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网友“有趣的溪流”对柳传志和联想的一番言论引发热议,今天咱就来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聊聊。
这位网友直言“教父哪里有呢!?掏空国资,负债累累90.5%,已资不抵债还在拿天价高薪与分红!这是在吸中小微供应商的血呀!”这话乍一听似乎有理有据,但实则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地深入分析。
先谈谈联想的国资问题。联想从改革开放初期仅靠20万元起步的小计算机贸易公司,一步步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其股份制改革是顺应当时时代背景与政策导向的,旨在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整个股权变动经过专业评估与合法程序,不能简单粗暴地归结为“掏空国资”。
再说负债,联想90.5%的负债率看似惊人,可在科技制造领域,这并非个例。科技企业发展需要海量资金投入研发、扩大生产以及布局全球市场等。而且,高负债率并不等同于资不抵债,联想一直具备较强的业务运营能力与现金流。
至于高薪和分红,企业薪酬体系依据市场规则与个人贡献制定。柳传志在联想发展进程中作用关键,带领联想实现国际化,为中国企业出海树立榜样。当然,薪酬和分红是否合理可探讨,但不应片面指责。
接着说说柳传志的家国情怀。他曾讲:“我一直觉得,办企业的目的,除了实现个人价值,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联想从创立之初,就立志要让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他多次强调希望联想成为民族科技企业标杆,带动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早期,联想为国家培养众多科技和管理人才,在推动中国信息化建设方面贡献显著,从为政府、企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到让更多中国人用上性价比高的电脑,都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
那柳传志以及联想是否存在吸中小供应商血的情况呢?联想作为大型企业,在供应链合作中有一套相对规范的流程。从商业逻辑来讲,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对联想自身发展至关重要。若一味压榨中小供应商,无疑是破坏合作生态,不利于企业长期运营。事实上,联想一直强调与供应商共同发展,通过技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式,助力供应商提升生产与技术能力。当然,在庞大的商业体系运作中,可能偶尔会出现个别环节沟通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但不能就此判定是系统性地“吸血”中小供应商。
我们看待柳传志和联想这样的人物与企业,应站在历史与发展的角度,秉持客观、理性态度。既要正视问题与不足,更要肯定他们为国家、为行业付出的努力与做出的贡献。如此,我们才能在讨论中形成正确认知,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前行。