联合国军,更展现了志愿军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战争的历史长河之中。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