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十大悬案之一,2010年张瑞男灭门事件,让弟弟为全家收尸

北街老酒 2025-02-16 17:40:37

2010年5月9日母亲节,本应是家庭温馨团聚的时刻,然而在台湾,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却悄然拉开帷幕。5月11日凌晨3点左右,张瑞良接到哥哥张瑞男毛骨悚然的电话:“我杀了爸妈”,这通电话瞬间打破了家庭的平静,揭开了一场灭门惨案的序幕。

张瑞良匆忙赶到父母位于果园旁的小棚子,发现父母并排躺在地上,手牵在一起,已无生命迹象。警方到达现场后,发现诸多怪异之处:尸体被整齐摆放在报纸上,无明显外伤,且此处并非第一案发现场。

母亲节后的诡异行踪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哥哥张瑞男,39岁,已婚,与妻子薛嘉玲育有两子一女,一家五口住在桃园八德区。弟弟张瑞良,31岁,婚后与父母同住,在餐厅工作。父亲张德山,63岁,退休警员;母亲林彩凤,58岁,退休后与丈夫种植果园补贴家用。

5月9日母亲节,张瑞男独自回到嘉义老家陪父母过节,父母格外高兴,准备了丰盛晚餐。5月10日上午9点,张瑞良如往常一样出门上班,张瑞男提到要带父母出去转转。中午,张瑞良接到哥哥电话,被告知先不要回家,因餐厅忙碌他未多问。下午2点张瑞良回家,发现家人不在,想起哥哥的话便未多想,小睡后返回工作。晚上9点半下班回家,父母仍未归,他拨打哥哥电话,张瑞男支支吾吾未给出明确答复。此时,张瑞良妻子在厨房发现木炭碎屑,父母房间有呕吐物和父亲假牙,这一系列异常让张瑞良愈发不安,他不断拨打哥哥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凌晨救援,生死一线

直到5月11日凌晨3点左右,张瑞良终于接到哥哥电话,得知父母死讯,匆忙赶到果园发现尸体。与此同时,警方得知张瑞男在电话中还让弟弟帮忙给妻小收尸,情况紧急,警方迅速前往张瑞男桃园八德区的住所。凌晨5点,警方到达后发现客厅地板上有残留未烧尽木炭的炒菜锅,在卧室床上发现昏迷的张瑞男妻子和三个孩子,四人一氧化碳中毒且体内检测出安眠药成分。经医院全力抢救,3个孩子很快苏醒,生命体征稳定,女主薛嘉玲虽情况一度危急,但几天后也逐渐苏醒恢复意识。

张瑞良父母的尸检报告显示,二老同样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体内有安眠药成分,且无明显外伤和打斗痕迹,表明他们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迷晕后中毒身亡。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发现,5月11日凌晨2点52分,张瑞男开着银色三菱轿车从桃园方向而来,经过云岭古坑收费站,3点21分在父母家附近便利店购买电话卡,此后再无监控拍到他。警方推测他可能藏身附近山区,展开搜山行动,5月12日接到民众报案,在仁义潭水库附近发现张瑞男驾驶的车辆,他已烧炭自杀,车内有遗书、2万元现金、12张家人保单、基金债券和存折等。遗书落款日期为5月5日,表明他的作案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作案前后轨迹梳理

警方逐步拼凑出张瑞男案发前后活动轨迹:5月9日回嘉义老家;5月10日上午在家中烧炭杀害双亲,转移遗体至果园,返回桃园住所,晚上9点多回家作案,10点半离开;5月11日凌晨3点多回嘉义老家,打电话给弟弟,随后张瑞良发现父母尸体,凌晨4点多警方救出张瑞男妻小;5月12日上午发现张瑞男在车内烧炭自杀。

为探寻张瑞男的作案动机,警方展开多方面调查。从邻居处得知,5月10日上午11点左右,张瑞男在家中烧炭,婶婶路过询问,他称要烤香肠,而此时他可能正谋划杀害双亲。周边邻居对张瑞男印象普遍较好,认为他和善、家庭温馨,难以将他与嗜亲行为联系起来。警方调取张瑞男桃园住所大楼电梯监控,画面显示5月10日晚上9点多,他带着大女儿回家,女儿在电梯照镜子,他静静站在身后,无异常表现;10点半,他独自乘坐电梯离开,此时已完成作案。

经济与家庭矛盾推测

警方询问苏醒后的薛嘉玲,她表示事发前一天丈夫无异常情绪,但丈夫曾抱怨父母偏爱弟弟。张瑞男岳母称他爱面子,频繁换工作,炒股、投资均失败,案发时已失业大半年,家庭开支主要靠妻子微薄收入。警方调查其经济状况,发现他名下有7份保单,总保额371万元,账户有14万元基金,所欠银行卡债和贷款共18万元左右,债务似乎不至于让他走上绝路。案发前不久,张瑞男夫妻频繁看房,因一家五口住的是妻妹婿的小房子,想换套300万左右的三房一厅带车位的房子,但以他们当时经济状况难以实现。

警方推测,或许父母曾承诺给钱却未兑现,导致张瑞男心生怨恨,因之前父亲张德山曾帮他还100万债务,后因他再次投资失利,父母想把退休金给弟弟开餐厅,不再帮他还债,张瑞男多次开口借钱无果。但弟弟张瑞良表示根本没有分家产,父母对兄弟俩很公平,一人买一辆车。

张瑞良还提到,案发半年前,哥哥小儿子出生,岳母提议将孩子过继到娘家随母姓薛,张瑞男同意,此事激怒父亲,清明节时一家人还为此大吵一架。但警方认为,改姓一事距案发已有一段时间,不太可能成为杀人动机。

迷雾中的真相

综合各种线索,警方推测张瑞男可能因向父母借钱未果感到绝望,面对生活重担、家人期盼,自身抗压能力不足,选择极端方式解决问题。部分人提出“慈悲性谋杀”概念来解释他的行为,认为他可能因经济压力、创业失败、与父母矛盾、抚养孩子负担等因素交织,感到无比痛苦,觉得自己离开后家人仍会承受苦难,为让家人免受未来折磨,先杀害至亲再自杀。但这只是目前多数人认为的可能动机,真正动机或许只有张瑞男自己清楚。最终,张瑞男的行为被定性为弑亲和杀人未遂,因他已自杀,警方未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弟弟张瑞良虽遵从此前哥哥遗书不办后事的交代,但最终还是为哥哥举办了相关仪式并做了法事。

在这起令人痛心的案件中,凶手的作案动机犹如一团迷雾,引发人们无尽的思考。生活压力固然沉重,但任何理由都不应成为伤害亲人生命的借口。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能选择更理智、积极的方式应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