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到网友卿本佳人关于联想的观点,说联想国企私有化、科研用地商业化、国有股份利润稀释、搞科技的靠边站,还质疑法律不管。我理解大家对企业发展和国有资产的关心,但有些看法,咱们得理性探讨,不能被情绪带着走。
先讲讲联想的改制。1984年,联想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创立,是根正苗红的国企。早期国企普遍存在 “吃大锅饭” 现象,员工积极性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1993年联想启动改制,授予员工35%分红权,这是为了激发员工动力,让企业更有活力。1997年股份制改革,分红权变股权,员工持股委员会获得35%股权,高管团队占大头 ,但此时中科院仍掌握控制权。2009年,国科控股将29%股权以27.55亿转让给泛海集团,这一操作被质疑低价贱卖。但联想控股声明称,此次转让严格按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要求,进行了审计、资产评估和备案,实现了保值增值,历次中央巡视和国家审计署审计都无异议。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引入民营资本能优化股权结构,促进市场化运作。联想改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是国企改革探索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定性为私有化。
再说说科研用地问题。2000年,中科院为科研体系改革,把计算所所在地8万平方米 “国拨地” 划给联想建科技园。后来联想旗下融科置地将其开发成高档写字楼。有人质疑违规改变土地用途。根据相关土地管理法规,改变土地用途需经有关部门同意和批准。但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联想违规。而且,从另一角度看,联想利用土地进行多元化发展,也创造了经济价值,不能只看到写字楼,就忽略背后复杂的发展逻辑。
关于国有股份利润稀释,企业发展过程中股权变动很正常。上市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都会稀释股权。联想上市后,股权结构变化,但这是为了获取资金、拓展业务,实现国际化发展。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带动民族信息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不能只盯着股权比例,忽视企业发展成果。
至于说搞科技的靠边站,联想从联想式汉卡起步,到成为全球电脑市场领导企业,一直在技术研发投入。虽然目前研发占比不到3%,但不能否认其在技术创新的努力,如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都有布局。
这种片面观点的危害可不小。对企业来说,不实指责会损害企业声誉,影响正常经营和发展。对社会而言,会误导公众认知,破坏对企业创新和改革的信任环境,阻碍经济发展。往大了说,质疑改革开放中企业改革成果,会动摇改革信心,影响改革开放进程。
看待企业要全面客观,尊重历史和事实。联想发展有成就也有不足,应该鼓励其改进,而不是盲目指责。咱们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共同推动国家经济进步,别让错误观点带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